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科07环评设计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25675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科07环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环科07环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环科07环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环科07环评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环科07环评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科07环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科07环评设计(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指导老师:刘辉利 游少鸿 手机:13978335630(刘) 13207736341(游),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意义,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是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在学完环境评价课程后所必须进行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完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以达到巩固基础理论,提高理论运用能力,熟悉查阅和使用技术材料,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步骤,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要求。,课程设计的要求,根据提供的建设项目基本概况,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课程设计进度安排,设计时间一周(第17周) 第一天:教师布置课程设计任务,讲解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格

2、式与编制要求,实地介绍项目的概况。 第二天第五天:学生根据课程设计任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独力编制一份环境影响报告表。 星期五(12月24日)17点前:以班为单位提交报告表到教研室(打印稿)。,成绩考核与评定方法,学生成绩根据课程设计成果(环境影响报告表)的质量、独立工作能力和平时表现等综合评定。 杜绝雷同!,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的主要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六条: 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以下统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的主要依据,(一)可能

3、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二)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三)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的主要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七条 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内容和格式,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的主要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三条 接受委托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不负责任或者弄虚作假

4、,致使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失实的,由授予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降低其资质等级或者吊销其资质证书,并处所收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第一条 为了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制定本名录。 第二条 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名录的规定,分别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的主要依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的主要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第三条 本名录所称环境

5、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 (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

6、管理名录第四条 建设项目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是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的重要依据。 建设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项目,应当严格按照本名录确定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就该项目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作重点分析。,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程序,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上岗证 建设单位的委托书 环境影响评价协议 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 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需要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规划定点文件 立项备案登记证 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介绍整个项目概况的文件 土地使用合法证明文件 项目总平面图(带有各项土地经济指标) 其他与该项目相

7、关的文件或材料。,封面,项目名称:桂林电子信息城20#地块置换地14#、15#商住楼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桂林理工大学 编制日期 2010年12月20日,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 评价单位: (公章) 项目负责人:,建设项目基本概况,建设项目基本概况,行业类别及代码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 填写。 工程内容及规模 项目土地置换前名称是桂林电子信息城20#地块(详见项目地理位置图),位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西校区)西侧,距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西校区)教学楼较近,在此建设商住楼对大学正常学习和办公影响较大,因此,经业主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协商后,将项目建设地址置换至桂

8、林市东环路东侧,置换后名称为桂林电子信息城20#地块置换地,新建2栋11层商住楼。,建设项目基本概况,工程内容及规模 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总占地面积5848.95m2,总建筑总面积20000m2,其中住宅面积(含1/2阳台面积)为19500m2,配套公建面积500m2。,建设项目基本概况,附图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建设项目基本概况,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水污染 大气污染 噪声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环

9、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环境质量现状 环境空气根据环境保护部或桂林市环境保护局前一个月的周报、日报资料分析,评价标准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声环境根据桂林市环保局2009年状况公报,评价标准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主要环境问题 结合现状资料,说明本项目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

10、境、生态环境等)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 空气 噪声 污染物排放标准 水 施工噪声 总量控制指标 用水量、污水量COD,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主要污染工序 施工期 营运期,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大气污染物 水污染物 固体废物 噪声 其他 主要生态影响,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空气环境 声环境 水环境: 固体废弃物: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大气 水 声 固体废物,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 水污染物 固体废物 噪声 其他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结论与建议,项目与区域规划、产业政策的关系; 环境质量现状 施工期、营运期产生的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总之,在切实落实本报告表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和其它管理措施前提下,该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可行的。,预审意见: 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审批意见: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