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管理总论》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770900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讯管理总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资讯管理总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资讯管理总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资讯管理总论》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资讯管理总论》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讯管理总论》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讯管理总论》ppt课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2,學習目標,在讀完這一章後,您便能夠 認識MIS、IM、管理資訊系統、資訊管理這四個名詞之定義。 瞭解管理資訊系統(MIS)與資訊管理(IM)之內涵與差異。 認識資訊系統(IS)之分類方式與分類架構。 瞭解以電子商務功能,可分為B2C、B2E、B2B。 認識企業e化之藍圖與e化所包含各種功能系統。 認識企業e化與電腦化之比較。 認識TPS、MIS、DSS、EIS、SIS之功能與比較。 瞭解不同行業所需之資訊系統功能與比較。 瞭解資訊管理的內涵,包括資訊管理的意義、資訊應用之定位、資訊策略之角色及資訊管理之角色等。 認識資訊主管關心的資管課題。,

2、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3,總 論,第一節 管理資訊系統(MIS)對資訊管理(IM) 管理資訊系統之定義、資訊管理之定義、管理資訊系統之課程內涵 第二節 資訊系統的分類與架構 以組織支援層次來分類、以解決問題的結構化程度來分類 以電子商務功能來分類、以企業e化功能來分類 以行業別及功能面來分類 第三節 組織層次的資訊系統分類與功能,TPS(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 ,或稱EDP,交易處理系統) 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管理資訊系統) 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 ,決策支援系統) EIS(E

3、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 ,主管資訊系統) SIS(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 ,策略資訊系統) 第四節 資訊管理的意義 資訊管理意義、資訊應用定位、資訊策略角色及資訊管理角色 第五節 資訊主管關心的資管課題,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4,第一節 管理資訊系統(MIS)對資訊管理(IM),管理資訊系統之定義 廣義定義,MIS是管理領域的另一個分支 MIS地位相當於生產管理(生產作業管理)、行銷管理、財務管理、人事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研發管理、國際企業管理,皆為企業管理下的一個領域(field)。 全世界第一個成立資管系的Minnesot

4、a明尼蘇達大學,當初即稱為MIS Department 國內輔仁大學於1981成立第一個MIS系,為了讓國人易於了解,故將中文系名取為資訊管理系,英文系名仍為Department of MIS。 因大陸喜歡採直譯的方式,故將MIS翻譯成管理訊息系統系 因資管系在國內設立也將近二十年,連英文名稱也漸漸本土化 國內目前已將資訊管理翻成Information Management(IM) 故許多學校的資管系英文系名已改稱為Department of IM,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5,管理資訊系統之定義,普通定義,MIS泛指所有資訊系統 Gordon B. Davis 對 MIS之定義: MIS是一人機

5、整合系統,它提供資訊以支援組織的例行作業、管理與決策活動。此系統用到電腦硬體、電腦軟體、人工作業程序、模式以及資料庫。 此種 MIS 定義包括 TPS (例行作業) 、 MIS (管理)、 DSS (決策) 此時 MIS 相當於對資訊系統(Information System,IS)的定義 狹義定義,MIS只是一種提供管理資訊的IS 提供管理資訊用途的IS,即為MIS,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6,資訊管理之定義,英文的MIS或中文的資訊管理,皆同樣是指管理領域的一支。 但若將資訊管理稱為IM,則是強調資訊的管理面,此時與MIS所指的各類型IS或提供管理資訊系統的IS,顯然有很明顯的區別 當初國內

6、成立資訊管理系,且通常將資管系置於商學院之下,乃希望該系以管理而非技術為主 資訊管理的本質是管理,而管理資訊系統的本質是系統。 資訊管理與IM此兩種用詞為台灣獨有,美國與大陸還是稱MIS為主流。在台灣兩者皆可以使用,只要說者與聽者能彼此了解對方此時所指為何即可。,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7,管理資訊系統之課程內涵,MIS 英文分解如下: MManagement, 指管理面IM(Information Management) IInformation, 指技術面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SSystem, 指系統面I S(Information System) MIS定義

7、與資訊管理定義比較表,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8,第二節 資訊系統的分類與架構,不同支援層次的資訊系統,資訊系統以組織支援層次來分類,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9,資訊系統的應用層次,EDP為傳統的稱法,因EDP也是一種類型的IS,但EDP此用字因沒有System,故近年來改稱為TPS(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交易處理系統或稱異動處理系統) MIS則為提供各種管理資訊給中階主管使用 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決策支援系統)則提供給組織內的知識工作者有關的資訊,以支援其進行決策,而非取代決策。 EIS(Executive Informa

8、tion System,主管資訊系統或稱經營決策資訊系統),乃是提供給高階主管各種有用的經營資訊,以利其進行策略規劃。 資料庫(Data Base):TPS與MIS皆用到 模式庫(Model Base):DSS 知識庫(Knowledge Base):KMS 企業智慧(Business Intelligence):BI,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10,支援層次與對應資訊系統分類,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11,以解決問題的結構化程度來分類,決策會隨著其所要提供做決策的結構而變動。一項高度結構化(structural)之決策可以事先規劃或預定好,非結構化(un-structural)之決策則不然。 結構

9、化的決策可稱之為可程式化(programmable)的決策,非結構化的決策則稱之為不可程式化的決策結構化,可程式化決策通常是固定且經常重複的,非結構化的決策則不常發生且非固定的。 有些問題包含結構化與非結構部分,則稱為半結構化(semi-structural)問題。 結構化決策所需的資訊系統需求,每個處理程序也多固定,決策法則亦很清楚、明確。,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12,IS協助非結構化問題之解決,非結構化決策並沒有事先建立決策程序,可能原因 1. 此種決策較不會發生 2. 此決策程序在無法完全加以了解 3. 常常在變更,因此無法建立預定的決策程序 在這些情況下,資料需求因無法事先完全知道,因

10、此必須要能夠具有臨時拮取的能力。具有一般化(generalize)查詢和分析能力的交談式(interactive)DSS,即是適合於非結構化決策的IS。 結構化的決策可以授權給組織中的低階層來作選擇,但非結構化的決策則不能。,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13,以電子商務功能來分類,企業與消費者間的電子商務 (Business to Customer、B2C、Internet) 消費者利用網路直接參與經濟活動的形式 企業與企業間的電子商務 (Business to Business、B2B、Extranet) 企業可以使用網路尋找最佳合作夥伴 企業與員工間的電子商務 (Business to Empl

11、oyee、B2E、Intranet) 讓員工能夠提昇工作效率及與企業間的溝通,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14,以電子商務功能來分類,Internet/Intranet/Extranet之比較表,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15,Internet/Intranet/Extranet之比較表,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16,Internet/Intranet/Extranet之功能表,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17,以企業e化功能來分類,e化企業(e-Business)是以電子化(以網際網路為主)的型態,將企業內部的功能流程及企業外部相關的個體(包括供應商、顧客、經銷商、合作夥伴)之間的互動合作,整合起來的一種經營

12、模式。,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18,企業e化的功能與架構圖,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19,e化核心功能,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規劃) 一個大型模組化、整合性的流程導向系統,整合企業內部財務 會計、製造、進銷存等資訊流 快速提供決策資訊,提升企業的營運績效與快速反應能力 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 整合供應商、製造商、倉庫和商店,使得商品能以正確的數量生產 ,並在正確的時間配送到正確的地點 目的是要達到一個令人滿意的服務水準,並使整體系統成本最小化 C-Commerce(Collaborative Comme

13、rce,協同商務) 企業透過網際網路與供應商、合作夥伴、配銷商、線上服務提供者及顧客等,在彼此商務往來的管理與作業上(例如產品設計、供應商規劃、市場預測、物流、行銷等),同步地透過資訊、知識的分享來協同合作,以提升整個價值鏈的競爭優勢,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20,CRM與PRM,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 企業利用資訊科技與流程設計,透過顧客資訊的整合性蒐集 與分析來充分瞭解顧客, 並利用這些知識來精確地區隔有潛力的市場,或提供一對一 的客製化銷售與服務 使得顧客從產品/服務中感受到最大的價值。 PRM(Partner Relations

14、hip Management,夥伴關係管理) 係指利用網際網路,有效地管理並傳遞價值給與企業有合作關係的 夥伴廠商。通路合作夥伴,包括配銷商、經銷商、加值經銷商、 系統整合廠商及代理商等,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21,DW與Data Mart,DW(Data Warehouse,資料倉儲) 指的是具有主題導向、整合性、時間差異性、不變動性等 特性的一種管理性資料庫 目的在於能快速支援使用者的管理決策 Data Mart(資料超市) 為DW複製的一部分子集合之資料的組合,其設計目的是專門 為支援某些特定的部門或特定的地區 如此各決策只在各小型的資料超市中支援,不需在整個超大 型的DW中去執行,使反

15、應速度較快,而且資料超市比較容易 維護且較為簡單,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22,OLAP與Data Mining,OLAP(OnLine Analysis Processing,線上分析處理) 架在DW上,提供多維度、多角度的資訊,能即時地、快速地 提供整合性的決策資訊 Data Mining(DM,資料探勘) 利用統計、人工智慧(AI)或其他的分析技術,在企業之大型 資料庫(或倉儲)內尋找與發掘事前未知、有效且可付諸行 動的資料間隱藏的關係與規則,用來指導企業的決策制定,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23,知識管理與企業入口網站,KMS(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知識管理

16、系統) 提高員工、組織的績效與競爭優勢,對於存在組織內部、 外部,及員工本身的內隱與外顯之重要相關的知識,作有效 率地蒐集、創造、儲存、傳遞、分享及利用的過程與管理 利用資訊科技來建立支援知識管理的系統,即為知識管理系統 EIP (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企業入口網站) 整合企業內外部各種結構與非結構、靜態與動態的資訊資源 與運用,利用單一介面,以個人化的需求呈現 依據企業不同的目標策略與對象,而有不同的形式與支援重點,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24,企業智慧與競爭智慧,BI(Business Intelligence,企業智慧) 讓每個人都能夠及時獲得有用的資訊,以做出正確的判斷, 進而提升企業決策的品質、改善營運績效。 在企業e 化狂潮下,如何利用現有的系統資源,達成最有效率且具高營利價值之決策應用,以更進一步深化企業競爭優勢,這才是企業e化所真正追求的終極目標。 在本書將BI所建構出的系統稱為BIS CI(Competitive Intelligence,競爭智慧) 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