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单元考点复习课件(10)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807821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地理单元考点复习课件(10)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届高考地理单元考点复习课件(10)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届高考地理单元考点复习课件(10)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届高考地理单元考点复习课件(10)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届高考地理单元考点复习课件(10)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届高考地理单元考点复习课件(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单元考点复习课件(10)(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在 的基础上,按一定的 和 划 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 。,2.特征 (1)具有一定的 ,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 。 (2)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 条件,并对 产生深刻的影响。,地理差异,指标,方法,空间单位,区位特征,边界,地理环境,区域发展,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 (1)地理位置 (2)气候条件,长江三角洲:30N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 海地区的中部 松嫩平原:大致位于43N48N,地处 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长江三角洲: 气候 松嫩平原: 气候,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3)土地 条件 (4)矿产资,长江三角洲:耕地以 为

2、主,土壤类型是 松嫩平原:耕地以 为主,土壤类型是,水田,水稻土,旱地,黑土,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 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矿产资源,2.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活动的差异 (1)农业 (2)第二、三产业,长江三角洲:一年两熟至三熟,主要种植水稻、 、棉花等, 也较发达 松嫩平原:一年一熟,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 等作物,西部宜发展,油菜,水产业,大豆,畜牧业,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是我国 重要的 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我国的 工业基地,综合性,重化,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开发早期,技术水平: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自然条件,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 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3、,限制,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发展缓慢,耕作农业,2.农业社会,3.工商业发 展时期,水稻具有单产高的优势 地理条件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 人口南迁提供了丰富的 资源 成为我国的 、 和棉花生产基地,劳动力,粮食,桑蚕,人均耕地面积小,耕地破碎,使粮食商品率 “粮仓”地位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棉花生产比不上 和华北平原,低,新疆南部,(2009宁夏高考)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13题。,1.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成因 ( ) 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 配均匀 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

4、 降水季节差异大 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 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 异大 A. B. C. D.,解析:甲国为荷兰,位于欧洲西部沿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国为肯尼亚,位于非洲东海岸,虽然位于赤道沿线,但因其高原地形的影响,为热带草原气候。因此选项B为正确答案。,答案:B,2.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 热量丰富 光照充足 地形平坦 水源丰富 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两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区位条件,意在考查考生对世界主要地区自然环境的分析能力。甲国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纬度较高,乙国纬度较低,热量充足,且为热带草原气候,有干湿

5、两季之分,干季降水较少,但光照充足,为发展鲜切花生产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答案:A,3.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 势条件是 ( )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 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解析:甲国为发达国家,种植鲜切花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先进,品质优良,因此选项D为正确答案。,答案:D,4.(2008广东高考)下列传统民居各对应的分布地域不正 确的是 ( ) A.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 B.架空支撑的房屋青藏高原 C.平顶屋塔里木盆地 D.白色墙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解析:呼伦贝尔草原位

6、于内蒙古草原,典型民居是蒙古包;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降水少,居民多居住在平顶房;撒哈拉沙漠气候炎热,光照强,白色墙壁的房屋对光反射能力强,吸收少。架空支撑的房屋一般修建在山地或河谷地区,主要是由于山地或河谷地区地表起伏较大、地表水流多,架空支撑可使房屋楼面平坦、干燥。而青藏高原表面地势平坦,无需修建架空支撑的房屋。,答案:B,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1.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2.地理环境对其他生产活动的影响,1.读图,回答(1)(2)题。,(1)两图所示地区的特征,正确的是 ( ) 两地农业发展多取决于灌溉水源 两地

7、多为粉砂性土壤 两地水土流失都很严重 两地皆全年少雨 A. B. C. D.,(2)下列关于图中两地生产、生活方面的正确叙述是 ( ) 乙图所示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谷子 两地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乙图所示地区是精耕细作的水稻产区 出现乙图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土质 A. B. C. D.,解析:由图可知,甲图是我国新疆特有的坎儿井,它是一种地下水通过地下渠道灌溉农田的水利设施。乙图是黄土高原特有的窑洞。两地多为粉砂性土壤,但只有黄土高原因夏季暴雨加上疏松的黄土土质,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不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其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谷子,而不是水稻。,答案:(1)A (2)B,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

8、例分析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1.开发早期地理环境的影响,2.农业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3.现代社会: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农业地位下降,区域发展不同阶段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2.读某区域发展过程图,分析回答(1)(2)题。,(1)该区域由发展阶段1阶段2阶段3,关于交通条件的 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交通运输线路的长度在增加 B.交通运输线路的种类在增加 C.交通运输线路的密度在增加 D.交通网络体系没有变化,(2)从区域空间结构发展变化看,该区域 ( ) A.阶段1已进入城市发展成熟阶段 B.区域核心范围在减小 C.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 D.区域经济发展由再生阶段转为成长阶段,解

9、析:本题以某区域三个阶段的平面发展图展示不同区域发展阶段城市空间形态和交通条件的变化。(1)从图中可以看出交通运输线路的种类、长度、密度在增加,交通网络体系不断完善。(2)从区域空间结构发展变化来看,该区域由区域中心、网络系统、外围空间三部分组成,且城市化区域不断扩大,非城市化范围减小。区域经济发展一般依次经历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答案:(1)D (2)C,(2009重庆高考)图1和图2是某两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局部示意图,图2中饼图是C城市的工业结构图,A、B是两个水资源调入区代表性城市。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表 A、B两城市多年月均温(单位:),(1)与A相比,B的气温有

10、何特点? (2)分析图中的两个水资源调入区缺水自然原因的异同点。 (3)甲区域是玉米和 (粮食作物)生产基地,乙区域 是以生产 和蔬菜为主的农业专业化地带。 (4)从经济、劳动力因素分析甲、乙两区域作为农产品商品 基地不同的有利条件。 (5)根据图2分析C城市最大工业部门发展的有利条件。,课堂笔记 本题以中国和美国调水为背景考查气候、农业、工业及学生空间定位能力。第(1)问,两地气温对比从气温和温差两方面对比分析即可。第(2)问,缺水的自然原因:从降水总量和季节降水结合我国华北地区和美国西南地区的区域特点作答。第(3)问,华北地区以玉米和冬小麦为主,美国西南部是美国的水果蔬菜带。笫(4)问,强

11、调审题,从经济和劳动力结合中国和美国国情分析。第(5)问,从饼状图中可以看出C城市以航空航天工业为主,本小题要求分析影响航空航天工业的有利条件,可从交通、科技、原材料及工业协作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 (1)年均气温高;年较差小。 (2)共同点:年降水总量较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不同点:图1调入区春季升温快,蒸发强烈;春季降水少;降水年际变化大。图2调入区夏季降水少;地处背风坡,加剧干旱。 (3)小麦 水果,(4),(5)靠近能源、原材料基地;工业协作条件好;科技力量雄厚;海运发达。,(2008广东高考)针对我国中部地区现状,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中提出“促进中部地区

12、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山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是我国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省区。根据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材料1:见图甲。 材料2:见图乙。 材料3:见图丙。,(1)有人提出“中部塌陷”的说法。根据图乙,可以体现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 。 (2)导致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 。(填 正确项字母) A.自然资源相对贫乏 B.与东部地区比,城市群带动能力弱 C.劳动力丰富 D.交通条件不如东、西部地区 E.“中部崛起”战略尚未实施,(3)多选下列关于各省工业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山西是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 B.位于湖北的三峡水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 C.

13、河南、安徽是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基地 D.湖南、江西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4)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 (5)分析该区域粮食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课堂笔记 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两个时段内,东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增幅最大,西部地区增幅较小,而中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幅呈下降趋势,故提出了中部塌陷这种说法。,第(2)题,注重审题,强调影响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中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虽不如东部地区发达,但比西部地区便利。故A、D错误。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不符合题意,故C错。政策及城市群的带

14、动能力(如沪宁杭地区在东部地区中起到龙头作用)是影响中部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故B、E正确。,第(3)题,山西省是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有“煤都”之称,故A正确。三峡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故B正确。河南、安徽不是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基地,这两省工业少,科研能力也不如上海等地,故C错。 第(4)题,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从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结合该区域的特征分析即可。,气候:该地区为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热同期,这是优势条件,但季风气候有其不稳定性,多洪涝、干旱和寒潮等灾害,是影响农业的不利因素。 地形、土壤方面:该区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是优势,但水土流失也较

15、为严重,是不利因素。 第(5)题,图表分析可以看出,六省耕地面积较大,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六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的30%以上,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答案 (1)中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幅下降;在三大地区中,中部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幅最小 (2)BE (3)ABD (4)优势:该区域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气候资源丰富);耕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有大面积的平原,如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等)。 不利因素:降水季节变化大(变率大),多洪涝、干旱灾害;初春、冬季多寒潮;水土流失严重。 (5)意义:该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30%以上;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我国小麦和稻米生产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