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湘教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807055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一号》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名师一号》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名师一号》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名师一号》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名师一号》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师一号》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一号》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湘教版(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1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和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细析考纲明确考向 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理解并掌握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对策 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记忆并理解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四个阶段的人地关系状况出现的环境问题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基础梳理自测自评 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环境问题的概念:由于人类活动或1自然原因使2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3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2)环境问题的类型: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分为环境污染问题4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生态破坏问题5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根据环境要素分为6大气污染水体

2、污染7土壤污染;根据生产类型分为8农业环境问题工业环境问题9生活环境问题;根据地理空间分为10区域环境问题局部环境问题11全球环境问题,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由于人类长期大规模地12开采与破坏,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数量13锐减和质量14下降,以至不敷人类15资源需求的现象 (2)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由于人们长时间地16砍伐森林和17开垦草原,18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生态链被割断,导致19生态失衡,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态恶化,(3)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由于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20有害物质,引起21环境质量下降,危害22人

3、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水污染是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影响了水的有效利用,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有23生活污水24工业废水农药化肥以及禽畜粪便等;大气污染物包括25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26气体状态污染物;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超过了土壤的27容纳和28自净能力,导致土壤自然功能失调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土壤污染物有有机污染物29重金属放射性元素病原体等,3.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1)人类社会发展早期,生产力水平30极为低下,人类活动为31采集和狩猎,对环境的影响极为32有限,处于33被动地适应环境的境地,对人地关系认识34肤浅 (2)农业革命以后,人们对资源

4、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和广度增大,认为人类的发展是由35地理环境决定的,(3)随着人类驾驭自然能力的提高,人们认为只要团结起来,就能改造和战胜自然,这就是36人定胜天的思想观念 (4)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化,认为人与地理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37影响相互38作用的关系,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活动时,既不能违背39自然规律,又不能完全听命于40自然环境的摆布,这就是41天人相关论和42因地制宜思想的主要观念,4.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1)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43F拉采尔,认为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44地理环境的性质,他的观点有正确的一面,却片面夸大了地理环境的作用

5、,发展成为近代的45地理环境决定论 (2)20世纪初:法国地理学家46P白兰士提出了47可能论的观点,该理论注重人对环境的48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3)“二战以后”:此时期出现了49人地协调论理论,它主张人类应50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使人地之间得到协调发展 (4)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一种更新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论51可持续发展论,它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52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协调,是从更高层次和更广泛的意义上来阐述人地关系,考点解读针对训练 考点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类型 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可进行如下归类,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针对训练1】

6、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材料一: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材料二:见图甲,材料三:见图乙,(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_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_月 (2)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多选)( ) 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C.连续的阴雨天气 D.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12,7,ABD,(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分析原因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7、答案 (3)工业区污染比重大(主要集中在工业区) 原因:工业区污染源多(主城区和其他区污染源少) (4)控制污染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使用清洁能源;健全环境法规(加强环境执法),解析 第(1)题,读图甲可以得出结论第(2)题,从材料一可知,“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气溶胶粒子主要来源于工厂和交通工具排放的烟尘,而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增强污染的程度降雨天气能减少空气中的气溶胶颗粒第(3)题,据图乙描述出此城市SO2的空间分布特色,SO2主要是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产生的第(4)题,治理措施首先是加强环境管理,其次是节能减排,变式训练1:某沿海地区工业化

8、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资料:,根据所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酸雨出现的频率较高,总体趋势上升,但有波动,(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是(多选)( )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答案: BDE,(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其产生的原因是_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3)大气污染或酸雨污染;污水污染;地表径流污染 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或人类生产活动);生

9、活污水污染(或人类生活活动);农业活动污染(或农药化肥过量使用) (4)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兴建污水处理厂;农业污染防治;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管理(或限制高污染行业发展),污水达标排放,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运用相关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图中坐标曲线的变化趋势可以读出,关键是表述清楚赤潮是由水中NP等营养元素过多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藻类过度繁生,导致水体质量下降的水体污染过多的NP元素主要来自于污水排放和养殖业投放过度的饲料,故选BDE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质量下降结合题目所给的两幅图,在该地区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防治水体污染

10、的措施可针对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逐条回答,难度不大,考点2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特别说明:(1)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该阶段经历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论天人相关论的变化 (2)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由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和谐论(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演进,【针对训练2】 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 (4)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解析 以人类社会的演进

11、和人地关系为背景,考查了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内容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也必须在发展过程中解决 答案 (1)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变得脆弱 (3)放火烧山围湖造田等;古人对生态环境认识的局限性,如:魏晋以来,大量人口南迁;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因过度开垦土地,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4)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等,变式训练2:“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礼记王制)“沃土之民不材,瘠土之民向义”(管子),以上都是我国古代有关人地关系的思想据此回答(1)(2)题,(1

12、)材料中的两句话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 C.和谐论 D.可持续发展论 (2)该思想形成于( ) A.农业社会时期 B.工业社会时期 C.人类社会早期 D.后工业化时期 答案:(1)A (2)A,解析:第(1)题,异制异俗沃土之民瘠土之民都是由于地理环境决定了人类的生活思想特点第(2)题,礼记王制和管子中都是反映古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结合选项,只有A项农业社会时期符合该思想的形成时间,课内演练巩固所学 1.下列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 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 C.产业革命之后,

13、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 D.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解析:原始的采猎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在人地关系中是被动的,受地的制约比较大,对地的影响比较小,故A错;农业文明时期,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使农业种植范围扩大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和放牧等方式,使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故B错;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排泄的“三废”物质和农业用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可以说,这一阶段人地系统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不是地区的局部的,而是全球性的,故C错;到了近代,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人类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且这种认识逐渐走向

14、系统化和科学化 答案:D,2.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人地关系历史演变的是( ) A.土地和矿产资源对人类活动具有决定性影响 B.人类活动已不再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C.自然资源的分布对产业活动影响微乎其微 D.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正从征服自然转为人地和谐,解析:土地和矿产影响着人类活动,但这种影响并非是决定性的,A项错误;虽然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较强,但目前人类活动仍受自然环境的制约,B项错误;自然资源中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对农业活动影响显著,而矿产资源分布对采矿业的发展影响明显,C项错误;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试图征服自然,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目前人类正谋求人地协调,和谐发展 答案:D,3.

15、有关人类社会发展早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们主要依靠种植作物为生 B.出现了多种环境问题 C.人类开始主动地适应环境 D.对环境影响极为有限 解析: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们主要依靠采集和狩猎为主,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有限,处于被动地适应环境的境地 答案:D,由于大气水和土壤等受到严重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据此回答45题 4.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使用高效化肥 大量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利用生物防治虫害,A. B. C. D. 答案:B,5.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要求( ) 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 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 产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