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理念、途径与方法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07655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3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专业发展理念、途径与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教师专业发展理念、途径与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教师专业发展理念、途径与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教师专业发展理念、途径与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教师专业发展理念、途径与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专业发展理念、途径与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专业发展理念、途径与方法(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途径与方法,工作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 联系电话:05374456475 Email:,张奎明,目 录,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 (一)专业性职业与教师的专业特性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四)教师专业成熟的重要标志,结语,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一)终身学习 (二)实践与反思 (三)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四)同行交流与合作,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一)专业性职业与教师的专业特性 1.专业的概念 专业()一词最早是从拉丁语演化而来,原始的意思是公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信仰。现代专业一词是指具备学术的、自由的、文明的特征的社会职业。专业

2、是社会分工、职业分化的结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一种职业能否被社会认可为一门专业是有条件的。,(一)专业性职业与教师的专业特性,2. 专业性职业及其特征 (1)专业宗旨:以服务社会为基本宗旨。通过良好的社会服务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回报 (2)专业知能:专门的知识,技能,能力 (3)专业道德:独特的可操作性的行业规范 (4)专业训练:经过长期的专门学习和实践 (5)专业自主: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有相对决策权 (6)专业组织:为行业制定规范,维护自身的权力,(一) 专业性职业及其标准,2. 教师的专业特性 (1)教师专业定位 教师是一个发展中的专业,教师是一个独特的专业,从根本上说它不同于其它任何一项职业

3、 (2)教师的专业特性 教师职业缺乏神秘性,人们对教师的工作有着相当的了解 教师职业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受到来自外部的较多的约束和制约 教师属于具有高度复杂性职业,表现为教师职业目标的多元性,发展性;职业对象的多样性等 教师的专业知识具有明显个体性、情境性、发展性特点 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人格化特征,(二)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1.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 (1)概念 将教学工作视为一种专门职业,把教师视为一个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要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确立与完善专业成长的自觉意识,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致专业成熟的境界。 (2)教师专业发展还

4、意味着: 教师职业发展从外在的功利性追求,转向自身的素质提高和质量改善 教师职业发展己从外在转向内在,即从强调外在的专业培养培训,转变为以教师的自我定向自主发展; 教师职业从被动转向主动,即不是以强制的约束而是以自觉的发展为动力。,2.教师专业发展的维度 (1)专业道德 教师将外在的职业道德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 按照教师职业的要求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 (2)专业知识 舒尔曼的教学专业知识分类: 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 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教育情境知识 关于教育的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它们的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 通过实证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最能区分学科专家与教

5、学专家,高成效教师(名师)与低成效教师间的不同:,(二)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二)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3)教师的专业能力 叶澜教授认为教师专业能力应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其二,组织管理能力 其三,教育研究能力,教师知识、能力结构图,学科知识与技能,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三)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认识论 人类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是一种简单的、被动的镜面式反映,而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认识过程,个体对客观实在的认识是基于自身经验或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对世界的一种“创造”。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原有经验基础

6、上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四)教师专业成熟的标志,1. 形成教师自己个体的教育学 (1)教师个体教育学的涵义 教师个体自身不断地学习和教育实践形成的对自己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教育观念和信念。具体包括:教育的本质观、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目的、教师观、学生观、教育教学观、课程观、评价观等等。 (2)教师个体教育学与一般教育学理论的关系 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互惠互补的关系 2. 形成教师个体化的教育教学风格 3.拥有教育机智,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与方法,(一)终身学习 1.学习方式 2.学习的途径 3.学习的内容,(二)实践与反思,案例: 福建省南安市把教师的自我反思作为校本教研的基本要求,课前形成教

7、案;课中灵活调整教学设计;课后回头“看一看“教学过程. 一位老师说“以前,上课就是执行教案,从不把学生的感觉当回事,上完课也就完了.参加培训后我学会了反思.如今,课前,我思考如何才能更好的启发,引导学生;课后,我努力写好每堂课的小结,如学生的思维状态,合作交流是否有效等.这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让我不断地成长着,收获着。 节选自全国校本教研基地典型报道之八(4月25日发表于现代教育报教师周刊第3版),(二)实践与反思,1.教师的反思概念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

8、互沟通的桥梁,又是教师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沟通.,2.教师反思的特点,反思总是指向自我的,反思是自我反思(布迪尼),它要求把自己看作既是反思的对象,又是反思的承担者.教师反思过程实际上是使自身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地体现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 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诸方面存在的问题. 反思具有研究性质,是教师教学与研究的最基本力量和最普遍形式. 自我反思是 “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3.教师反思的类型,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

9、 教学中的反思:具有监控性,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进行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教育资源. 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4. 教师反思的内容,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 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 反思自己的职业道德人格 通过反思和研究,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黎伯曼:教师专业成长=实践+反思,(三)开展教育教学研究,1.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1)教师适应时代教育不断变革的内在要求 (2)实现教师专业自主的内在要

10、求:教师成为知识的生产者 (3)改善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检验和发展教育理论的重要途径,(三)开展教育教学研究,2.教师教育研究的对象 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教育内容,研究教师自身 3.教师的研究的出发点和选题 从学术发展的需要出发 从自身的学术兴趣出发 从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出发 从面临的困难出发 从普遍存在的问题出发,4. 教师行动研究,(1)行动研究的涵义 概念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将“行动研究”定义为:“由社会情境(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4. 教师行动研究,(2)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

11、 为行动而研究(research for action)。研究的目的不是构建系统的学术理论,而是解决实践工作者所处的情境遇到的问题。 在行动中研究(research in action)。行动研究的研究过程,即是实际工作者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种行动的表现, 由行动者研究(research by actors)。行动研究的主体是实际工作者,而不是外来的专家学者 这里并不排除教师之间,教师与专业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方式研究,4. 教师行动研究,(3)教师行为研究的步骤 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循环加深的发展过程。根据凯米斯的观点,这一循环包括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四个环节。 研究者通过这四个环节不断地发

12、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获得成长和发展,整个研究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四) 教师行动研究,3.行动研究的优点 适应性和灵活性 行动研究简便易行。行动研究容许边行动边调整方案,不断修改,经过实际诊断,增加或取消子目标。 反馈的及时性 反馈的及时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及时反馈总结。使教育实践与研究处于一动态结合与反馈中。二是一旦发现较为肯定的结果,便立即反馈到教育实践中去。 实践性与参与性 教育研究紧紧围绕着学校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行动。 参与性体现在研究人员主要是行政管理者和第一线教师联合构成。 可以综合多种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中可汇集运用多种研究方

13、法。,四)同行交流与合作,案例:交流教师每天的必修课 在南安,教研活动如同家常便饭,不拘时间,地点和形式,教研伙伴也不限于本学科,本学校的教师.周一备课组活动,周四教研例会,周六教研片活动,老师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教研.这种大量的,经常性的互助,分担了老师们的压力,也丰富了专业素养. 天山中学校长感慨地说:“现在我校的教师休息室也变了样,随时可见一些教师聚在休息室谈课改,谈学生,谈教案.开始主要是实验年级教师,慢慢地非实验年级的教师也参加了,休息室变成了“聊天室”,变成了“教研室”,教师间的交流已经成为他们每日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四)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1.忠于教育事业,无私奉献。 2.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3.团结同事,相互协作。 4.尊重家长,密切与家长合作。 5.严于律已,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结语,教师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职业,教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教师是一个光荣的职业.我们应为成为这样职业中的一员而自豪! 教师,以其优秀的学生和精辟的学术思想而永生! 让我们在不断地探究中,在不断地自我超越中解放自己,在我们不断创新的学术生涯中,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境界中实现生命的升华! 最后,祝各位同行工作顺利,生活幸福!,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