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素材到写作内容》优秀教学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783700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79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优秀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优秀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优秀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优秀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优秀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优秀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素材到写作内容》优秀教学(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教学目标 理解素材的含义。 理解中心印象的含义及其与使用素材的关系。 弄清素材和题材的区别。 认识同一素材因不同的人或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处理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会发现素材的“意义”,将素材转化为作文题材;重视素材的积累。 把握“中心印象”,并通过中心印象去发现、挖掘素材中蕴含的内在意义,在此基础上确定文章的主旨,在讨论中可不断地调整文章的主旨,使素材的意义不断升华,最终表现出深刻的文章旨意。要对现象进行由表及里的认识、分析和把握,发现意义,找到联系,形成观点。这个过程,就是认识材料的过程,就是写作的准备阶段。,导入提问:一条小溪、一碗面条、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的外部

2、形象、一句普通的话语,是我们生活中普通得几乎不会引起注意的事物,它们可以引发富有启迪、令人感慨的文章吗?可以画成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作品吗?如果可以,我们还需要做什么呢?,一、,二、概念的理解(一)素材 、根据例文思考、讨论什么是素材 例文: () “小溪”与烂“泥塘” 学习琐忆有感 三十年代,鲁迅先生曾经勉励那些见了夸夸其谈的学者就被吓倒、自惭形秽的青年说:“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 细细品味鲁迅先生的这段话,、令人感到他以幽默亲切的口吻,给我们讲明了一个道理:做人学事,要有自知之明,但不要自惭形秽。 你看那小溪,

3、它发源于山间,从地下汩汩冒出。水是很浅的,但是清澈见底,它不自卑于源泉的狭小、力量的薄弱。它不断地涌出,慢慢地汇聚力量,向预定的方向流去,遇见土石挡路,它会暂时停下来,暗暗地聚积力量,当力量足够时,便漫过土石,浅浅流去,途中又汇入数支溪流,天长日久,它辟开高山,冲决峡谷,把坚硬的、四棱八角的山石涮成了鹅卵石。这时的小溪已变成汹涌澎湃、气势磅礴的大江河了。 再看那烂泥塘吧,乍看去,浑浊得难以见底,似乎深不可测,于是乎人们对它远远避开,因为它张着吞天的大嘴巴,不时放出臭气。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烂泥塘的水分不断蒸发,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它只是浅浅的臭泥潭而已。 小溪成为大河,是因为它知道自己力量薄弱

4、;它终于成了江河,是因为它不断地充实自己,战胜困难,百折不挠。小溪可贵在有自知之明而又奋斗不息。烂泥塘满足于一潭浊水,在自欺与欺人中混日月,满足中暴露出浅薄的真面目。 所以我们要象鲁迅先生说的那样:“也许还是浅点好!” 来,朋友们,做一条坦诚的、奋斗不息的小溪吧!,例文()教材罗立中关于父亲作品形成过程的文章。,、理解素材的含义。 素材是作者在平时和创作准备阶段中收集积累的未经加工提炼的原始材料。是与写作所要表达的内容有关的实际生活现象。素材可表现为直接的事象材料(如生活中的现象)和间接的符号材料(如图文资料),广义的素材可以泛指客观世界的一切世象。所以它并非就是文章的题材。 素材的特点:未经

5、作者认真的分辨、挑选、整理及至必要的加工。它只是作者通过对所写的对象的观察、体验得出的印象、摄取采撷的原始材料。 原始材料不能直接写入文章,必须经过作者的筛选和提炼。从原始素材到写作内容的过程,就是作者对素材进行筛选、提炼并运用到文章中的过程。 要写好文章,首先要积累素材;将凡与所写内容有关的材料尽多地搜集,然后进行认真的筛选及至必要的加工,从而将那些最重要、最典型、最富有表现力或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包括经加工整理过的材料),恰如其分地予以运用,从而成就出文质兼美的佳作。 我们要写出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就应该留心身边的事物,注意细心观察,精心思考,从而找出闪光的东西作为你构思文章的题材。题材往往

6、出自大量的写作素材,所以在留心身边事物的同时,还应善于通过不同的途径,例如书籍文献等,搜集大量素材,一者丰富自己的知识,二者为写作储备材料。,. 平时需要留心积累各种素材。常用的积累素材的办法有用摘抄本,写日记,用小卡片,报刊杂志剪贴等,总之,将观察到的,阅读到的,体会到的分类记载下来。 . 中心印象和使用素材的关系。 中心印象就是在所有的印象中给我们感觉最强烈的那部分。每当我们遇到某件事或观察到某个事物时,我们可能得到很多印象或感觉,可是我们写作的时候,实际上只能写出其中极少的一部分。所以,要提高认识水平可以从捕捉中心印象入手,同时中心印象决定了对素材的使用。 明确父亲的中心印象。,(二)、

7、题材 题材是作者为某一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摄取并且写入文章的一系列的事实或论据,是作者用来提炼和表达主旨的事物和观念,包括一切被描摹的、被评述的材料。 素材和题材的区别:素材不等于题材。素材多是社会生活的原始材料,具有无比的丰富性生动性,但是,在丰富性中含有庞杂性,在生动性中却缺乏系统性,它只能是写作的基础,作者所表现的只是其中被筛选和提炼的一部分,因此素材大于或多于题材。素材经过选择、提炼、加工成为写作的内容才是题材。 1. 材料的种类和作用 (1)题材的种类 从材料的特点来划分,有事实性材料和观念性材料。 从材料存在的形态或表述的方式来划分,有个别性材料和综合性材料。 从材料的性质及其在

8、具体文章中的作用来划分,有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 按获取的途径分,有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2)题材的作用 写作前,广博的原始材料的积累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主旨不是凭空确立的,只能是在作者对各式各样的材料进行分析提炼、综合加工而得以确定的。 写作中,有效地选择、组织材料是正确表达思想的支柱。 材料也影响写作成品的形式。 2. 材料的采集 摄取材料的主要途经或方法是观察、体验、阅读和调查。 3. 材料的选择 A. 选材的原则 (1)应选择突出主旨的材料 (2)应选择典型的材料 典型材料,就是那些能够深刻反映事物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巨大说服力的事实现象或理论依据。 (3)应选择新颖的材料

9、(4)应选择真实的材料 (5)要考虑文体特点 B. 选材的方法: (1)精于鉴别:鉴别是选材的基础与前提。 (2)善于联系。,三、素材转换的途径 . 研究父亲从素材到杰作的过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其一、作者在受到素材“触动”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 其二、作者要善于通过“中心印象”去发现并挖掘素材的“内在” 意义。 其三、作者心中的“立意”要在不断地调整中,使素材得到不断的深化,让素材表现的“意义”不断的地升华,最终表现出深刻的文章旨意。 2、面对丰富多彩的素材应该注意的问题 我们要善于通过素材的“中心印象”,去发现素材的内在意义,而这个“意义”与文章的主题是一致的。只有这样,才能完成

10、由“素材”到文中“题材”的转换,才能真正将这些零散破碎的材料引入文章并使之成为文章的有机部分。 3、例文分析:讨论教材例文一、例文二、例文三,注意弄清素材、中心印象、题材、主题及意义。 并认识相同的题材由于作者认识的不同会导致作者对材料的处理不同,从而体会素材挖掘的意义。,技 法 点 拨 一、素材的积累 1从课本中积累 学习主要来源于教材,各科课本和补充材料都可成为写作素材。,例 缤纷成就和谐 三人进商店寻解渴之物,喜甜者偏爱果汁,喜淡者选择矿泉水,喜欢又苦又甜者买下咖啡,三种味道不同,但却因不同而和谐和而不同方为和谐,若这世上只有一种饮料,则不免单调而索然无味。 缤纷成就和谐,试看暮春三月,

11、鹅柳淡烟的嫩黄,映阶碧草的翠绿,出墙红杏的艳红,卷云时舒的碧空,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但这又有何妨?,“万紫千红总是春”,本来万物都欣然生长的春日就不是由一种色彩来主宰的。不同的是表象,和谐的是本质,缤纷成就的是多彩的丰富,是真正意义的和谐。 轻叩红楼之门,寻那桩百年来曼远悠长的梦,你说红楼梦里众相纷纭,钟灵秀丽的女儿如此之多,谁是读者的最爱?从来是众口难调,然而亦从来是雅俗共赏,轻抚着略微卷起的书页,我们仿佛听到,那“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的张扬,那“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忧伤,那“这个妹妹,好像哪里见过”的惊喜,那“爱哥哥,爱哥哥”的呼唤,汇成了一曲和谐的乐章,不绝于耳,味之不尽,和谐不是一把

12、尺子,硬生生地丈量万物,用同一个标准命令世间万物达成量的一致;和谐是一位总揽全局的决策者,抑或说是指挥家,让万事万物各就其位,让它们演绎真实的自己,成就真正的和谐。 千年之前,春秋战国的战乱年代里却上演了空前而惊世的文化盛宴,诸子百家的争鸣之声穿透史册、书卷,穿越时空仍然在耳畔掷地有声;千年之后,蔡元培先生的“不以自己思想来束缚他人,亦不以他人之思想来束缚自己”这一名言震醒了求索中的多少中国人,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又延续至今,令人感佩。,所以,请尊重不同的看法,不同的选择;请用心去领会并呵护真正的和谐;各个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请给予保护;各个地区的不同生活习性,请给予宽容;尊重商店里

13、买不同饮料的人,尊重音像店里买古典音乐或是流行摇滚音乐的顾客正是每个人的不同特性构成这变幻的多彩的大千世界,没有不同就没有真正的和谐。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缤纷的色彩。 为何? 缤纷成就和谐!,作者信手拈来课本中学过的古诗、名篇、作家、历史等有关知识,有理、有据地论证“缤纷成就和谐”这一主题,显示了深厚的文学素养以及扎实的基本功。,2从生活中积累 要认真观察周围的一切。既可从大自然中寻找生活的真谛,也可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诸如一些“熟悉的陌生人”,即看起来挺熟的,但他们身上依然有你没发现的、给你震撼的一些东西的人。,例 感受乡村 初以为,乡村便是童话的乐园,它褪去了城市的浮华,洗尽了尘世的

14、繁杂。它也许是梵高画布上的阿尔,有明镜般纯粹的蓝天,有油彩般绚烂的花海,那金黄的向日葵在阳光的哺育下长出希望的种子;它也许是陶潜诗中的田园,在雾气迷蒙中演绎着仙侣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轻洒,便是悠然游然。,那只是诗中画中的乡村,当我们真实的走进乡村,用心去感知乡村,便会发现,我们的乡村在经历着苦痛。那里也有阳光,那阳光不是温暖而是毒辣地炙烤着这片土地。远望去,土地上那个佝偻的背影,在朝夕间,在春秋中,在这片土地上耗尽心力。他在这片土地上成长,他的汗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他在这片土地上学会坚强,他的脚步坚实了这片土地;他生于黄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风暴来了,他的心如那田间摇曳的庄稼般颤动,他的泪水在他

15、满是沟壑的脸颊上纵横,如那淹没田间的水,层层漫过他的心田,浸没他的呼息。干旱来了,庄稼如他枯瘦的身体一般摇坠,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丰收,他混沌的眼干涸空洞。,他们也有快乐的时候,只是这种幸福仿佛如此卑微。他们最大的幸福就是丰收,饱满的谷粒仿佛是一粒粒珠宝,他们的眼角笑成了月牙。他们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风调雨顺,他们只想也只要这样平凡的生活。 这样的乡村会不会让我们感到失望,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图景?而其实,乡村正因这份残酷的美丽而更见真实。感受乡村,别总是做一个悠闲的观光者,在体味它的宁静与纯净的同时,给它的苦痛多一点目光,给它的辛苦多一点理解与悲悯。,感受乡村,感受农耕文明最跳动的脉搏,感受中国最浑

16、厚的呐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润的血汗;感受中国农民最纯朴的执著与坚忍,感受中国农民所经历的苦痛与无奈。 当我们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他们,我们是否想过是他们用血汗带给了我们生的希望。 看中国的农民用最卑微的姿势在中国的历史上站成了永恒,也且让我们用心去感受乡村!,本篇文章虽系考场之作,但作者却写出了自己对农村真实而深刻的感受,感受农村的美丽和残酷,感受农民的痛苦与欢乐、纯朴与坚忍,作者从卑微中感受到了伟大与永恒。,3从课外活动及课外阅读以及时事报道中积累 尽可能多地参加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从中积累素材,还要加强课外阅读,从名著中获取感悟,并关注国际国内的时政大事,关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例 “眼睛贴画”热卖的双重隐忧,在眼皮上画上眼睛,上课打瞌睡,老师也看不出来。这样的场景,以前在“港片”中的恶作剧剧情中看过。然而现在,这种“眼睛贴画”已经在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