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疗法与排痰技术ppt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70768819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122 大小:7.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气疗法与排痰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氧气疗法与排痰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氧气疗法与排痰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氧气疗法与排痰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氧气疗法与排痰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氧气疗法与排痰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气疗法与排痰技术ppt(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 吸入疗法与排痰技术,教学目标 1.掌握氧疗的指征、种类 2.熟悉吸入疗法的概念、目的及注意事项,氧疗的不良反应及预防。 3.了解缺氧的类型。,第一节吸入疗法,吸入疗法:是吸入氧气或将药液变成气雾,由呼 吸道吸入的方法。 氧气吸入疗法: 是通过提高吸入气体中的氧分压,从而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CaO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以促进代谢、维持肌体生命活动。,氧疗的原则是以最小供氧量获取预期治疗效果。病人不吸氧也能维持适当动脉氧合时应停氧。测定脉搏血氧饱和度是指导氧疗的基础,脉搏血氧饱和度大于或等于95可排除低氧血症;脉搏血氧饱和度低

2、于90时,应增加氧流量或吸入氧浓度。,氧疗的原则,低张性缺氧 指吸入气体中氧分压过低、肺通气或换气障碍、静脉血分流入动脉血而引起的缺氧。血氧变化的特点是PaO2降低, SaO2下降。在高原或矿井工作的人员,易发生此类的缺氧;慢阻肺和先心亦属此类缺氧。 血液性缺氧 由于血红蛋白(Hb)量或质的改变,导致CaO2降低或Hb结合的氧不易释放所引起的缺氧。血液性缺氧CaO2大多降低 而PaO2正常,故又称等张性低氧血症,常见于贫血、CO中毒,高铁血红蛋白症等。 循环性缺氧 由于动脉灌注不足、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的缺氧。血氧变化特点PaO2、 SaO2 、CaO2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加。常见于心衰、

3、休克、动脉痉挛等。 组织性缺氧 指组织对氧的利用发生障碍而导致的缺氧。常见于细胞中毒、细胞损伤、呼吸合成酶障碍。血氧变化特点PaO2、 SaO2 、CaO2正常,而静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氧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氧疗的类型,根据缺氧的原因和血氧变化,分一下四种类型,. PaO2是反映缺氧的主要指标,是决定是否给氧的重要依据,其正常值为80100mmHg,当患者PaO2低于50mmHg时,应给与氧疗。 . 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方法 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氧疗的指征,1、动脉血氧合不全,如肺泡通气量下降与肺毛细血管间氧的弥散不良、肺泡通气与血流灌注比值失常等。 2、血携氧能力

4、下降,如贫血、红细胞变性、心排血量下降、右向左分流等。 3、组织细胞氧释放障碍,如微循环障碍、氧离曲线右移等。 4、组织细胞氧耗增加或组织细胞中毒,不能摄取和利用氧。,缺氧的原因,1、轻度低氧血症: PaO2 50mmHg,SaO2 80,患者无发绀,一般不必给氧,若有呼吸困难,则可以给氧。 2、中度低氧血症:PaO2 3550mmHg, SaO2 6080,患者出现发绀,一般应予以氧疗。 3、重度低氧血症:PaO2 35mmHg, SaO2 60% ,患者显著发绀,是氧疗的绝对适应症。,缺氧程度的判断,1、低氧血症:在成人及儿童(新生儿除外),血氧分压低于75mmHg,为低氧血症,大部分危重

5、病人及严重外伤一般都有低氧血症,因此,一旦发现他们有呼吸困难应立即给氧治疗。 2、组织缺氧、休克、严重贫血、一氧化碳中毒、高代谢状态。 3、预防性给氧。,氧疗的适应症,各种方式及不同给氧流量时 所达到的氧浓度,方 式 氧流量Lmin 所得氧浓度 鼻导管 2 28 3 32 4 36 5 40 6 44 简单面罩 56 40 67 50 78 60 有袋面罩 6 60 7 70 8 80 9 90 10 99,氧疗的种类,(一)低浓度氧疗:吸氧浓度低于40%,有鼻导管和鼻塞法,适用于低氧血症伴CO2潴留者,如慢阻肺、慢性呼衰等。 (二)中流量氧疗:吸氧浓度40%-60%,有鼻导管或鼻塞法、简易面

6、罩法,主要用于有明显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或显著弥散障碍者。 (三)高浓度氧疗:吸氧浓度60%以上,有活瓣面罩、简易呼吸器,呼吸机给氧,适用于单纯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者,如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肺复苏后的生命支持阶段。 (四)高压给氧:指在特殊的加压舱内,以23个大气压,吸氧浓度为100,适用于CO中毒、气性坏疽,氧气筒、氧气表装置 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装置 氧气枕 氧气管道装置 高压氧舱 为一圆形耐压舱体,分手术舱、治疗舱、过渡舱,供氧装置,给氧用具,临床上使用的给氧器具需具备三个条件:(1)能提供比较稳定的FiO2; (2)病人用后无不适感觉,易于接受,并能坚持长时间应用; (3)不存在或很少重复

7、呼吸,以防加重体内CO 2潴留。,鼻咽管法,多用单鼻导管,将导管插入软腭后的鼻咽部,它能提供较高的氧浓度,但高流量的氧通过鼻腔时会使病人极不舒服,而且氧浓度不易控制,因此目前已渐少用。,双鼻导管法,将两个有短插头的导管分别插入两侧鼻前庭,此法病人较为舒适,但同样不易控制氧浓度,因此只适用于慢性病人或急性病人恢复期。,面罩法,简易面罩法,简易面罩是一个开放系统,氧气通过导管供给病人,病人呼出的气体则由侧孔排出,这样,在低流量时会吸入很大一部分空气。估计在氧流量5Lmin时, 氧浓度可达30,氧流量10Lmin时氧浓度可达50,但如果氧流量低于5Lmin时,可能会有过多的CO2重新吸入,可导致Pa

8、CO2增高。而且即使氧浓度大于10Lmin,亦不能使氧浓度大于50,故此法只适用于中度缺氧病人。,简易有袋面罩,简易面罩是一个开放系统,氧气通过导管供给病人,病人呼出的气体则由侧孔排出,这样,在低流量时会吸入很大一部分空气。估计在氧流量5Lmin时, 氧浓度可达30,氧流量10Lmin时氧浓度可达50,但如果氧流量低于5Lmin时,可能会有过多的CO2重新吸入,可导致PaCO2增高。而且即使氧浓度大于10Lmin,亦不能使氧浓度大于50,故此法只适用于中度缺氧病人。,简易有袋面罩是在简易面罩的基础上加储氧袋,可在同样的氧流量下增加氧浓度。例如在氧流量510L/min时,吸氧浓度为50左右,在氧

9、流量为15Lmin时氧浓度可达80100。 3、活瓣有袋面罩:活瓣有袋面罩是在简易有袋面罩的基础上加两个单向活瓣制成。每次吸气时一个活瓣打开,另一个活瓣关闭。氧及空气可同时进入面罩,改变氧气流量可调节吸入氧浓度,当氧流量为1015Lmin时,吸入氧浓度可达100,呼气时二氧化碳可经面罩上的另一单向瓣排出,高流速的氧流可将二氧化碳经面罩冲出,而不致潴留在面罩内。,简易呼吸 吸器给氧,简易呼吸器由面加压球、出气阀、氧气及空气入口构成,为一可加压、有活瓣的吸氧罩,使用时以面罩罩住病人的口及鼻部,术者手捏球囊,呼吸器可向病人呼吸道送气,简易呼吸器的单向活瓣使气体单向流动,加压时入气口活瓣打开,出气口关

10、闭,气体进入病人气道,不加压时入气口活瓣关闭,出气口打开,气体从病人呼吸道经出气阀流出。,高压氧舱,是向舱内输入压缩氧气,使舱内形成高压环境,病人在舱内高压环境下吸入氧气,达到治疗目的。,氧疗注意事项,监测全身情况:如吸氧后病人由烦躁变为安静、心率变慢,血压上升且能维持平稳,呼吸转为平稳,皮肤红润、干燥、变暖,发绀消失,表明效果良好,反之,血压降低说明氧疗未起效果。,氧疗效的估计,脉搏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气分析,这是估计气疗效果最客观的方法,一般于吸氧后氧饱和度立即上升,可定期监测血气分析的变化,合理调节氧流量。 吸入气的情况:鼻导管给氧或通气管造口、气管内插管给氧,干燥气体未经过上呼吸道生理湿化

11、区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可使分泌物粘稠、干结,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保证病人呼吸道通畅,注意病人应有足够的通气量,防止CO2蓄积。 慢性呼吸衰竭病人应予持续低流量给氧治疗,以免呼吸进一步衰竭或停止,此时发绀的消失并不意味着通气满意。 在较高浓度给氧时,应注意防止氧中毒的发生。 加压辅助给氧,压力不应过高,以防止肺压伤。,防止交叉感染,有关器具应定时更换消毒。 氧治疗的同时应及时找出缺氧的原因,及 时予以排除。,氧疗副作用,氧疗常见的并发症有氧中毒、二氧化碳麻醉、吸入性肺不张等,尚有抑制支气管纤毛和白细胞功能、改变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产生及其活性。,氧中毒,氧中毒是机体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或高压氧气引起器官

12、结构和功能发生病理改变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肺萎缩或肺不张,当吸入高浓度氧气后,肺泡内大量氮气被置换,氧气更易被吸收入血,以致肺萎缩或肺不张。,吸收性肺不张,吸入氧浓度超过50有引起吸收性肺不张的危险。正常情况下,氮气是肺泡和血液中的主要气体,高浓度氧吸入数分钟后即可引起肺泡和血液中氮缺乏。血液中氮大量排出使静脉系统总气体压力降低,静脉血和其他体腔之间的气体弥散梯度增大。呼吸高浓度氧时,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形成较大的压力梯度,大量氧气弥散入血。,肺泡内氧气持续弥散,又没有氮气填充肺泡,肺泡内总气体压力降低,发生肺泡萎陷和肺不张。吸收性肺不张使肺内分流增加。应用镇静药、手术后疼痛或中枢神经系统

13、障碍等可增加吸收性肺不张的危险。,呼吸抑制,对因通气障碍而致的低氧血症,氧疗后降低了缺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导致呼吸减慢或暂停使通气量下降,二氧化碳潴留加重。,眼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仅发生于接受氧疗的早产儿或低体重儿。PaO2过高可引起视网膜血管收缩和坏死。以后大量新生血管形成和成纤维细胞浸润,发生视网膜纤维化。新生血管出血导致视网膜后瘢痕形成,引起视网膜脱离和失明。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维持PaO2在90mmHg以下是减少视网膜纤维化的最好方法。,一个发人深醒的案例,2004年5月4日一个小生命在某市妇幼保健院诞生了,可不幸的是小生命过早地来到了人间,被诊断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低钾血

14、症、呼吸暂停”,后经抢救才逃过一却。同年5月22日家属要求出院。后开始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进行检查,但中医院没有告知其患儿眼部病变情况。出生3个月后,奶奶意外发现孩子的眼睛不怎么动,对着光也没有反应,当地医院怀疑孩子的眼睛 是白内障,建议赶紧去大医院就诊,在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医生的第一句就问,孩子出生后有没有吸过氧?,早产儿过量吸氧会直接导致失明。孩子父亲立即赶回某市妇幼保健院,找到当时孩子所在的新生儿科主任医生询问,可对方却答复他没有吸过氧!然而,孩子的住院收费清单上1300元的吸氧费用却清楚记录着孩子刚生下来不仅吸过氧,而且时间还很长!医院撒了谎。,致盲的罪魁祸首?,不恰当的吸氧,过量吸

15、氧,内 幕,孩子出生后连续吸氧8天,但院方在法庭上提供的病历上,医嘱里竟出现了“预防氧中毒、把患儿危重情况告之家长”这类原来没有说过的话。更奇的是经治医生从5月4日一直到5月23日连续19天上班不休息,所有医嘱都是他一个人的笔迹。,法律的天平倒向何方?,经过司法鉴定中心对住院病历笔迹进行了鉴定,确认病历进行过涂改伪造,病历是出院后很长时间形成的。 判决结果 结论:吸氧过量,疏于看护,吸氧8天,没有将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告知其父母,出院的医嘱中也没有明确告知患者家属早产儿出院后定期进行眼科复查的必要性,没有履行将患儿病情如实告知家属的义务,负有因果责任。,赔偿: 某市妇幼保健院共赔偿304804.75元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赔偿50730.25元。,我们应记取什么教训?,1、吸氧前应将吸氧对早产儿的必要性和危害性告知其父母。 2、出院前也应将出院后要对患儿的眼睛进行定期检查进行告知。 3、吸氧时间不宜过长、浓度不宜过高。 4、吸氧过程中应对吸氧浓度进行定期监测和记录。,教 训,卫生部2004年4月27日出台了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 早产儿给氧指征:临床上有呼吸窘迫的表现,在吸入空气时,动脉氧分压(Pa02)50mmHg或经皮氧饱和度(TcSO2)85。治疗的目标是维持PaO25080mmHg,TcSO290%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