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3篇大学生素质拓展记录武科大大学生素质拓展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70787354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3篇大学生素质拓展记录武科大大学生素质拓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3篇大学生素质拓展记录武科大大学生素质拓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3篇大学生素质拓展记录武科大大学生素质拓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3篇大学生素质拓展记录武科大大学生素质拓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3篇大学生素质拓展记录武科大大学生素质拓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3篇大学生素质拓展记录武科大大学生素质拓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3篇大学生素质拓展记录武科大大学生素质拓展(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3篇大学生素质拓展记录武科大大学生素质拓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记录武科大大学生素质拓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3 篇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一:湖南工业大学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根据上级团组织在各高校 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战略部署,并结合我校 近几年素质教育的成功经验,学校决定从 XX 级新生开始全 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一、目的意义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认证工作旨在全面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 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服务学校素质 教育的全面实施,

2、适应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的 实际需要,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 学素质,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 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认证工作,有利于形成我 校学生自觉参与素质教育的积极导向、自主创业就业意识和 能力的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动员社会资源服务大学生素质教 育。二、组织机构学校成立湖南工业大学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领导小组, 由主管学生、教学工作领导担任组长,由学工处、团委、教 务处等部门构成成员单位。认证办公室设在校团委,同时

3、校 团委将设立湖南工业大学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负责对 全校学生素质拓展工作进行规划并制定实施办法。各学院要 建立相应领导机构,具体指导本学院开展学生素质拓展工作。 各学院团总支相应成立本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机构,并 在各班级设立素质拓展认证小组,建立起以学期为单位,实 行个人申报、班级组织民主评议、学院认证、学校审核归档 的三级认证体系。三、基本内容“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 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育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 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 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职业能力

4、与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 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知识素质结构,全面成长成才。四、实施原则1、 育人为本的原则。 把育人作为素质拓展方案的根本, 通过方案的实施,发挥各类素质拓展活动的育人功能,不断 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2、 发展性原则。 素质拓展方案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力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素质拓展活动,使学生的各种潜 能、素质、个性获得最充分的发展。3、指导性原则。通过实施素质拓展方案,指导学生有 目的地选择参加各种素质拓展活动,提高自身素质。4、自主性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使学生 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等,平等和自由地参加学校各项 素质拓展活动。五、实施要求1、组建领导机构

5、,统一安排部署。学校大学生素质拓 展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和全面协调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 工作;设立由团委、学生工作部(处) 、教务处等部门组成 的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负责研究制定、组织落实大学生素 质拓展工作相关。各学院也要建立相应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工 作组织实施机构。2、广泛宣传动员,全面提高认识。学校各级素质拓展 中心、各级团学组织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络、宣传 栏等各种渠道、多种手段,大力宣传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 计划”的目的和意义,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校各个方面都 能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全体在校学生都能够全面了解 “计划”的内容和实施程序,增强参与素质拓展计划各项活 动的自觉性和

6、主动性。(4318 字)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由共青团中央 . 教育部 . 全国学 联为深入推进高校素质教育而联合实施的一项系统工程。该 工程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能力 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普遍提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为目的, 按照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思想和理念,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进行科学的规划.个性化培养和综合性开发。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基本内容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眼点, 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 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 .社会实践与 志愿服务.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 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

7、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 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才成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既是全面推进我国现 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紧迫任 务。长期以来,高校共青团组织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优势, 按照团中央的要求积极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 ,广泛开展丰富 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施 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学的发展历经三个阶段:中世纪的大学“主要是培养 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只是在有限的意义上可以说它是为学 习本身的概念而存在。 ” 19 世纪的大学以德国柏林大学为 代表,强

8、调 “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将发展 科学作为大学的基本职能。进入 20 世纪,美国通过莫里 尔法案和“赠地学院运动” ,在实用主义精神指引下确立 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 概而言之,现代大学的职能有三:培养专门人才.发现科学和服务社会。不容置疑的是, 在大学的职能体系中,培养专门人才是根本的使命,是大学 实现其他职能的基础。如果大学忽视培养专门人才的职能, 或培养的人才不符合规格要求, 那便是大学的 “失职” 。 然 而,在我国的大学改革实践道路上,有片面关注现代大学已 经形成的综合职能体系结果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 学人才培养的最基本职能。有学者指出,目前高等教育实用 性倾

9、向明显, “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培养人才的片面性和产生 高等教育短视行为” 。 更有学者提出 “教育异化” 的概念, 深刻分析了“高等教育的危机” ,即当“物质利益.个人福利. 市场效应这些市场化指标完全取代了教育本身所固有的价 值评价准则时,功名利禄.学衔专权便成为一些人的唯一追 求目标,教育就会被异化为一种满足个人欲望的狭隘的工具, 教育的社会职能事实上也就被扭曲了” 。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完善要求与大学教育改革之间 的良性互动,即在人才培养的内涵与方法上与时俱进。如果 以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为旗号, 将大学推向市场化的境地, 无疑是本末倒置。因为失去了人才培养的根基,任何发展科 研.服

10、务社会的口号都会显得苍白无力。但是,用就业率来 评价一所大学的官方短视行为,以及狭隘片面的大学水平评 估体系,进一步加深了我国大学面临的危机。实践理性告诉我们,在重新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院校合 并之后,在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的大学扩招的形势下,在 各大学为进“一流大学”而争相进行“研究型大学”或“教 学研究型大学”的定位热潮中,大学的基本职能应进行准确 的复归。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便因应了这种要求。从内涵上 来讲,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给“素质教育”以确定的内容, 即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 . 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 文化素质和 身心素质。从形式上来讲,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符合教育教 学规律,突出了“学会学

11、习”的特点:它涵盖大学生的整个 大学生涯,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广泛吸引各种社会 资源,形成人才培养的社会系统工程。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将素质教 育的要求以明确的内容固定下来。使教学活动的主体教 师与学生有明确的方向,使教育教学评价有准确的依据。“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基本内容是以开发开发大学 生人力资源维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 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 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 术与身心发展 . 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 . 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思想政治与道

12、德素养反映学生参加党 .团组织的重要活 动及思想认识.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表现。要求大学生应有崇 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具有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的思想觉悟;具有投身改革 .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具 有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有高度的 社会责任感;具有自强不息.求实创造的优良品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记录学生组织或参加社会实践 .志 愿服务等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要求学生 在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能把理论知识与社会 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 洞察社会能力;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 感。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体现学生

13、课外从事的创新创业活 动以及在参加各级各类学术 . 科技 . 创业等比赛中取得的成 绩。要求大学生具有宽厚扎实的专门知识和多门学科的专业 知识;能深入思考和探索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 熟练掌握一到两门外语和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对 知识结构以及人与自然关系有总体性的把握,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底蕴;具有对新技术.新观念的跟踪和鉴别能 力;具有创新的意识和思维习惯。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反映学生参与的文体活动和取得 的成绩,以及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其他经历。要求大学生 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具有开拓进取的健全人格;具有 适应环境.善于调节的健康心理;具有胜任学习和工作的健 壮体魄。

14、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记录学生组织或参与的社团活动, 所担任的学生干部职务及在组织 .管理能力方面的锻炼,也 包括在校外所兼任的社会工作。要求大学生通过社团活动,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特长,提高人际交往的能 力,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同学和睦相处; 在社会工作中, 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应变能力,体验成功.增强自 信;学会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本领。技能培训及其它记录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及取得的 成绩。要求大学生提高双语能力 .计算机能力以及与所学专 业相关的其它技能培训证书或从业资格证书。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上有“通才”与“专才”的争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

15、社会分工的 “专 业要求”和社会合作的“社会化要求”之间的关联。大学生 素质拓展计划就深刻体现了不同需求之间的关联,即从上述 六大内容入手,铸造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共同平台,突破狭隘 专业划分所带来的知识局限,从而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培养 通识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XX 年以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已经在上海. 重庆.山东.湖南等地高校成功进行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的试点工作。从各试点单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素质拓展计 划“全面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 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对于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和科学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 证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紧扣高校 育人中心工作, 适合青年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 基本内容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 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 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 学术与创新创业 . 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 . 社团活动与社会工 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