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新高考脉准复习思路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768907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94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触摸新高考脉准复习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触摸新高考脉准复习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触摸新高考脉准复习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触摸新高考脉准复习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触摸新高考脉准复习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触摸新高考脉准复习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触摸新高考脉准复习思路(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触摸新高考 脉准复习思路,衢州市教研室 季超群,五省高考模式比较表,0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力学必考内容及要求(1),力学必考内容及要求(2),电学必考内容及要求(1),电学必考内容及要求(2),电学必考内容及要求(3),单位制和实验,3-4模块(1) 选考?必考?,3-4模块(2)选考?必考?,选考内容及要求3-3模块,选考内容与要求3-5模块,选考内容与要求2-2模块,考试大纲所列知识内容与要求的统计,教育部考试中心 物理学科高考命题研究过程 1“八五”课题题型功能、能力要求与难度、区分度控制研究 2“九五”课题高考物理学科试卷的能力结构效度研究 3“十五”课题物理学科高考命

2、题如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八五”课题结论 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解答题各有优点,但论述解答题相对较优,宜配搭使用 目前高考的形式对能力要求有较大的限制,比较适合五种能力的考查 高考的主要功能是为高校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因此更注重的是试题的区分度,但难度宜控制在.55左右.,“九五”课题结论 1试题的能力层次的主要相关因素:题型、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物理情景(包括文字表达及设问方式)、需要的数学及文字工具的复杂程度。 2.物理学科高考比较适合五种能力的考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实验能力),考生要做好物理试题主要需要三方面的能力,一是对知识的理解和掌

3、握能力,二是思维的想象、推理与分析综合能力,三是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试卷能力要求的描述性模型:将题型、知识、情景和工具作为试题能力要求的四个维度,先将试题按题型分为两大类,再按后三个维度的复杂程度将试卷的能力要求组合成五个逐步提高的层次。,不同层次试题的特征,“十五”课题结论 1.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复杂而艰难的工作,不能把它等同于某种知识的传授或某种技能的培训。 2. 给学生自由支配和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的基本条件。 3.试题是否有利于考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在于试题的形式,而要看试题的内容。 4.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考生显示潜

4、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历年高考物理主干知识点和学科内综合热点,对重点知识的命题取向,重视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强调基本规律的掌握 注意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 实验题注意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加强灵活性 增大对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份量 少数试题要求考生的思维具有较高的开放行和灵活性,思路1:精心策划 形成共识,思路2:认真研究高考大纲和高考试题 抓方向,历年高考物理主干知识点和学科内综合热点,对重点知识的命题取向,重视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强调基本规律的掌握 注意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 实验题注意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加强灵活性 增大对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份量 少数试题要求考生的思维具有较高的开放行和灵

5、活性,如何研究高考试题,历年试题整体研究找规律 近期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 相同考点的试题比较研究找变化 不同模式的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 各地调研试题集中研究找信息 高中物理竞赛试题选择研究找题根 不能仅看试题的难易 不能仅看试题的外观 不能仅看试题的情景 不能仅看试题的新旧,2008年全国卷,25.(22分) 如图所示,在坐标系xoy中,过原点的直线OC与x轴正向的夹角=120,在OC右侧有一匀强电场:在第二、三象限内有一心强磁场,其上边界与电场边界重叠、右边界为y轴、左边界为图中平行于y轴的虚线,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抵面向里。一带正电荷q、质量为m的粒子以某一速度自磁场左边界上的A

6、点射入磁场区域,并从O点射出,粒子射出磁场的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30,大小为v,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为纸面内的一段圆弧,且弧的半径为磁场左右边界间距的两倍。粒子进入电场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又由O点返回磁场区域,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离开磁场。已知粒子从A点射入到第二次离开磁场所用的时间恰好等于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忽略重力的影响。求 (1)粒子经过A点时速度的方向和A点到x轴的距离; (2)匀强电场的大小和方向; (3)粒子从第二次离开磁场到再次进入电场时所用的时间。,2008年山东卷,25.(18分)两块足够大的平行金属极板水平放置,极板间加有空间分布均匀、大小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

7、磁场,变化规律分别如图1、图2所示(规定垂直纸面向里为磁感应强度的正方向)。在t=0时刻由负极板释放一个初速度为零的带负电的粒子(不计重力)。若电场强度E0、磁感应强度B0、粒子的比荷 均已知,且 ,两板间距 。 (1)求粒子在0t0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与极板间距h的比值。 (2)求粒子在板板间做圆周运动的最大半径(用h表示)。 (3)若板间电场强度E随时间的变化仍如图1所示,磁场的变化改为如图3所示,试画出粒子在板间运动的轨迹图(不必写计算过程)。,2008年宁夏卷,24.(17分) 如图所示,在xOy平面的第一象限有一匀强电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y轴向下;在x轴和第四象限的射线OC之间有一匀强磁

8、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有一质量为m,带有电荷量+q的质点由电场左侧平行于x轴射入电场。质点到达x轴上A点时,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A点与原点O的距离为d。接着,质点进入磁场,并垂直于OC飞离磁场。不计重力影响。若OC与x轴的夹角为 ,求 (1)粒子在磁场中运动速度的大小: (2)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2008年海南卷,16如图,空间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为y轴正方向,磁场方向垂直于xy平面(纸面)向外,电场和磁场都可以随意加上或撤除,重新加上的电场或磁场与撤除前的一样。一带正电荷的粒子从P( x = o , y = h )点以一定的速度平行于 x 轴正向入射,

9、这时若只有磁场,粒子将做半径为R0的圆周运动;若同时存在电场和磁场,粒子恰好做直线运动 现在,只加电场,当粒子从P点运动到x = R0平面(图中虚线所示)时,立即撤除电场同时加上磁场,粒子继续运动,其轨迹与x轴交于M 不计重力求 (1)粒子到达x = R0平面时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以及粒子到x轴的距离; (2) M 点的横坐标 xM .,2008年江苏卷,14(16分)在场强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一质量为m、带正电q的小球在O静止释放,小球的运动曲线如图所示已知此曲线在最低点的曲率半径为该点到z轴距离的2倍,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运动到任意位置P(x,y)的速率. (2)小球在运动过程

10、中第一次下降的最大距离ym. (3)当在上述磁场中加一竖直向上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时,小球从O静止释放后获得的最大速率,2008年重庆卷,25.(20分)题25题为一种质谱仪工作原理示意图.在以O为圆心,OH为对称轴,夹角为2的扇形区域内分布着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对称于OH轴的C和D分别是离子发射点和收集点.CM垂直磁场左边界于M,且OM=d.现有一正离子束以小发散角(纸面内)从C射出,这些离子在CM方向上的分速度均为v0.若该离子束中比荷为 的离子都能汇聚到D,试求: (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提示:可考虑沿CM方向运动的离子为研究对象); (2)离子沿与CM成角的直线CN进入磁场,

11、其轨道半径和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 (3)线段CM的长度.,2008年四川卷,24.(19分) 如图,一半径为R的光滑绝缘半球面开口向下,固定在水平面上。整个空间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竖直向下。一电荷量为q ( q 0)、质最为m的小球P在球面上做水平的匀速圆周运动,圆心为。球心O到该圆周上任一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0/2)。为了使小球能够在该圆周上运动,求磁感应强度大小的最小值及小球P相应的速率。重力加速度为g。,2008年上海卷,23(12分)如图所示为研究电子枪中电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简化模型示意图。在Oxy平面的ABCD区域内,存在两个场强大小均为E的匀强电场I和II,两电场的边

12、界均是边长为L的正方形(不计电子所受重力)。 (1)在该区域AB边的中点处由静止释放电子,求电子离开ABCD区域的位置。 (2)在电场I区域内适当位置由静止释放电子,电子恰能从ABCD区域左下角D处离开,求所有释放点的位置。 (3)若将左侧电场II整体水平向右移动L/n(n1),仍使电子从ABCD区域左下角D处离开(D不随电场移动),求在电场I区域内由静止释放电子的所有位置。,2008年天津卷,23(1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第1象限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第象限存在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从y轴正半轴上的M点以速度v0垂直

13、于Y轴射入电场,经x轴上的N点与x轴正方向成=60角射入磁场,最后从y轴负半轴上的P点垂直于Y轴射出磁场,如图所示。不计粒子重力,求 (1)M、N两点间的电势差UMN。 (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r; (3)粒子从M点运动到P点的总时间t。,2008年广东卷,19(16分)如图16(a)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的AB区域内存在水平向左的电场,电场强度E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6(b)所示。不带电的绝缘小球P2静止在O点。t=0时,带正电的小球P1以速度v0从A点进入AB区域。随后与P2发生正碰后反弹,反弹速度是碰前的倍。P1的质量为m1,带电量为q,P2的质量为m2=5m1,A、O间距为L0,O

14、、B间距为 .已知 , . (1)求碰撞后小球P1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及所需时间。 (2)讨论两球能否在OB区间内再次发生碰撞。,从以上2008年各地的10份高考试卷中,你发现了什么?,思路3:合理定位教学目标,研究高考大纲、研究高考试题,是为了科学合理定位高考总复习的教学目标以及各阶段复习的教学目标。,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变量因素很多。如: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智慧、情境创设、评价等等。 以课堂教学的时间使用为例: 一堂课到底有几个阶段? 如何科学地使用课堂45分钟?,思路4:认真研究课堂教学,让学生重演物理知识的发生过程,充分还原稀释 让学生体验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坚持延迟判断

15、让学生探寻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渗透思想方法 让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设计过程,注重过程分析 让学生亲历物理问题的解决过程,教学决不仅是教师个人的行为 必须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过程,创设情景,抽象加工,巩固深化,感知材料,形成表象,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变式迁移,完善结构,物理概念复习教学,物理概念复习教学不能从抽象到抽象,也不宜简单地从概念到题目。,猜想假设,物理规律复习教学,提出课题,总结规律,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演绎法),(归纳法),物理规律复习教学不能仅有“去脉”,没有“来龙”。,审明题意,确定对象,分析过程,建立模型,选用规律,布列方程,求解作答,物理习题教学,实际问题,物理问题,数学问题,问题结果,检验讨论,某一物理原型题,变更提问物理量,变更对象的结构,变更对象的环境,变换题给物理量,研究问题的变化与拓展,案例:导体切割磁感线,原型题:如下图所示,已知AB杆长为L,磁感强度为B,电流计和导线电阻为R,杆电阻为r,杆为速度v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等效电路图。,E=BLv,I=E/R,思路5:认真研究实验复习,2008年全国高考的12份试卷,实验题有些什么特色?,实验设计要进行专题教学,1.运用所学的实验原理设计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灵魂; 2.运用所学的实验方法设计实验方法是设计实验的核心; 实验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