诗歌的修辞手法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26041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65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的修辞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诗歌的修辞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诗歌的修辞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诗歌的修辞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诗歌的修辞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的修辞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的修辞手法(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之 修辞手法鉴赏,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1、比喻;2、比拟; 3、借代;4、夸张; 5、对偶;7、设问; 8、反问;9、双关 10、互文;11、反复;,1、比喻:生动形象、化虚为实 2、比拟:色彩鲜明、启人联想 3、借代:特点突出 4、夸张:烘托气氛、引发想象 5、对偶:整齐和谐、表意凝练 7、设问:启发思考、加强印象 8、反问:加强语气 9、双关:含蓄委婉、趣味性强 10、互文:言简意赅 11、反复:强调突出,修辞手法的效果,常见设问,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修辞手法的?,1、这

2、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修辞手法的?,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如梦令 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例1: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郞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

3、作用?,例1: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郞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双关。 “晴” 既指“晴天” 的“晴”,也指“有情”的“情”。,总结解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步骤一) 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法。(步骤二) 3、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步骤三),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例2:,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分析其作用。,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

4、里一青螺。,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例2:,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步骤一), 将潭面比作未磨之镜,将湖中的君山作比皓月银辉下银盘里的一颗青螺(步骤二), 两个比喻的运用,使得本诗的景物描写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之情。(步骤三).,例2:,2008年高考四川卷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 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

5、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趱:赶快。苫:用草覆盖。,(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4分),2008年高考四川卷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 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趱:赶快。苫:用草覆盖。,对偶,比喻,比喻,夸张,(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

6、辞方法?试作赏析。 (4分) 【答案】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真题演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安徽卷)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泛菊:饮菊花酒。 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泛菊:饮菊花酒。 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答: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逐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