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课件 专题三 第7讲: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822888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4.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课件 专题三 第7讲: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课件 专题三 第7讲: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课件 专题三 第7讲: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课件 专题三 第7讲: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课件 专题三 第7讲: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课件 专题三 第7讲: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课件 专题三 第7讲: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19491978年),主要包括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及“文革”十年三个历史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1.政治和外交方面 (1)民主政治:建国初期,中共立足国情,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体系。“文革”使民主和法制遭到粗暴践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遭到严重破坏。,(2)外交成就:建国初期,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积极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中国政府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2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及中日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2.经济方面 (1)过渡时期,中国人民在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进行“一五计划”建设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 (2)全面建设时期,中共“八大”奠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但由于急于求成,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失误,更发生了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劫难的“文化大革命”。,3.思想文化 (1)理论成果:建国初期是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时期,毛泽东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进行不懈探索,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在社会

3、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2)科技文化:建国初期,“两弹一星”使我国的科技和国防能力大大提高,同时在杂交水稻、计算机及生物科学方面也取得居世界前列的成就。这一时期,文艺领域倡导“双百”方针,文艺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建国初期,人民政府制定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但“文革”开始后,教育战线一片混乱,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建国初期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 【典例1】(2011江苏单科T9)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

4、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 平等性 广泛性 继承性 深刻性 A. B. C. D.,【解题思路】解答本题应抓住题干材料信息,并结合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发展的史实分析备选项。“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反映了代表平等享受政治权利,也从侧面表明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故符合题意。“穿制服的,穿工装的”表明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广泛性,故符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深刻的制度变革,与以前的政治制度不存在继承关系,故不符合题意。 答案:C,【即

5、时点拨】近几年高考特别关注建国初期及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特色”之处,因此复习时要重点理解建国初期三大政治制度的特点及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如何适应国情,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及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保驾护航。,建国初期有中国特色的三大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中,把人民主权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符合我国国情,既能保障全体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又有利于国家政权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共

6、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是这一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有效解决我国少数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它的基本特点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它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 【典例2】(2011江苏单科T11)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 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解题思路】解答本题应分析三幅图片分别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其实质进行理解。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

7、化运动使土地由农民所有到集体所有,而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的所有权,故C不符合题意。土地用途和土地规模虽然不同时期有所不同,但基本相似,故B、D不符合题意。农业合作化运动使土地由农民个体经营到集体经营,人民公社化运动扩大了公有化程度,土地由公社统一使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土地的经营权。 答案:A,【即时点拨】近几年各地高考涉及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题目依然很多,而且大多从土地所有权、经营管理及其影响评价等方面要求学生准确辨别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及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同及历史联系。,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三次调整,现代中国的外交成就 【典例3】(201

8、1海南单科T2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及调动知识辨别历史现象的能力。解答本题应从题干中的时间入手,再现新中 国的外交成就。注意抓住关键信息“1955年”,“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敌对情绪”,回顾对比所学知识,可以判定是万隆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赢得了各国的广泛认同,促进大会的圆满

9、结束。所以选A。其他三项均不是提出于1955年,可排除。 答案:A,【即时点拨】近几年高考涉及新中国外交成就方面,注重考查学生对外交政策方针的一些基本概念内涵及其内在继承发展关系的准确理解。复习时要重点关注由“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再到“求同存异”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新中国外交政策和理念的逐渐成熟和进步。,1.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特点 (1)包容性: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2)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

10、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2.如何理解“求同存异”的内涵 (1)“同”,一是指与会亚非国家的遭遇相同,都曾经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二是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 (2)“异”是指各国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俗都存在差异。“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共同的利益加强团结与合作。,人民代表大会制和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之间的区别,【典题训练】(2011福州模拟)毛泽东曾对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福尔说过:“我们信仰与实行民主政治限制任何一党专政的可能性。”建国初期我党为践行“实行民主政治”的承诺,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建立人

11、民代表大会制度 B.提出“依法治国”方略 C.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建国初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成就准确识记及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建国初期”,这一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成就主要是“一部宪法,三大制度”,“依法治国”方略是改革开放以后提出来的,因而B项与史实不符。,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经验教训,【典题训练】(2011佛山模拟)以下是1953年至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幅度曲线,导致1958至1964年经济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是( ) A.国际环境恶劣 B.经济政策的变化 C.政治局面动荡 D.经济体制僵化,【解

12、析】选B。本题通过设置新的材料情境,考查学生对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发展曲折历程及其原因的准确理解与领悟。 1958年到1964年国内政局是稳定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才刚刚建立,还未僵化,所以C、D不正确。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从新中国建立之初就对中国进行封锁包围,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确实是这一阶段中国经济下降的重要原因,但不能解释这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只有经济政策的变化,即从大跃进到“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是引起当时中国经济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1.(2011福建文综T19)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

13、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 ) 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解析】选B。本题以过渡时期的经济形态为命题的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时间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可以判断出这时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基本胜利,革命胜利后到1956年属于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形态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理当属于新民主主义,也可以从题干中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分析出来。A项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是18401919年,与题目的

14、时间不吻合。C项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应当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D项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只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2.(2011北京文综T19)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 ( ) A.1946 1949 B.1952 1956 C.1966 1976 D.1978 1982,【解析】选B。解答本题时应注意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 从表格中材料可以得出:全民、集体所有制和公私合营所有制企业总产值上升,而私营和个体手工业的产值急剧下降,这正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时间应是过渡时期,故选B。A中1946年与全民所有制占到41.5%

15、,1949年占54.5%相矛盾,故排除。C项文革中不存在公私合营、私营等经济。D项改革开放时期公私合营、私营、个体手工业等经济所占比重应该较大。,3.(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T33)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解析】选A。解答本题时应紧扣题干关键信息时间“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平均主义,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A项为正确答案

16、。规定只涉及经营权的调整,1962年未改变农村所有制成分,B项不符合史实。1962年及以后“左”的错误不仅没有消除反而进一步加剧,C项不符合史实。该政策是为恢复发展农村经济而实行的,并未波及城市,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4.(2011广东文综T18)右图是某杂志的 封面。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 ) A.中国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浮夸现象十分盛行 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解析】选C。本题考查十年建设时期出现的“左”倾错误。注重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对图片材料的解读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图片信息“1958”、“卫星”。杂志体现的时间是1958年,此时正是“大跃进”时期,由于高指标浮夸风盛行,各地虚报产量,叫放卫星,杂志名称反映了当时的 流行现象,所以选C。A中国人造卫星发射升空是1970年“东方红一号”的发射;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是1973年,跟杂志没关系;D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