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的教学与教学设计(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768842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7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标准的教学与教学设计(精)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基于标准的教学与教学设计(精)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基于标准的教学与教学设计(精)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基于标准的教学与教学设计(精)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基于标准的教学与教学设计(精)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标准的教学与教学设计(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标准的教学与教学设计(精)(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标准”的教学与教学设计,“基于标准的教学”报告,新密市教研室 张丽娟 ,报告内容,教学现状聚焦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课程标准分解 基于课标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现状聚焦,基于教师个人经验的教学 基于教科书的教学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我们的方向,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1、对“基于标准的教学”的认识 2、基于标准的教学核心特征 3、基于标准的教学的程序,1、对“基于标准的教学”的认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不是 要求所有教师教学标准化 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简单对应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是 学习结果/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 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 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不仅仅是分数

2、) 标准、教学、评价必须具有一致性,目标源于标准。 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教学)。 指向学生学习质量。 目标预先告知; 教学是否成功依据学生的学习来判断; 对表现的评价是根据共同认定的表现标准来判断特定的表现证据。,6,2、基于标准的教学的核心特征,3、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程序,叙写学习目标,评价样题设计,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检验修正,评价,三、课程标准分解,课程目标陈述的基本方式 课程标准与学习目标的关系 课程标准分解策略 课程标准分解基本方法 课程标准中目标的描述,(一)课程目标陈述的基本方式,结果性目标的陈述方式 体验性目标的陈述方式 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式,1、结果性目标的陈述方式,说

3、明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具体明确、可观测、可量化。 这种方式指向可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知识与技能”领域,如: “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 “能在地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2、体验性目标的陈述方式,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历时性的、过程性的。 这种方式指向难以将结果量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如: “阅读自己喜欢的作品,收藏自己喜欢的书籍资料。” “用不同的物体和方法制造声音,描述自己对这些声音的感受。”,3、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式,明确安排学生各种各样的表现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通常

4、是与学生表现什么有关的或者结果是开放性的。 这种方式指向无需把结果量化的课程目标,如: “说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音乐作品。” “制作简单的彩塑及脸谱。”,(二)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的对应关系,(三)课程标准分解的策略,替代:一对一;如语文精读课文教学目标中有一条“认识X个字,会写X个字。”就是对语文课程阶段目标中识字写字要求的数字进行了替代。 拆解:一对多;如“练习各种平衡动作。”把各种平衡动作”拆解为“扣腿平衡”、“提膝平衡”、“探海平衡”、“望月平衡”等 组合/聚焦:多对一;如“能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组合/聚焦,形成“分析斜坡停车问题”这一学

5、习目标。,(四)课程标准分解的基本方法,学习目标内涵与表述 课程标准分解的步骤,学习目标的内涵 学习目标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它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设计起指导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学习目标的构成要素 行为主体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表现程度,1、学习目标内涵与构成要素,学习目标表述,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影响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等。主要有辅助手段或工具、提供信息或提示、时间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景等。,学生达到目标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是学习者,不是教师,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A.能

6、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B.理解课文,感受文章构思之美。 C.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知识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问题在哪里?,目标表述案例:,案例分析:,行为主体混乱,有的是学生,有的是教师。 行为动词模糊,不可测评。例:“理解”“感受”。 割裂三维目标。,2、课程标准分解的步骤,第一步,分析句型结构和关键词 从一条课程标准中找出行为动词和这些动词所指向的核心概念(名词),或修饰它们的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词和规定性条件,作为关键词,并予以分类。 第二步,扩展或剖析核心概念 第三步,扩展或剖析行为动词 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 第五步,确定

7、行为表现程度 第六步,写出学习目标 依据重点组合以及目标陈述的规范,叙写明确的学习目标。,可采用概念认知图展开、词汇意义展开、理论概念展开、或教师经验展开等方式,教师可自行决定最佳的方式。 此过程可以根据某种逻辑绘制成剖析图,以便于清晰地对应具体的学生,符合学校的教学条件。,样例:,分解:第三学段“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第一步分析关键词: 行为动词:阅读 抓住 了解 核心知识:说明文的要点 基本说明方法,第二步:剖析核心概念,第三至五步,第六步:综合上述思考,写出学习目标,1学生自由读文后,能够说出鲸的形体特点、生活习性、种类。 2默读课文,小组交流后,自己能

8、简述鲸的进化过程。 3能够结合句子,说出使用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案例2:,渔歌子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背诵这首词。 3、大体把握这首词的意思,并体会诗人的情感。 4、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修改后渔歌子学习目标,1、90%的学生能正确、流利朗读,85%的学生能有感情朗读这首词。 2、95%的学生能背诵这首词。 3、85%的学生能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表述整首词的大体意思,并对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能说出自己的见解。 4、90%的学生能通过想象画面和改写练习描述这首词所描写的景象。,(五)课程标准中目标的描述,结果性

9、目标 1、知识 识记-说出、写出、列举、背诵、指出、排列、描述等 了解-说出、辩认、标明、指出、列举、复述等 理解-解释、叙述、说明、改写、归纳、概述、整理等 应用-设计、撰写、检验、计划等 2、技能 模仿-扩写、缩写、模拟、再现、例证、临摹等 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访问、考察 反映(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 表现性目标 复制水平-从事、做、说、表演、模仿、展示、复述等 创作水平-设计、制作、描绘、编织、扮演、创作等,四、基于标准教学的课时

10、计划,基于标准教学的课时计划格式 课时计划最基本的元素,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计划格式,课题: 相关标准陈述 标准陈述从年段基准中而来,和上课内容息息相关; 标准陈述是具体的,包含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 学习目标预期的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要描述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可以观察到的学生表现行为或结果; 教学目标要引导学生去证明标准陈述中的知识或技能 检测这些目标的评价任务 评价的手段和工具要能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 教学活动方案 教学活动的安排应该是能指引学生去证明自己的学习结果,样例:,请参看新密教育信息网教研通知里小学学科“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设计评比方案中电脑住宅教学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计划,课时计划最基本的元素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学习活动: 导入 过程 评价,目标课堂教学灵魂 让目标引导教学、评价,我们需要“做”而论道!,主要参考书目,敬请指正! 谢谢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