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选择题答题技巧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806815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高考选择题答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历史高考选择题答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历史高考选择题答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历史高考选择题答题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历史高考选择题答题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高考选择题答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高考选择题答题技巧(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得选择题者,得历史高考的天下,历史选择题的分值大,在高考试卷中差不多要占半壁江山,其正确率对获得高分尤为重要,成为决定高考成败的重要题型,可以说“得选择题者,得历史高考的天下”。然而考生这部分的失分现象却很严重。书背熟了,并不能拿高分, 怎么办?,学生的苦恼: 题目做得已不少,得分却是不见高,烦!?,(1)题目是做地越多错得越多,心都慌了;有时是二选一了,往往又选错的一个;开始选对了,后来检查改错了,怎么办? (2)从题干看,材料型(尤其是史论推理型)、概念型(提供历史现象概括出概念或给出概念作出正确判断)较难;从题支看,排列型(时间跨度小的易混)、组合型(题支对的但与题干无关的难排除)较难;

2、 (3)时间把握,有时犹豫不定,徒劳耗费时间,有时题干材料一大段,看下来很费时,当看到问题或题支时,恍然间不读材料就能直选,郁闷! ,反 思,老师的困惑: 题目讲得已太多,错误还是不见少,唉!?,(1)每次都详细分析,要注意审题,可是总有同学因没看清题目而误选; (2)要把握时间,12个选择题平均约1分钟1个,不要在个别选择题上耗费过多时间,以至于影响后面的主观题答题。文综还要有政史地三科整体意识,合理安排三科答题时间(每科平均50分钟,包括留出至少5分钟时间填涂答案、检查),可很多同学就是做不好,每次考完试总说来不及。 (3)做了成百上千的题,怎么不反思一下自己什么题型易错?应有针对性地强化

3、,而只是一拿来题目不加挑选就盲目地做,有些同学自己购买试题一套一套去做,这些试题部分题目涉及老教材知识点,新教材根本就没有提及;有些是答案出错;有些是指导意见作为阅读的内容,显然学生是做了许多无用功。 (4)做过甚至错过的题目过一阶段再做,又是错。 ,1、偷梁换柱 2、因果混淆 3、以偏概全 4、舍本求末 5、似是而非 6、鱼目混珠 7、变换叙述,选择题的七大“陷阱”,1偷梁换柱法。这种方法就是题目或备选项在推理、判断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用偷换概念、移花接木等方法来设置学生推理、分析、判断的障碍,从而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如: 例1(全国文综卷第22题)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战事的发

4、生地。这一事件 A改变了大战爆发后美国的“中立”政策 B标志着盟国在太平洋战场战略转折完成 C证明制空权已转移到反法西斯盟国一边 D导致了反法西斯力量实现更大规模联合,2因果混淆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混置一起,以造成考生的判断失误。如: 例2(天津文综卷历史第4题)“17世纪末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 A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性主义思想基础 B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人文主义思想基础 C有些启蒙思想家本身就是科学家 D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都反对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3以偏概全法。这种方法通常是用局部代替全部,以部分代替整体,以一种情形

5、代替所有情形,有意用片面性的说法制造全面的假象。如: 【例3】(江苏历史卷第9题)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4舍本求末法。这种方法是以表象或假象否定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客观规律,以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叙述来代替根本的、主要的因素,使考生辨别不出真相,结果求末而舍本。如: 【例4】(广东文综卷第22题)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

6、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5似是而非法。用这种方法设计的题目,其备选项的表述含有较合理的成分,但整体上有很大的缺陷,有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成立,但题目中缺少这种条件;有的虽整体上勉强可以如此表述,但不能透彻地体现内涵。如: 例5(浙江文综卷第18题)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

7、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6鱼目混珠法。这种方法是在备选项中并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史实、观点,正误交错,鱼目混珠,以扰乱考生正常的思路,造成其目珠不分,求珠而得目。如: 例6(广东文综卷第16题)“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7变换叙述法。这种方法是在题

8、干尤其是备选项部分,将教材原有叙述变换成新的面孔,或者设计出高于教材的新结论,以考查考生的独立思考和应变能力。这种方法的运用在近几年的高考选择题中呈逐年上升的态势,是一种高级的考查方式。如: 例7(安徽文综卷第13题)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中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陷阱 VS 应对之道,(一)历

9、史选择题的基本审题和解题方法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除审清题目的类型、备选项干扰设置方法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弄清题目的时间限制。选择题一般会提供较为明确的时间信息,但有的题目其时间要素不是显性的,而是包含在题目的题干、材料或材料出处甚至是题目的释文当中。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充分利用题目的表述,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教材,正确提取题目中有效的时间信息,确定其所述历史现象的时间。如: 例8(福建文综卷第18题)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图7和图8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A睦邻友好 B战略结盟 C另起炉灶D求同存异,2确定题目的空间因素。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空

10、间因素即人类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本身的纵向和横向观察,只有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作纵向和横向的观察比较,才能明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空间概念。如: 例9(江苏历史卷第10题)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3把握历史现象的性质或立场。每道选择题均涉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性质,只有明确了其性质、立场,才能够迅速区分题目中的主要和次要、现象和本质等因素,才能够迅速确定正确选

11、项。如: 例10(全国文综卷第20题)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拥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例11(新课程全国文综卷第35题)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楼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旧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

12、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4明晰题目涉及的基本理论。当前的高考历史选择题,越来越多地渗透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因此,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题目,都必须分析其涉及的基本理论,选择题也不例外。考生在审题时,应自觉地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与英雄的关系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继承和发展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题目进行深人分析。如:

13、例12(四川文综卷第22题)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因 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C多角度地认识史实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例13(四川文综卷第16题)“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5找出所考查的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高考选择题尤其是材料型选择

14、题,选材大多新颖独特,但无论怎样变化,都可以在教材上找到它的“身影”。因此,审题中回归教材,先确定其在教材中的位置,对解题大有裨益。如: 例14(天津文综卷历史第9题)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A实行“二五”计划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6洞察题目反映的史学范式。随着我国历史研究的不断深人,新的史学观念不断涌现,运用史学范式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成为重要手段。这些史学范式主要有文明史范式、全球史范式、近(现)代化范式、社会史范式、革命史范式等。洞察题目中的史学范式的运用,对于解题至关重要。如: 例15(重庆文综卷第18

15、题)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 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领导权 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例16(四川文综卷第23题)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二)几种典型的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第类:限制性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紧扣限制性条件。限制性选择题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具有较强的限制性,这种限制性主要表现为对时间、方位、频率、大小、多少、秩序、长短、程度等的限定。解题中把握了这些限定,就找到了解题的钥匙。应该注意的是,一道试题中的限制性条件往往不止一个,审题时不要顾此失彼。如: 例17(山东文综卷第14题)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2.挖掘隐含的条件。限制性选择题的限制性条件不仅呈现在题目的表面,还常常隐含在题目的表述中。挖掘这些隐含条件,是解题不可或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