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认识生活探究生活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11998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39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一:认识生活探究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案例一:认识生活探究生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案例一:认识生活探究生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案例一:认识生活探究生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案例一:认识生活探究生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案例一:认识生活探究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一:认识生活探究生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一: 认识生活 探究生活 菜园里教学片段,徐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即: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里强调的是课程内容要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既课程生活化的问题。课程生活化的实现,离不开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应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作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理念,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知识为中心的,它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作为语文课堂教

2、学的生活化,第一,课程内容既要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活生生的生活经验,又要关注学生的可能生活世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一方面可以拓展课堂时空,把过去、现在、未来的有关知识浓缩在一起,供学生阅读;另一方面可以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也就是说,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课堂中的语文教学,因为其内容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所以也要将生活经验与文本发生联系。,教学案例,比如在教学菜园里一课时之前的时候一般都是看着图片教学生认识生字,认识事物,学习了新课标之后,重新教学菜园里这一课,我是这样处理的准备了一些新鲜蔬菜放在讲桌上,有小白菜

3、、卷心菜,有白色、红色的萝卜,红色、绿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浅黄、深黄的南瓜,黄瓜,豆角, 西红柿,上课了,老师亲切的说:“大家看,我们来到菜园里,我们讲桌上有这么多蔬菜,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学生兴奋地齐声说:“想!,乘着学生的兴趣,继续往下说:“那好,待会儿同学们就分组下座位到讲桌上去看一看、摸一摸这些蔬菜,再读一读旁边的小卡片,试着记住它们的名字,可不要把它们名字叫错了?读完后把小卡片拿在手里,等到把所有的蔬菜认完了,就回座位。”,话刚说完,学生们便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飞向了教室的前面,微笑着看看这种蔬菜,摸摸那种蔬菜,有的还凑上小鼻子闻一闻,然后再饶有兴致地拿起旁边的小卡片读一读,看看这

4、可爱的东西叫什么名字,我观察每一位学生,分享着学生的收获和快乐,当看到学生们因收获而激发出学习的兴趣时,我又说:“下面,老师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这些蔬菜的名称?我拿出一种蔬菜,你们赶快把它的小卡片举起来,大声读。比一比,看谁找得快,读得准,声音响亮。”,我观察每一位学生,分享着学生的收获和快乐,当看到学生们因收获而激发出学习的兴趣时,我又说:“下面,老师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这些蔬菜的名称?我拿出一种蔬菜,你们赶快把它的小卡片举起来,大声读。比一比,看谁找得快,读得准,声音响亮。”,根据学生们在课堂上反馈的信息和实际情况来看,生字确实是学生们学习的难点。,“你们想把刚才读的生字读给大家听

5、听吗?”我用商量的语气,体现了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 学生纷纷举手。 课堂上,学生清晰、自信地读书,我热情地鼓励,声声入耳。,为了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课文,将自己的收获畅快地表达出来,我说:“你们刚才认识了那么多的蔬菜,谁愿意说说它们?说说你看到的,摸到的,感觉到的,你愿意说哪个就说哪个!,“我刚才认识了豆角,我觉得豆角又细又长又软,像一根鞭子。” “我觉得更像一根绳子。” “我刚才摸到了黄瓜身上有刺。” “我知道了,南瓜是黄色的,是圆形的,它的皮很硬。” “西红柿,红红的,软软的,我闻了闻,还有一股清香味呢 !” “我知道了卷心菜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包菜。”,体会,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们认识世

6、界的重要途径。此课中,我直接将情景生活化,并将教学明显地分成了认识生活与探究生活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景,走入相关认知的园地。此时课文所要学习的生词已不再是一个个陌生的、生硬的方块字的组合,而是一个个他们急于认识的朋友。当学生们在老师的帮助下,人人都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了这些蔬菜的名字,并读准了字音,认识了它们,欢快的气氛就弥漫了整个教室。 第二层次则是创设了一个相对自主的学习环境。学生们由看一看、闻一闻以及摸一摸,他们自然明白了更多。原来“豆角像一根绳子”,“西红柿红红的、软软的、香香的”,“我们吃的包莱就是卷心莱呀”这些陌生或熟悉的蔬菜的特点,不是老师向学生讲解的知识点,

7、而是学生们独自探究的“伟大”成果。学生们通过生活获得了认知,又通过进一步的认知,明确了更多的生活中的事例,语言也在认识和探究中得到发展。,这是通过新课标学习之后,我创设的一个典型的开放课堂,我仿佛看到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境界。在这里,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现实生活的过程。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增长了学生们的知识,发展了他们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识和习惯,并激发他们的情感。 总之,今后的教学中,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放性学习,不单单是以知识灌输为重点更重要的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的能力为主,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实践,变单一渠道为多种途径,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切实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