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高频电子线路ch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730238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学]高频电子线路ch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工学]高频电子线路ch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工学]高频电子线路ch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工学]高频电子线路ch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工学]高频电子线路ch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学]高频电子线路ch》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学]高频电子线路ch(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和变频器,4.1 概述 4.2 非线性元件的特点 4.3 非线性电路分析 4.4 线性时变参量电路分析法 4.5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自学) 4.6 晶体管混频器(自学) 4.7 二极管混频器(自学) 4.8 差分对模拟乘法器混频电路(自学),教学内容:,1,学习目的,1、掌握非线性电路的主要特点与分析方法; 2、掌握线性时变参量电路的分析方法; 3、掌握混频的原理。 重点:非线性、线性时变参量电路和混频原理。 难点:线性时变参量电路分析法、变频器的工 作原理。,2,4.1 概 述,4.1.1 非线性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是若干无源元件或(和)有源元件的有序联结体。

2、 它可以分为线性与非线性两大类。,1、从元件角度:,线性元件:元件的值与加于元件两端的电压或电流大小 无关。例如:R,L,C。,非线性元件:元件的值与加于元件两端的电压或电流大 小有关。例如:晶体管的 ,变容管的结电容 。,时变参量元件:元件的参数按一定规律随时间变化时。 例如:变频器的变频跨导 。,实际上,绝大多数物理器件,作为线性元件工作是有条件的,或者是近似的。,3,2、从电路角度:,线性电路:线性电路是由线性元件构成的电路。它的输出输入关系用线性代数方程式或线性微分方程表示。线性电路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叠加性和均匀性。,非线性电路:非线性电路中至少包含一个非线性元件,它 的输出输入关系用非

3、线性函数方程(非线性代数方程或超越 方程)或非线性微分方程表示。非线性电路不具有叠加性与 均匀性。这是它与线性电路的重要区别。,4,由于非线性电路的输出输入关系是非线性函数关系,当信号通过非线性电路后,在输出信号中将会产生输入信号所没有的频率成分,也可能不再出现输入信号中的某些频率成分。这是非线性电路的重要特性。,时变参量电路:若电路中仅有一个参量受外加信号的控制 而按一定规律变化时,称这种电路为参变电路,外加信号为 控制信号。例如:模拟相乘器与变频器。,5,4.2 非线性电子线路的特点,本节以非线性电阻为例,讨论非线性元件的特性。 其特点: 1、工作特性的非线性性 2、不满足叠加原理 3、具

4、有变频能力 所得结论也适用于其它非线性元件。 1、非线性元件的工作特性 线性元件:电阻R=V/I比例常数就是电阻,与V、I 无关,取决与元件的材料与尺寸。,6,7,线性电阻:如图为伏安特性曲线。,8,非线性电阻:如图为伏安特性曲线。,静态直流电阻:,动态电阻:,所以,非线性电阻有静态和动态两个电阻值,它们都与工作点有关。动态电阻可能是正也可能是负。P128.,非线性元件,常用的非线性元件有半导体二极管、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各类场效应管和变容二极管等。,它们的特性曲线的函数关系大体上可分为指数函数和幂函数两大类。,9,变电容半导体二极管(简称变容管)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变容管是利用PN结来实现的

5、。 变容管利用的是势垒电容。 PN结是反向偏置的。,V=0时变容管的等效电容为,变容指数是 ,它是一个取决 于PN结的结构和杂质分布情况的 系数。缓变结变容管,其 =1/3。 突变结变容管,其 =1/2。 超突变结变容管,其 =2。,接触电位差为:,10,4.2.2 非线性元件的频率变换作用,1、线性元件 如果在一个线性电阻元件上加某一频率的正弦电压,那么在电阻中就会产生一个同频率的正弦电流。,11,12,加上一个正弦电压,同频率的正弦电流,13,加上一个正弦电压,不同频率的非正弦电流,2、非线性元件,当该元件上加两个正弦电压,即可求出通过元件的电流为,产生新频率成分:,(课本130页4.2.

6、8),14,2、非线性元件 举例:设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具有抛物线形状,即:,4.2.3 非线性电路不满足叠加原理,则会出现组合频率成分:,对比式4.2.8,显然是不同的。,15,4.3 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 4.2.1 非线性电路与线性电路分析方法的异同点,线性电路具有叠加性和均匀性。,非线性电路不具有叠加性和均匀性。,线性系统传输特性只由系统本身决定,与激励信号无关。,而非线性电路的输出输入特性则不仅与系统本身有关, 而且与激励信号有关。,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律对非线性电路和线性电路均适用。,16,线性电路可以用线性微分方程求解并可以方便地进行电路 的频域分析。,但是,由于非线性电路要

7、用非线性微分方程表示,因此对 非线性电路进行频域分析与是比较困难的。,只能针对某一类非线性电路采用对它比较合适的分析手 段(非线性电阻电路)。,17,1、幂级数分析法 小信号运用时,某些非线性器件的传输特性可用幂级数近似。将非线性电阻电路的输出输入特性用一个N阶幂级数近似表示,借助幂级数的性质,实现对电路的解析分析。 用于小信号检波、小信号调幅等方面。,18,2、折线法,非线性特性的折线化: (1)以一条或多条直线近似; (2)仅对大信号工作适用(小信号时失真大)。,对于晶体二极管、三极管,当vs0.5V(较大)时,采用幂级数法,误差增加,要求级数项数多。,19,1、幂级数分析法 将非线性电阻

8、电路的输出输入特性用一个N阶幂级数近似表 示,借助幂级数的性质,实现对电路的解析分析。,例如,设非线性元件的特性用非线性函数 来描述。,如果 i= 的各阶导数存在,则该函数可以展开成以下幂 级数:,若函数 在静态工作点 附近的各阶导数都存 在,也可在静态工作点 附近展开为幂级数。这样得到 的幂级数即泰勒级数:,20,该幂级数(泰勒级数)各系数分别由下式确定,即:,i,v,0,式中, 是静态工作点电流, 是静态工作点处的电导, 即动态电阻 r 的倒数。一般来说,要求近似的准确度越高及特性 曲线的运用范围愈宽,则所取的项数就愈多。,21,下面我们再用一个稍微复杂一些的例子来说明幂级数分析法 的具体

9、应用。,设非线性元件的静态特性曲线用下列三次多项式来表示:,加在该元件上的电压为:,求出通过元件的电流 i(t),再用三角公式将各项展开并整 理,得:,22,23,上式说明了电流 I 中所包含的全部频谱成份。根据这个结果, 可以看出如下规律:,(1)由于特性曲线的非线性,输出电流中产生了输入电压 中不曾有的新的频率成份:输入频率的谐波 和 , 和 ; 输入频率及其谐波所形成的各种组合频率:,(2)由于表示特性曲线的幂多项式最高次数等于三,所以 电流中最高谐波次数不超过三,各组合频率系数之和最高也 不超过三。一般情况下,设幂多项式最高次数等于n,则电流 中最高谐波次数不超过n;,若组合频率表示为

10、:,则有:,24,(3)电流中的直流成分,偶次谐波以及系数之和(即p+q)为偶数的各种组合频率成分,其振幅均只与幂级数的偶次项系数(包括常数项)有关,而与奇次项系数无关;类似地,奇次谐波以及系数之和为奇数的各种组合频率成分,其振幅均只与幂级数的奇次项系数有关,而与偶次项系数无关。例如,在上式中,基波振幅均与 有关,而与 、 无关,三次谐波及组合频率: 的振幅均只与 有关,而与 、 无关;而直流成分均只与 、 有关,而与 、 无关;二次谐波以及组合频率 的振幅均只与 有关,而与 、 无关。,25,(4)m次谐波(直流成分可视为零次,基波可视为一次)以及系数之和等于m的各组合频率成分。其振幅只与幂

11、级数中等于及高于m次的各项系数有关。例如,在上式中,直流成分与 、 都有关,而二次谐波以及组合频率为 的各成分其振幅却只与 有关,而与 无关。 (5)所有组合频率都是成对出现的。例如,有 就一定有 ;有 就一定有 等。 掌握以上规律是重要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规律,根据不同的要求,选用具有适当特性的非线性元件,或者选择合适的工作范围,以得到所需要的频率成分,而尽量减弱甚至消除不需要的频率成分。,26,27,28,4.4 线性时变参量电路分析法,29,线性时变电路:指电路元件的参数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按一定规律随时间变化,且这种变化与元件的电流或电压无关。,在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分析中,若基极输入的小

12、 信号电压振幅为 ,则晶体管在小信号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可写为:,30,若设法使,则可实现频率变换的可能。,31,同时作用与晶体管的两端,33,34,4.4.2 模拟乘法器电路分析,35,模拟乘法器可应用于:,等各种技术领域,1. 模拟相乘器的基本概念,模拟乘法器具有两个输入端(常称X输入和Y输入)和一个输出端(常称Z输出), 是一个三端口网络,电路符号如右图所示:,ux,uy,uZ,理想乘法器:,uz(t)=Kux(t)uy(t),或Z=KXY,36,差分对模拟乘法器电路分析,37,2. 单差分对电路,则:差分输出电流为:,38,当vi2VT时,,39,开关工作状态,u10时二极管导通 u10时二极管截止,40,4.4.4 开关函数分析法,41,42,应用举例:,如1:调制,如2:变频,4.1 4.2 4.3 4.10 4.17 4.18 4.19,43,作 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