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2年历史学科中考重点问题的思考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805251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2012年历史学科中考重点问题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关于2012年历史学科中考重点问题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关于2012年历史学科中考重点问题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关于2012年历史学科中考重点问题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关于2012年历史学科中考重点问题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2012年历史学科中考重点问题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2012年历史学科中考重点问题的思考(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历史告诉现在 让历史启迪未来,关于2012年历史学科中考重点问题的思考,赣州市章贡区教学研究室 梁敏,从江西省近三年的中考历史试题和2011年全国各省市中考历史题可看出,中考所涉及的知识点都是教学的重点,基本没有出现偏、怪、难和有分歧的知识。如果历史复习能抓住重点,有详有略,有的放矢,那么复习效率就大大提高。现就谈谈我对2012年历史学科中考重点问题的思考。,何谓重点?,重点一般包括三类知识:学科主干知识、高频考点、与现实紧密联系的相关知识。纵观江西省七年来的中考历史试题,其中比较重点的知识落点包括:中国史: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近代化起步主题中的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2、主题中的五四运动、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及意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等。世界史:上古亚非文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三次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等。,中考怎么考重点?,1.变换角度全方位命题 由于中考经常性、多次地在同一知识点上命题,所以命题的角度越来越新、思维含量越来越大,立意越来越高。以工业革命为例: 2009年,第8题,某星期天早晨,小程看到母亲的留言条,

3、上面写着:“程程:妈妈已经在前往北京的飞机上了。你爸爸来电话说,他发了一些照片到你的电子信箱里,打开看看?今天,你奶奶坐汽车从老家过来,大约10点半到,记得去接站哟。书房台灯的灯泡坏了,买只新的换上。”从留言条看,这个家庭享受到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包括( ) A B C D 以小程看到母亲留言条的形式来了解现代家庭享受到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哪些成果?主要考查的是对知识的识记。,中考怎么考重点?,2010年,第14题,历史视角从世博会透视世界。 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某校九(1)班出了一期以世博会为主题的板报。试结合板报部分内容,探讨相关问题。 栏目一:世博大明星 经过全体同学投票,以下三项科技成果被

4、评为“世博大明星”。,(1)结合“获选理由,说说蒸汽机在工业生产中主要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从上述世博会发展历程中,你认识到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中考怎么考重点?,以当年的热点上海世博会为切入点,从现实到历史,透视世界科技的进步,并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当今世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有哪些?时代感强。主要考查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栏目二:世博大舞台 1876年,美国在费城番办了第一次世博会,通过世博会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新兴工业国家的崛起。在展厅中的千百台机械轰鸣声中,美国向世界宣布:“我来了了”! (2)联系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的发展历程,说说1876年的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国家” 崛起的主

5、要原因有哪些?(2分) 栏目三:世博大看点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展出的太阳能飞机、碳纤维自行车、透明水泥、可发电地板、火山岩网球拍等高科技产品成为本届世博会的“大看点”。 (3)栏目三所列出的这些展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世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有哪些?(2分),中考怎么考重点?,2011年 第8题,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汽车司机一铁路工人一计算机教师 B.火车司机一网络工程师一石油工人 C.火车司机一汽车司机一网络工程师 D.石油工人一宇航员一轮船修理工 第15题【近代大国崛起】 材料二 “l68

6、8年的光荣革命,为英国的经济起飞和工业革命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制度保证。”“1858年,印度成为帝国王冠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 摘自大国崛起英国 (2)据材料二,说说近代英国崛起的重要因素有哪些?(3分),第8题从科技的进步,催生新职业的角度命题。第15题从近代英国崛起的重要因素的角度命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知识的理解。,中考怎么考重点?,2.创设情景多思路设问 近几年的中考题大都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设问新颖、灵活,成功地避开了各种陈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如: 2009年,第13题(1)结合漫画回答:巴黎和会上作出了怎样的规定导致德国人如此沮丧、日本人如此得

7、意? 2010年,第13题(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在外国人眼中,中国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4题(2)联系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的发展历程,说说1876年的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国家”崛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中考怎么考重点?,3.建构知识大跨度重组 大跨度、宽视野、高概括的综合题命题设计是近年来中考的常见题型。它往往选取一个主题, “贯通古今、关联中外”,把有关的历史知识以这一主题为中心进行重组,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如: 2010年,第13题历史视角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本题选择了与1895年、1945年、1985年等小周年有关的历史材料,站

8、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国的近代、现代和未来。 2011年,第15题时间碑刻成历史的轨迹,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切入点,选取了古代农业文明、近代英国的崛起、现代美国经济的发展三个点,让学生去探究经济发展的因素,最后上升到对我国经济发展借鉴的高度,达到历史为现实服务的目的。,2012年历史学科中考重点问题,重点一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 重点提出: 世界各国的经验证明,必须要给农民出路。 2月1日,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题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这也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一号文件突出强调部署农业科技创新

9、,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重点。“农业科技”成为龙年关键词。,重点一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知识链接 世界历史 上古农业文明:大河流域土地肥美,宜于农耕,孕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 中古时代的欧洲:8世纪初,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推行采邑制。 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劳动力;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斯大林模式错误在于:不相信农民;不承认农民有不同于工人的特殊利益;侵犯农民利益。控制了农民人身,剥夺了农民选择的权利。 美国: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

10、满足了农民对于西部土地的要求;罗斯福新政对农业的调整。 日本:大化改新,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明治维新时规定允许土地买卖。,重点一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中国历史 近代 孙中山采取“平均地权”的办法解决土地问题。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积极开展农民运动,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1927年起,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使贫苦农民得益,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抗日时期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军队在敌后建立根据地,实施有利于农民的土地政策,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重点一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新中

11、国成立后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变革: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3年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优良品种,为后来粮食大面积增产发挥重要作用。,重点一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启示: 农业是基础,涉及国计民生;制定任何农村政策一定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实事求是,符合国情;只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农业的发展,既要靠好政策,又要靠科学技术。 一线代表委员议国是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申纪兰建议: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科技支农力度,着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有抓好农业这

12、个基础,才能使经济发展赢得主动。,重点一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考题链接: (2011重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认为,对落后的国家来讲,农民是社会各种力量中“决定性的因素”,处理好与农民的关系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至关重要。在解决战时共产主义的危机时,列宁指出:“现在最迫切的就是采取那种能够立刻提高农民经济生产力的办法。” 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曾长秋、王千慧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农村改革,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在农村普遍推行以大包干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又重新取得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即使用权农

13、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王郁昭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现代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列宁对农民问题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解决战时共产主义的危机,苏俄在1921年采取了什么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在我国率先实行农村改革的地区。根据材料二,回答为什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使农民积极性空前高涨。 (3)以上材料使你有何感悟?,2012年历史学科中考重点问题,重点二 文化乃国脉所在,繁荣乃国强标志 重点提出: 上世纪70年代初,面积只有501平方公里的欧洲国家圣马力诺的一位政要来华访问,送给我国的国礼是一部多卷本的百科全书,而当时泱泱大国的我们回赠的却是一本小小的新华字典。彼时彼刻,

14、我们能称自己是“文化大国”吗?(摘自人民日报2012年3月3日第8版)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重点二

15、文化乃国脉所在,繁荣乃国强标志,视角一 人类文明的开端、传播与发展 知识链接: 人类文明首先在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生产的亚非大河流域产生,即古代东方文明: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 随后,地中海区域又出现了带有鲜明海洋性质的古代西方文明,即希腊、罗马文明。从人类文明出现到15世纪,古代东西方文明通过和平交流和暴力冲突等方式不断传播、融合和发展,为近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重点二 文化乃国脉所在,繁荣乃国强标志,考题链接: (2011台湾)“相传在古埃及的世界里,以尼罗河为界线划分为东、西二个部分,城市多位于尼罗河东岸,而亡者都埋葬在尼罗河西岸,一如日出与日落的方位,象征生命的开始与结

16、束。”下列哪一张示意图最符合上文对古埃及人土地利用的描述?( ),A,B,C,D,D,重点二 文化乃国脉所在,繁荣乃国强标志,视角二 人类文明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科学精神的凝结历程 现代科学技术是千百年来无数前人探索自然奥秘、进行科学发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实践告诉我们,科学是我们认知世界惟一可靠的途径,所以,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不断地培养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精神。,重点二 文化乃国脉所在,繁荣乃国强标志,知识链接: 世界史 1科学理论的创新对人类思想解放和新技术诞生有重大作用 (1)牛顿: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其成就:天文学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数学上创建了微积分,力学上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2)达尔文:1859年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出版,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 (3)爱因斯坦: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20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