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和谐社会作业练习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790752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6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章和谐社会作业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章和谐社会作业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章和谐社会作业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章和谐社会作业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章和谐社会作业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章和谐社会作业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章和谐社会作业练习(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业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 A.以人为本 B.以民为本 C.社会公平 D.公平和正义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是() A.和谐 B.公平 C.正义 D.以人为本,3、正式向外界全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理论是在() A.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项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的 B.2005年2月7日,温家宝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提出的 C.2004年11月21日至25日,曾庆红在江苏就贯彻落实党的十 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研讨会上提出 D.2005年2月6日,贾庆林在

2、北京牛街考察时提出,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社会要和谐,首先要() A.发展 B.管理 C.创新 D.保障 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而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 A.党的领导 B.社会主义公有制 C.制度 D.按劳分配,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的内涵是() A.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B.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C.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D.全体人民平等友爱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 A.基层 B.城乡之间 C.中部地区 D.经济发达地区 8、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标志是() A.安定有序 B.社会稳定 C.发展有序 D.秩序良好,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中突出强调的是() A.经济基础 B.政治基础 C.阶级基础 D.社会基础 10、中共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实现了“三位一体” 到“四位一体”的飞跃,其中,“四位一体”是指()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和谐社会建设 E.国防建设 F.党的建设,1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A.根本任务 B.根本原则 C.本质

4、属性 D.基本要求 12、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社会主义民主的充分发挥 B.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实施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发展的协调性 D.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3、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B.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14、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与良好的道德规范无法实现社会和谐。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能通过引导和帮助人们自我约束、提升境界、宽容谅解来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这句话表明() A.构建社会主

5、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共同的思想道德 B.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C.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 D.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道德建设,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科学发展 D.坚持民主法治 1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中确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A.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B.发展社会事业 C.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D.建设和谐文化,17、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 A.人与人关系的协调 B.人类战胜自然 C.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D.环境的优化

6、 18、社会保障具有分配功能,它的分配功能主要体现在( ) A.按劳分配中 B.按资金分配中 C.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 D.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中,19、要加快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是() A.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B.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 C.慈善事业、商业保险 D.社会福利、优抚安置 20、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指导思想是() A.建立和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B.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C.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D.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二、多项选择题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

7、意义主要有() A.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是我们党在执政理念上的新发展。 B.是在我国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这一非常关键的新时期以后,适应新形势、应对新调整的迫切需要。 C.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D.是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包括()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C.安定有序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建设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指() A.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B.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C.公平正义得到维护和实现 D.贫富差距得到大

8、幅度缩小,4、民主法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民主法制是指() A.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B.法治得到切实落实 C.积极因素得到强调 D.创造性得到全面增强 5、建设和谐社会,充满活力是指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 A.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B.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C.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D.创造成果得到肯定,6、建设和谐社会,诚信友爱是指() A.全社会相互帮助、诚实守信 B.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C.全国兴旺发达、繁荣昌盛 D.全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7、社会和谐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B.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C.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D.人类社会

9、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8、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体现在() A.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B.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 C.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D.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9、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人才强国战略 D.发展的协调性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下

10、原则() A.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民主法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C.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D.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三、材料分析题 1、材料: 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物质利益日益突出,分配及贫富差距是主要问题;由于不同的所有制关系和不同的分配方式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相互之间具有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利益要求;群体事件日益增多,矛盾对抗性日益增强,解决矛盾的难度增加;民族宗教矛盾日益复杂;干群关系不和谐,城市拆迁、农村征地、国企破产、职工下岗、司法不公等严重损害一部分弱势群体的基本利益,反腐败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问题。 请回答: 如何正确处理和

11、化解当前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的矛盾,2、 材料1 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 材料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材料3 要按照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用矛盾学说分析我国历史上有关社会和谐思想的合理性与 片面性。,四、论述题 当前如何做好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