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第七版第15章基本放大电路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24457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学第七版第15章基本放大电路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电工学第七版第15章基本放大电路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电工学第七版第15章基本放大电路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电工学第七版第15章基本放大电路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电工学第七版第15章基本放大电路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工学第七版第15章基本放大电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学第七版第15章基本放大电路(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章 基本放大电路,15.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15.2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15.4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15.6 射极输出器,15.8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15.3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15.5 放大电路中的频率特性,15.7 差动放大电路,本章要求:,1. 理解单管交流放大电路的放大作用和共发射极、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性能特点; 掌握静态工作点的估算方法和放大电路的微变等 效电路分析法; 3. 了解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电阻和多级放大的概念, 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互补功率放大电路的 工作原理; 4. 了解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第15章 基本放大电路,放大的概念:,

2、放大的目的是将微弱的变化信号放大成较大的信号。,放大的实质: 用小能量的信号通过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将放 大电路中直流电源的能量转化成交流能量输出。,对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 : 1. 要有足够的放大倍数(电压、电流、功率)。 2. 尽可能小的波形失真。 另外还有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通频带等其它技术指标。,本章主要讨论电压放大电路,同时介绍功率放大电路。,15.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15.1.1 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组成,共发射极基本电路,15.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15.1.2 基本放大电路各元件作用,晶体管T-放大元件, iC= iB。要保证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3、。,基极电源EB与基极电阻RB-使发射结 处于正偏,并提供大小适当的基极电流。,共发射极基本电路,15.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15.1.2 基本放大电路各元件作用,集电极电源EC -为电路提供能量。并保证集电结反偏。,集电极电阻RC-将变化的电流转变为变化的电压。,耦合电容C1 、C2 -隔离输入、输出与放大电路直流的联系,同时使信号顺利输入、输出。,信号源,共发射极基本电路,负载,15.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单电源供电时常用的画法,共发射极基本电路,15.1.3 共射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作用,无输入信号(ui = 0)时,uo = 0 uBE = UBE uCE = UCE,结论:,(1)

4、 无输入信号电压时,三极管各电极都是恒定的 电压和电流:IB、UBE和 IC、UCE 。,(IB、UBE) 和(IC、UCE)分别对应于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上的一个点,称为静态工作点。,UBE,无输入信号(ui = 0)时:,uo = 0 uBE = UBE uCE = UCE,?,有输入信号(ui 0)时,uCE = UCC iC RC,uo 0 uBE = UBE+ ui uCE = UCE+ uo,15.1.3. 共射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作用,结论:,(2) 加上输入信号电压后,各电极电流和电压的大 小均发生了变化,都在直流量的基础上叠加了 一个交流量,但方向始终不变。,+,集电极电流,直流

5、分量,交流分量,动态分析,静态分析,结论:,(3) 若参数选取得当,输出电压可比输入电压大, 即电路具有电压放大作用。,(4)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在相位上相差180, 即共发射极电路具有反相作用。,1. 实现放大的条件,(1) 晶体管必须工作在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 电结反偏。 (2) 正确设置静态工作点,使晶体管工作于放大区。 (3) 输入回路将变化的电压转化成变化的基极电流。 (4) 输出回路将变化的集电极电流转化成变化的 集电极电压,经电容耦合只输出交流信号。,2. 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因电容对交、直流的作用不同。在放大电路中如果电容的容量足够大,可以认为它对交流分量不起作用,即对交流

6、短路。而对直流可以看成开路。这样,交直流所走的通路是不同的。,直流通路:无信号时电流(直流电流)的通路, 用来计算静态工作点。,交流通路:有信号时交流分量(变化量)的通路, 用来计算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等动态参数。,例:画出下图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直流通路,直流通路用来计算静态工作点Q ( IB 、 IC 、 UCE ),对直流信号电容 C 可看作开路(即将电容断开),断开,断开,对交流信号(有输入信号ui时的交流分量),XC 0,C 可看作短路。忽略电源的内阻,电源的端电压恒定,直流电源对交流可看作短路。,交流通路,用来计算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动态参数。,短路,短

7、路,对地短路,15.2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静态:放大电路无信号输入(ui = 0)时的工作状态。,分析方法:估算法、图解法。 分析对象:各极电压电流的直流分量。 所用电路: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设置Q点的目的: (1) 使放大电路的放大信号不失真; (2) 使放大电路工作在较佳的工作状态,静态是动态的基础。,静态工作点Q:IB、IC、UCE 。,静态分析:确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值。,15.2.1 用估算法确定静态值,1. 直流通路估算 IB,根据电流放大作用,2. 由直流通路估算UCE、IC,当UBE UCC时,,由KVL: UCC = IB RB+ UBE,由KVL: UCC = IC RC+

8、 UCE,所以 UCE = UCC IC RC,例1:用估算法计算静态工作点。,已知:UCC=12V,RC=4k,RB=300k, =37.5。,解:,注意:电路中IB 和 IC 的数量级不同,例2:用估算法计算图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由例1、例2可知,当电路不同时,计算静态值的公式也不同。,由KVL可得出,由KVL可得:,15.2.2 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值,用作图的方法确定静态值,步骤: 1. 用估算法确定IB,优点: 能直观地分析和了解静 态值的变化对放大电路 的影响。,2. 由输出特性确定IC 和UCE,直流负载线方程,15.2.2 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值,直流负载线斜率,直流负载线,由IB确

9、定的那条输出特性与直流负载线的交点就是Q点,15.3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动态:放大电路有信号输入(ui 0)时的工作状态。,分析方法: 微变等效电路法,图解法。 所用电路: 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动态分析: 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u、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等。,分析对象: 各极电压和电流的交流分量。,目的: 找出Au、 ri、 ro与电路参数的关系,为设计 打基础。,15.3.1 微变等效电路法,微变等效电路: 把非线性元件晶体管所组成的放大电路等效为一个线性电路。即把非线性的晶体管线性化,等效为一个线性元件。,线性化的条件: 晶体管在小信号(微变量)情况下工作。因此,在静态工作点附近小范围

10、内的特性曲线可用直线近似代替。,微变等效电路法: 利用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分析计算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Au、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等。,晶体管的微变等效电路可从晶体管特性曲线求出。,当信号很小时,在静态工作点附近的输入特性在小范围内可近似线性化。,1. 晶体管的微变等效电路,UBE,对于小功率三极管:,rbe一般为几百欧到几千欧。,15.3.1 微变等效电路法,(1) 输入回路,Q,输入特性,晶体管的 输入电阻,晶体管的输入回路(B、E之间)可用rbe等效代替,即由rbe来确定ube和 ib之间的关系。,(2) 输出回路,rce愈大,恒流特性愈好 因rce阻值很高,一般忽略不计。,晶体管

11、的输出电阻,输出特性,输出特性在线性工作区是 一组近似等距的平行直线。,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晶体管的输出回路(C、E之 间)可用一受控电流源 ic= ib 等效代替,即由来确定ic和 ib之间的关系。,一般在20200之间,在手册中常用hfe表示。,ib,晶体三极管,微变等效电路,1. 晶体管的微变等效电路,晶体管的B、E之间可用rbe等效代替。,晶体管的C、E之间可用一受控电流源ic=ib等效代替。,2. 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将交流通路中的晶 体管用晶体管微变等 效电路代替即可得放 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 路。,交流通路,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时假设输入为正弦交流,所以等效电路中的电压与电流可

12、用相量表示。,微变等效电路,2. 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将交流通路中的晶 体管用晶体管微变等 效电路代替即可得放 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 路。,3.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当放大电路输出端开路(未接RL)时,因rbe与IE有关,故放大倍数与静态 IE有关。,负载电阻愈小,放大倍数愈小。,式中的负号表示输出电压的相位与输入相反。,例1:,3.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例2:,由例1、例2可知,当电路不同时,计算电压放大倍数 Au 的公式也不同。要根据微变等效电路找出 ui与ib的关系、 uo与ic 的关系。,4.放大电路输入电阻的计算,放大电路对信号源(或对前级放大电路)来说,是一个负载,可用一个电阻来等效

13、代替。这个电阻是信号源的负载电阻,也就是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定义:,输入电阻是对交流信号而言的,是动态电阻。,输入电阻是表明放大电路从信号源吸取电流大小的参数。电路的输入电阻愈大,从信号源取得的电流愈小,因此一般总是希望得到较大的输入电阻。,例1:,5. 放大电路输出电阻的计算,放大电路对负载(或对后级放大电路)来说,是一个信号源,可以将它进行戴维宁等效,等效电源的内阻即为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定义:,输出电阻是动态电阻,与负载无关。,输出电阻是表明放大电路带负载能力的参数。电路的输出电阻愈小,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的变化愈小,因此一般总是希望得到较小的输出电阻。,共射极放大电路特点: 1. 放

14、大倍数高; 2. 输入电阻低; 3. 输出电阻高。,例3:,求ro的步骤: (1) 断开负载RL,(3) 外加电压,(4) 求,外加,(2) 令 或,外加,例4:,15.3.2 图解法,D,C,1. 交流负载线,交流负载线反映 动态时电流 iC和电 压uCE的变化关系。,交流负载线斜率,2. 图解分析,RL=,由uO和ui的峰值(或峰峰值)之比可得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3. 非线性失真,如果Q设置不合适,晶体管进入截止区或饱和区工作,将造成非线性失真。,若Q设置过高,,晶体管进入饱和区工作,造成饱和失真。,适当减小基极电流可消除失真。,若Q设置过低,,晶体管进入截止区工作,造成截止失真。,

15、适当增加基极电流可消除失真。,如果Q设置合适,信号幅值过大也可产生失真,减小信号幅值可消除失真。,3. 非线性失真,15.4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合理设置静态工作点是保证放大电路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但是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常因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动。,前述的固定偏置放大电路,简单、容易调整,但在温度变化、三极管老化、电源电压波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将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动,严重时将使放大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温度的变化。,15.4.1 温度变化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在固定偏置放大电路中,当温度升高时, UBE、 、 ICBO 。,上式表明,当UCC和 RB一定时, IC与 UBE、 以

16、及 ICEO 有关,而这三个参数随温度而变化。,温度升高时, IC将增加,使Q点沿负载线上移。,iC,uCE,Q,温度升高时,输出特性曲线上移,固定偏置电路的工作点 Q点是不稳定的,为此需要改进偏置电路。当温度升高使 IC 增加时,能够自动减少IB,从而抑制Q点的变化,保持Q点基本稳定。,结论: 当温度升高时, IC将增加,使Q点沿负载线上移,容易使晶体管 T进入饱和区造成饱和失真,甚至引起过热烧坏三极管。,O,15.4.2 分压式偏置电路,1. 稳定Q点的原理,基极电位基本恒定,不随温度变化。,VB,15.4.2 分压式偏置电路,1. 稳定Q点的原理,VB,集电极电流基本恒定,不随温度变化。,从Q点稳定的角度来看似乎I2、VB越大越好。 但 I2 越大,RB1、RB2必须取得较小,将增加损耗,降低输入电阻。 而V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