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地理中国地理复习课件(7)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794818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61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高考地理中国地理复习课件(7)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0年高考地理中国地理复习课件(7)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0年高考地理中国地理复习课件(7)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10年高考地理中国地理复习课件(7)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10年高考地理中国地理复习课件(7)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高考地理中国地理复习课件(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高考地理中国地理复习课件(7)(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高考中国地理 复习系列课件,福建省长泰一中 姚秀元 ,22青藏高原区 的人文区域特征,、面积: 面积24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25。 、人口: 总人口800多万,不足全国人口的1。其中西藏是全国人口平均密度最小的省区,每平方千米不足人。 、民族: 是我国藏族主要聚居区。少数层族还有珞巴族、门巴族等。,一、面积、人口与民族,三、人文区域特征,1、高寒(高原)农牧业 (1)耐寒的三大牲畜 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畜牧业一直是本区的重要生产部门。由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烈。冬季气温一般比同纬度的东部平原低 1820,夏季气温一般在818。主要牲畜

2、有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高原环境的牦牛、藏绵羊、藏山羊。,青藏高原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高寒 青藏地区分布最广的三大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这些畜种有哪些特点与高寒环境相适应?,(2)喜温凉的三大作物与河谷农业 本区虽然海拔高、气温较低,但是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适宜喜温凉的青棵(位于西藏聂拉木县海拔4700米处的阳坡还种植了青稞,这是因为那里日照强而成为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处的农业生)、小麦、豌豆等作物的生长,并且单位面积产量较高。(因为日照时间长,蛋白质含量高,单位面积产量高)。雅鲁藏布江谷地、惶水谷地是高原上的重要农业区。(因河谷地区海拔相对较低具有风小,气温

3、较高,地形平坦的点)。,2、能源资源宝库 (1)太阳能丰富: 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拉萨是“日光城”。原因: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加之空气污染少、洁净,尘埃和水汽含量少,透明度好,太阳光在透过大气层时能量消耗和损失少,加上纬度较低,白天多晴天,日照时间长,直接辐射强,所以太阳能丰富。拉萨因晴天多,阳光灿烂,有“日光城”之称。(而同纬度的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空气污染严重,太阳辐射能量损失多,加上阴雨天多,太阳能资源不丰富,特别是四川盆地,太阳能资源最少。例如拉萨年日照时数达3005.3小时,而上海仅1932.5小时),(

4、2)地热能丰富: 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亚欧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特别丰富。羊八井有地热电站。青藏高原既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又有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青藏高原是我国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占我国高温地热资源量的80。随着青藏铁路的建设,2004年我国启动了对青藏铁路沿线高温地热资源考察工作,为青藏铁路建成后沿线经济建设所需的能源提供资源保障。从目前考察情况来看,青藏铁路沿线,自拉萨一尼木一羊八井一那曲一错纳湖一温泉一带,蕴藏有丰富的高温地热资源。目前已查明的地热显示点有20余处,具有一定规模的地热田有12处,是西藏地热储量最集中的地带,这为将来铁路沿线客站供电及对沿线地区供电、供热提供了条件

5、,并将有效改善和缓解藏中电网用电难的现状。,地热资源是目前全球倡导的绿色可再生的安全资源,具有技术成熟、利用方便等优势,它不受昼夜和季节变化的限制,不仅可供电、供热,还可以用于旅游、温泉保健、养殖热带鱼等,西藏地热资源开发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见下图)。,(3)水能丰富: 雅鲁藏布江的水能仅次于长江,而单位面积蕴藏量全国第一。雅鲁藏布江干支流的水能资源几乎占全国的14,23的水能集中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东经95附近),可建4000万千瓦的大水电站。,青海省东部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建有龙洋峡等大型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水电站。 拉萨西南面的羊卓雍湖水电站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水电站。,

6、3、矿产资源丰富(柴达木盆地“聚宝盆”) 地处高原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有着储量巨大的多种矿藏(下图)。 (1)7种储量全国第一的矿产:现已探明的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镁、锂、碘、溴和石棉等矿的储量均占全国第一;,(2)4种储量全国前茅的矿产:天然碱、钙、芒硝及硼矿等的储量在全国也都名列前茅。 (3)油气资源丰富:柴达木盆地是高原内陆沉积盆地,生油、储油条件好,目前已发现几十处油气田,并探明了大量油气贮藏构造。,柴达木盆地矿产分布图,(4)著名矿: 察尔汗的钾盐:(附近有我国最大的钾肥厂)盆地中的察尔汗盐湖是已发现的最大钾镁盐矿床,其中汇集了大约500多亿吨以氯化物为主的近代盐类沉积矿物质。已探明的储

7、量是:氯化钾2亿吨、氯化镁19亿吨、氯化钠533亿吨。丰富的钾镁盐资源为建立大型盐化工基地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锡铁山的铅锌矿: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东北边缘,是我国著名的三大铅锌矿床之一。现已探明铅锌储量270万吨伴生有金、银、锡、锑、钠等多种贵重金属。 冷湖的石油; 鱼卡的煤。,4、森林蓄积量大,但采代困难: 西藏森林资源的蓄积量仅次于黑龙江省,但林区集中分布在东南部深山区,采伐、运输困难。,(1)历史上交通特别落后 历史上青藏高原是一个交通不便的区域。西藏解放以前没有公路,也没有一座现代桥梁。从拉萨到四川成都,翻雪山,越深谷,要走好几个月,冬季大雪封山,对外交通就完全断绝。,5、交通运输输的

8、巨大变化,(2)建国后的交通建设。 从1951年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藏汉筑路工人经过艰苦奋斗,先后建成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川藏、青藏、新藏、滇藏等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加强了青藏高原同祖国各地区城乡之间的联系,区内基本实现县县通车。此外,还修建了中尼公路,加强和外界的联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87年,从西宁到格尔木的青藏铁路北段通车,加速了柴达木盆地的开发和建设。2005年10月,由格尔木到拉萨段铁路全线铺轨完成。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正式通车,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从此画上句号(下图)。,()目前,主要交通线: 五条通往拉萨的公路干线:青藏公路(青海 西宁拉萨,承担进藏物资的85%)、川藏公

9、路(四川成都拉萨)、新藏公路(新疆喀什拉萨,海拔最高)、滇藏公路(云南昆明或大理拉萨),中尼公路(拉萨尼泊尔的加德满都)。 一条铁路:兰青线(兰州西宁)、青藏线(西宁萨)。 定期航空线:有拉萨-北京、成都、西宁、广州等。,在图上指出四条通藏公路、青藏铁路。,进藏铁路的几个方案中,选择青藏铁路的原因: 地形较平坦,投资少,工期短,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较少。 进藏铁路的选线最初有三个方案(上图):北线(青藏铁路)、中线(川藏铁路)、南线(滇藏铁路)。,()青藏铁路的建设难题与方案选择,青藏铁路修建的主要难题: 多年冻土(最大), 生态脆弱, 高寒缺氧。,(4)建设青藏铁路的意义 促进旅

10、游业的大力发展:青藏铁路构成一道跨越青藏高原的独特旅游风景线,青藏铁路开通后,宛如一条金色的纽带,把青藏高原上一个个神奇美丽的景观串连在一起,一个极具特色的青藏铁路精品旅游带展现世人面前。 青藏铁路沿线分布着青海湖、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纳木错湖、布达拉宫等9处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包括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金银滩原子城、察尔汗盐湖、玉珠峰、拉萨古城、八廓街等在内的23处国家级旅游资源以及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193处普通级旅游资源。,加快西藏社会经济发展,青藏铁路的开通加速了青藏地区资源的开发,必将书写青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促进西藏同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等,6、青

11、藏地区人民的生活,(1)民族构成:青藏高原是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藏族在人口总数的46,其他少数层族还有珞巴族、门巴族等。 (2)饮食:由于青藏高原盛产青稞,高寒牧业发达,藏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青棵面作的糌粑,焦烤或煮熟的牛羊肉也是他们比较普遍的食物。为了抵御严寒,藏族的男女老少都喜欢饮酒。酒是用青棵酿造的,味淡醇香。,(3)居住:青藏高原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太阳辐射强烈。为了防止严寒和烈日照射,牧区的藏民一般居住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帐篷中;非牧区的藏民大多居住在用石块和土坯砌成的墙体厚实的房屋中。但是,这种现象仅出现在农牧区,在文化、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人们大都居住在楼房

12、中,境况和东部城市没有什么两样。 (4)运输:牦牛是藏民的主要交通工具。被称为“高原之舟”。 (5)娱乐:蒇民男女老幼都能歌善舞,“锅庄”和“弦子”是高原世代流传的大众舞蹈。,、特殊区域与重要聚落 青藏高原上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深切的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形成明显的条带状。因为这里海拔相对较低热量较充足,而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宜聚落的发展。,(1)三江源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头地区位于青海省境内,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然

13、而,由于长期不合理的伐林、放牧和耕作,这里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减少、草地严重退化,土地沙漠化发展迅速。藏羚羊、藏野驴等青藏高原特有物种的数量也在急剧减少。三江源头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关系着三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江源头地区的人们也意识到了保护三江源头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正在积极恢复林草植被、治理退化草场,改善三江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2)柴达木盆地一“聚宝盆” 位置:柴达木盆地位于阿尔金山一祁连山和昆仑山之间的青海省西北部,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四周高山海拔40005000米,盆地底部海拔在2,6003,000

14、米,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 矿产资源丰富: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的美称。“柴达木”蒙古语的意思是“盐泽”。察尔汗钾盐:青海省钾盐储量占全国的97,而以柴达木盆地中的察尔汗盐湖藏量最富(储盐量有250亿吨),建有全国最大的钾肥厂。盐湖表面有一层厚而坚硬的盐盖,铁路通过察尔汗盐湖地段的32公里路面就铺在盐盖上。当地盖房用盐块砌墙,还有用盐块铺设的飞机场。茫崖的石棉是我国重要产地。鱼卡的煤田,冷湖的油田。锡铁山的铅锌矿带,是世界少有的富矿,有“铅都”之称。,矿产成因:柴达木盆地是个古老的陆块,几千万年前这里就是一个大湖盆了。原先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得多,生物繁盛,生物遗体不断堆积,后来气候变干

15、,湖水蒸发,形成丰富的食盐、钾盐、石膏等矿。 重要城镇:盆地南部的格尔木(交通枢纽)有青藏、青新等公路和在建中的青藏铁路在此交汇,有航空线联系拉萨、西宁、西安,通往西藏的物资80经此转运,成为戈壁滩上的一座新城。,(3)“西藏江南”喜马拉雅山南坡的热带、亚热带风光 我国西藏境内的喜马拉雅山南坡,纬度较低,位处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一些地势较低的谷地上,气候暖湿。察隅地区,海拔在3000米以下,在缓坡、山岗和谷地间,分布着香蕉园、茶园、橘树林和水稻田,一派亚热带的景色,被称为“西藏江南”。,(4)雅鲁藏布江谷地 拉萨。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畔,是西藏首府和世界著名的高原城市。

16、光照充足,有“日光城”之称。拉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古城,有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名胜古迹。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商业、交通、旅游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有青藏公路通往青海省的西宁,川藏公路通往四川省的成都。新藏公路通往新疆喀什、滇藏公路通往云南昆明,中尼公路通往尼泊尔平首都加德满都。青藏铁路的全线开通使拉萨能够直通全国铁路网。拉萨已开辟通往成都、西安、北京、西宁、广州等航空线。极大地改善西藏对外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西藏的资源开发和经济的加快发展。,羊八井地热电站: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与冈底斯山脉之间、地处亚欧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特别丰富。 “布达拉宫”:梵语;意思是佛教圣地。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气势雄伟,金碧辉煌,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近年来几经修缮,焕然一新。1995年竣工的布达拉宫广场,改善了拉萨的城市面貌。 羊卓雍湖水电站:位于拉萨西南面的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水电站。 林芝:毛纺工业,位于拉萨东面的是。,(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