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体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的历史方位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70813176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心得体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的历史方位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习心得体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的历史方位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习心得体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的历史方位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习心得体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的历史方位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习心得体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的历史方位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心得体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的历史方位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心得体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的历史方位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心得体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的历史方位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学习心得体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明确提出 “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 设”的新命题,并把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主线,贯穿于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之中。从 传统的“执政能力建设”到“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虽只两字之差,但内涵深刻、意 蕴深远, 形象概括了时代变革中执政能力建设的新定位, 标志着我们党对新时代党的 历史方位的认识更加明晰,对长期执政条件下面临风险考验的把握更加精准。 一、新时代全面从

2、严治党的客观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党的历史方位转变的客观要求。 时代性是马 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生命。 时代不断发展变化, 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发展总是不断对 执政党建设提出新考验,对执政能力建设提出新要求。回首走过的历程,我们党已经 执政 69 年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展望未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 景下,我们党将跨越执政 70 载的年轮,续写建党 100 周年的华章,踏上长期执政的 新征程;到本世纪中叶,在实现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宏图伟业中,我们党也将实现执政 百年的宏愿,打破历史周期率长期执政。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长期 执政能力建设” 的提出内涵深刻,

3、彰显了我们党在新时代征程中的高度政治自信和责 任自觉。 深刻把握执政党建设规律, 增强全面从严治党自觉性的客观需要。 我们党具有强 烈的忧患意识。早在民主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就清醒地意识到执政危险的存在,从 “窑洞对”到“进京赶考”,无不体现出对“长期执政”的深刻忧虑,对重蹈“由盛而衰,由衰而亡”历史周期率的高度警觉。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一 劳永逸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长期执政的最大危 险是对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浑然不觉、掉以轻心,甚至对面临的风险视而不见、沉迷放 纵。 “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的提出深刻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居安思危、 直面危险

4、的忧患意识, 反映了我们党对新的历史方位转变、 外部环境变化和党的自身 建设存在问题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 同时也告诫全党坚持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的意 识丝毫不能懈怠,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的要求一刻不能放松。 认真总结现代政党兴衰规律, 化解长期执政风险的客观需要。 马克思主义政党夺 取政权不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难。20 世纪末,世界上一些长期 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政权的历史教训已经证明: 在长期执政条件下, 最容易出现 政治意识消沉, 思想理论僵化, 信念宗旨蜕变、 组织纪律松弛、 执政能力衰退等积弊, 以至积重难返,最终丧失执政地位。深刻的警示告诫全党,如果对存在的

5、风险挑战掉 以轻心,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同样会重蹈丧失政权的覆辙。 “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提 出,要求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 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 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以勇于自我 净化、自我革命的信念,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 铲除自身肌体的毒瘤,化危险为压力、变挑战为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 程中经受住长期执政的严峻考验。 二、系统整合执政党建设的各种要素 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按照党的十九

6、大报告提出的“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要求,在 新时代征程中,把长期执政作为一种战略思考,系统整合执政党建设的各种要素,推 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坚持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执政党的理论创新。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 是理论之源。洞悉时代和实践发展脉搏,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 务实,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我们党 永葆生机活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所在。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理论创新 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执政党建设已经迈入新起点,历史方 位、执政使命

7、和社会主要矛盾等一系列新变化都对长期执政的党提出重大时代课题, 对新时代党的执政理论创新提出迫切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从新的时代视角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 社会主义建 设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以科学的战略思维回答了新的时代课题和实践挑 战, 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必须在长期执政的 实践中坚持并不断发展。(弘利遴选)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 生命, 是长期执政条件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力量源泉。 全党同志要牢固树立政治意 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

8、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 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 向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看齐。 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牢记“五个必须”、严防“七个有之”,不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严禁拉私人关 系、培个人势力、 结成利益集团。要坚决防止和纠正自行其是、各自为政,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行为,做到令行禁止,决不允许背着党中央另搞一 套。 只有全党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党 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始终保证正确的前进方向、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 为、开拓

9、进取的精神状态,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巩固和加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正如邓小平曾经 指出的,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党的 领导是全面领导。 党政军民学, 东西南北中, 党是领导一切的, 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紧密结合中国实际, 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今天,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新的奋斗征程, 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 “两

10、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知还要爬多少坡、过 多少坎、经历多少风风雨雨、克服多少艰难险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完成光荣艰 巨的历史使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靠党的领导、靠党把 好方向盘、靠党团结凝聚起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 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坚持长期执政,首先要正确 回答和解决为谁执政、靠谁执政的宗旨问题。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 衰的根本因素。 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执政以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作为长期执政的党,要使执政地位坚如磐石,最根本 的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 旨,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早在延安局部执政时期,毛泽东就以著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