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第2讲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760530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3.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第2讲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第2讲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第2讲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第2讲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第2讲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第2讲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第2讲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 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1. (2011福建卷,18)如图121所示,一 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定滑轮后,两 端分别悬挂质量为m1和m2的物体A和B. 若滑轮有一定大小,质量为m且分布均 匀,滑轮转动时与绳之间无相对滑动, 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设细绳对A和 B的拉力大小分别为T1和T2,已知下列四 个关于T1的表达式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 图121 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一定的分析,判断正确的表达式是 ( ),答案 C,2(2013福建卷,17)在国际单位制(简称SI)中,力学和电学的基本单位有:m(米)、kg(千克)、s(秒)、A(安培)导出单位V(伏特)用上述基本单位可表示为 ( )

2、 Am2kgs4A1 Bm2kgs3A1 Cm2kgs2A1 Dm2kgs1A1 答案 B,3(2014福建卷,15)如图122所示, 滑块以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 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 图122 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 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像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 ),答案 B,4. (2014新课标全国卷 ,17)如图123 所示,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 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 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 图123 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

3、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 ( )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保持不变 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解析 法一 当橡皮筋竖直时,由平衡条件知: 当小球向左加速时,受力如图所示 橡皮筋的拉力Tkx2 Tcos mg 此时小球距悬点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为 l2(l0x2)cos ,比较l1和l2可知,l1l2,小球的位置一定升高,选项A正确 法二 (极限法)当向左的加速度很大时,橡皮筋趋于水平,所以小球的位置要升高 答案 A,5(2013福建卷,21)质量为M、长为L的杆水平放置,杆两端A、B系着长为3L的不可伸长且光滑的柔软轻绳,绳上套着一质量为m的小铁环已

4、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影响 (1)现让杆和环均静止悬挂在空中,如图124甲,求绳中拉力的大小; (2)若杆与环保持相对静止,在空中沿AB方向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环恰好悬于A端的正下方,如图乙所示,图124 求此状态下杆的加速度大小a; 为保持这种状态需在杆上施加一个多大的外力,方向如何?,解析 (1)如图(a),设平衡时绳中拉力为 T,有 2Tcos mg0 (a) (2)此时,对小铁环进行受力分析, 如图(b)所示,有 Tsin ma TT cos mg0 (b),如图(c),设外力F与水平方向成 角,将杆和小铁环当成一个整体, 有 Fcos (Mm)a Fsin (Mm)g0

5、 (c) 由式解得,解析 设路面干燥时,汽车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0,安全距离为s0,反应时间为t0,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0mgma0 ,式中,m和v0分别为汽车的质量和刹车前的速度, 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依题意有 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mgma 联立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v20 m/s(或72 km/h) 答案 20 m/s(或72 km/h),7(2014新课标全国卷,24)2012年10月,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乘气球升至约39 km的高空后跳下,经

6、过4分20秒到达距地面约1.5 km高度处,打开降落伞并成功落地,打破了跳伞运动的多项世界纪录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 m/s2. (1)若忽略空气阻力,求该运动员从静止开始下落至1.5 km高度处所需的时间及其在此处速度的大小 (2)实际上,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的阻力,高速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可近似表示为fkv2,其中v为速率,k为阻力系数,其数值与物体的形状、横截面积及空气密度有关已知该运动员在某段时间内高速下落的vt图像如图125所示若该运动员和所带装备的总质量m100 kg,试估算该运动员在达到最大速度时所受阻力的阻力系数(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图125 解析 (1)设运动员

7、从开始自由下落至1.5 km高度处的时间为t,下落距离为s,在1.5 km高度处的速度大小为v,根据运动学公式有:vgt ,依题意有s(3.91041.5103)m 联立式可得:t87 s v8.7102 m/s (2)该运动员达到最大速度vmax时,加速度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kv 由所给的vt图像可读出vmax360 m/s 由式可得:k0.008 kg/m 答案 (1)87 s 8.7102 m/s (2)0.008 kg/m,主要题型:选择题和计算题 知识热点 (1)单独命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及应用的考查 st、vt、at、Ft、Fa等图像问题的考查 牛顿运动定律的考查 (

8、2)交汇命题 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考查多过程问题和连接体问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考查 物理方法 (1)公式法 (2)图像法 (3)整体法和隔离法 (4)逆向思维法,命题趋势 (1)单独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运动图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题型一般为选择题 (2)力和运动的关系大多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综合考查,题目一般为计算题.,1对st图像和vt图像的理解 (1)无论是st图像还是vt图像,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2)st图像和vt图像都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3)st图像和vt图像的形状由s与t、v与t的函数关系决定,热点一 运动

9、图像问题,2运动图像及其应用:,1(2014新课标全国卷,14)甲、乙 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 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 图像如图126所示在这段时间 内 ( ) 图126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 小逐渐增大,答案 A,2(2014山东临沂3月质检)物体甲、乙原来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甲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位移s和时间平方t2的关系图像如图127甲所示;乙受到如图乙所示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则在04 s的时间内 ( ) 图127,A甲物体所受合力不断变化 B甲物体的速度不断减小 C2 s末乙物

10、体改变运动方向 D2 s末乙物体速度达到最大 解析 由st2图像可得函数关系ss0kt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知,甲物体向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B项错;乙物体先向正方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t2 s加速度减为零,速度达最大,24 s再向正方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4 s末速度减为零故C项错,D项正确 答案 D,3(2014高考冲刺卷七)在一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 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 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128所示,图线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像(忽略刹车反应时间

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图128,A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故不会发生追尾事故 B在t3 s时发生追尾事故 C在t5 s时发生追尾事故 D若紧急刹车时两车相距40米,则不会发生追尾事故 且两车最近时相距10米 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t5 s时两车速度相等,若不发生追尾事故,则此时两车相距最近,由图像可以求出两车的位移之差为35 m,可见两车早已发生追尾,若紧急刹车时两车相距40米,则小汽车追不上大卡车,但两车最近距离为5 m,故A、C、D错;由图像可以求出t3 s时两车的位移之差刚好为30米,可见此时刚好发生追尾事故,所以B对 答案 B,4(2014天津卷,5)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

12、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t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答案 D,1图像问题要三看 (1)看清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明确因变量(纵轴表示的量)与自变量(横轴表示的量)的制约关系 (2)看图线本身识别两个相关量的变化趋势,从而分析具体的物理过程 (3)看交点、斜率、面积明确图线与图线的交点,图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图线斜率、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物理意义 2从vt图像中可读取的四个运动量 (1)运动速度:从速度轴上直接读出,正负表示运动方向,(2)运动时间:从时间轴上直接读出时刻,取差得到运动时间 (

13、3)运动加速度:由图线的斜率得到加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反映了加速度的方向 (4)运动的位移:由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得到位移,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时间轴以上的面积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时间轴以下的面积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热点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5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最后1 s内的平均速度是第3 s内平均速度的1.6倍,则物体下落时间为(g取10 m/s2) ( ) A4.3 s B4.4 s C4.5 s D4.6 s 答案 C,6(2014上海卷)在离地高h处,沿竖直方向同时向上和向下抛出两个小球,它们的初速度大小均为v,不计空气阻力

14、,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 ( ) 解析 向上抛出的小球回到抛出点速度大小仍为v,方向向下,在此之后的运动情况与竖直向下抛出的小球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即时间相同所以两球落地时间差就是向上小球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时间,t2v/g. 答案 A,72014沈阳高三质量监测(二)一辆公交车从甲站以a11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出站,当其速度达到v150 m/s时开始匀速行驶,临近乙站时司机又以a21 m/s2的加速度刹车,公交车恰好停靠在乙站某次发车时,公交车因故晚出发了t0180 s,公交车以相同的加速度出站,出站后当其速度达到v260 m/s时开始匀速行驶,临近乙站时仍以相同的加速度刹车,结果也恰好停在乙

15、站,并且正点到达则甲、乙两站间的距离是多少? 解析 由于加速时加速度和减速时加速度大小相等,则加速时间和减速时间相等,加速位移和减速位移相等,又两次均正点到达,则2t1t12t2t2t0 联立解得甲、乙两站间的距离s甲、乙57 km. 答案 57 km,8(2014高考冲刺卷五)2013年7月1日,宁杭高铁正式开通运行,到长三角各个城市坐火车就像乘公交一样快捷目前我国高铁常使用自动闭塞法行车,如图129所示,自动闭塞法是通过信号机将行车区间划分为若干个闭塞分区,每个闭塞分区的尾端都设有信号灯,当闭塞分区有列车B占用时信号灯显示红色(停车),后一个闭塞分区显示黄色(制动减速),其他闭塞分区显示绿色(正常运行)假设列车A制动时所受总阻力为重力的0.1倍,不考虑司机刹车的反应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