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国家统一》课件(人民版)——2012届高考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746366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54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专题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国家统一》课件(人民版)——2012届高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历史:专题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国家统一》课件(人民版)——2012届高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历史:专题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国家统一》课件(人民版)——2012届高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历史:专题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国家统一》课件(人民版)——2012届高考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历史:专题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国家统一》课件(人民版)——2012届高考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专题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国家统一》课件(人民版)——2012届高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专题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国家统一》课件(人民版)——2012届高考(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总结提升,专题三 知识网络,专题三 知识网络,专题特征,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加强政权建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2)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左”倾错误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造成严重破坏。(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各条战线拨乱反正,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进入新阶段。 祖国统一大业主要表现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国人民的期望,中共提出以“一国两制”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专题三 知识网络,模块链接,复习本专题时,要和必修二、三模块的相关内容进行联系。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可联

2、系必修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必修三“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等相关内容,以便加强综合概括能力。同时对于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应该与西方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和西方近代政体进行比较,理解民主含义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特点。,专题三 时空定位,专题三 考向瞭望, 瞭望一 考点定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 政治协商制度确立和发展,专题三 考向瞭望,命题1 2009天津卷 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

3、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专题三 考向瞭望,C 解析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布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过渡状态的结束,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与材料1954年12月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是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和中共八大召开都是在1956年。,专题三 考向瞭望,建国以来,我国的选民证开始使用白纸为制造材料,从1956年起变成了牛皮纸、粉红纸,并印有选民的姓名、性别、年龄和选举委员会,填发机关印章也由方章变成了圆章,还配有简要的文字说明,这些构成了选民证的主要特征。, 瞭望

4、二 前沿视角:选民证与新中国的民主政治,专题三 考向瞭望,1953年新中国普选时,各省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1979年修订选举法时,将农村与城乡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明确为全国81、省区51、州县41。1995年再次修改时则将比例统一修改为41。2010年“”上,选举法修正案高票通过,今后城乡将按照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从此“同票同权”。,专题三 考向瞭望,研读 选民证是新中国民主制度进程的有力见证。选民证是公民具有选民权的重要凭证,也是体现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依据。选民证记载我国社会主义选举制度发展的历程。一张选民证就是一段历史

5、,它记录着新中国政治民主的历史进程。,专题三 考向瞭望,命题2 马克思提出国家一切权力归属于广大劳动人民。新中国对这一思想的实践是 ( ) A确立政治协商制度 B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专题三 考向瞭望,B 解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思想。,专题三 考向瞭望,2009年11月14日,解放军退役中将、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名誉会长李际均,在“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了“两岸共同协防、共同开发南海”的建议,引发各方关注。, 瞭望三 史料探究:海峡两岸共同协防、共同开发南海,专题三 考向瞭望,2

6、010年3月29日,在“海峡两岸海洋论坛”上,台“环保署副署长”邱文彦从保护海洋环境的角度提出,将南海太平岛建设成“国际和平公园”可成为两岸合作方向之一。对此,大陆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陈越强调,不仅是海洋环境问题,钓鱼岛、南沙群岛等海洋权益问题更是两岸共同议题,维护海域、岛礁的主权和管辖权是更加重要的问题,两岸对此应该共同合作。,专题三 考向瞭望,研读 “我国最南端在曾母暗沙”,写在小学课本里的这片海域如今纷争不断,矛盾错综复杂,中国南海(主要是南沙群岛)领土状况正在不断恶化。 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至今,虽然在经济合作上一帆风顺,但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合作却困难重重,关键是找不到利益交叉点。如

7、今,南海危机日趋严重,正好给两岸提供了在军事上相互协作的战略良机,南海危机正急切呼唤两岸军事互信与合作。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加上民族感情、历史渊源等因素,在南海问题上,两岸并无重大分歧,而且拥有诸多共同利益。两岸军方应该捐弃前嫌,唯有如此,才能维护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专题三 考向瞭望,命题3 2010滨州模拟 据人民网报道: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国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增派军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支援前线。当时台湾海军未加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这说明台湾当局 ( ) A拥护“一国两制” B希望与中共结成军事同盟 C认同“一个中国” D欲放弃“”实现

8、国家统一,专题三 考向瞭望,C 解析 题干中台湾海军的举动说明,台湾当局反对南越对我国西沙群岛的入侵行为,支持我方的军事行动。这也说明,台湾当局和我们有着对国家、民族利益共同的认同。所以台湾当局认同“一个中国”。,专题三 综合探究,社会组织方式的演进,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

9、两届议员。据记载,公元前431年雅典公民近17万人,其中只有约四五万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力。 (1)雅典民主政治有何显著特点?,专题三 考向瞭望,材料二 同盟会宣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民国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表明资产阶级要用近代政治制度改造中国社会。 (2)指出民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制度方面改造中国的举措并简要分析其历史作用。,专题三 考向瞭望,材料三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普选产生 1954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国务院领导人

10、构成表(单位:人),(3)新中国民主政治有何特点? (4)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三,简要比较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与雅典公民大会的异同。,专题三 考向瞭望,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古希腊和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以及古希腊和新中国权力机关的比较。题目难度不大,重点突出,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 (1)主权在民,轮流执政,真正享受民主的人是少数。 (2)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政体。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专题三 考向瞭望,(3)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同:都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和决定一切国家大事;都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代议制民主,公民大会是直接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具有广泛性,公民大会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人民民主专政,公民大会是奴隶主阶级民主专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