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4.1《两极格局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715927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6.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4.1《两极格局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历史:4.1《两极格局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历史:4.1《两极格局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历史:4.1《两极格局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历史:4.1《两极格局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4.1《两极格局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4.1《两极格局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第四单元第一课两极格局的形成课件PPT(新人教版选修3),前苏联的“明斯克”号航母,现成为了深圳航母公园的 主角,昔日“冷战”军备竞赛的产物,而今却成为游人如织 的旅游胜景,可说是铸剑为犁的典范,但“冷战”时期的遗产之一美苏制造的足以将 人类毁灭几十次的核武器却依然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高悬于我们的头顶,第1课 两级格局的形成,课标要求: 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 2.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问题:这图片表明各国之间是什么关系?,一、雅尔塔体制的确立 归纳:什么叫雅尔塔体制?你能尝试着给“雅尔塔体制”下一个定义吗? 1、雅尔塔体制

2、的定义 二战后期,美、英、苏根据自身战略利益和维持世界和平的需要,通过雅尔塔等一系列国际会议建立起来的战后世界新秩序 2、对雅尔塔体制作用的评价,图一:日本正式向中国政府代表递交降书,著名的纽伦堡大审判,图二:,图三:东京大审判中的东条英机,推论一:雅尔塔体制的确立有助于: 加速战争胜利进程 体现和平共处精神,积极,图四:今日蒙古国,图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推论二:雅尔塔体制体现了: 美、苏、英大国的利益和意志 打上了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烙印,局限,结论: 雅尔塔体制结束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为以美、苏为中心的两分天下的格局奠定了基 础,二、美苏实力超群 1、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

3、义世界的头号霸主 (1)表现: 经济: 政治: 军事: (2)原因: 美国自身: 世界:,经济实力急剧膨胀(工农业、黄金储备),资民主国家典范、反法西斯大国,拥有巨大影响力,军队庞大、装备先进、核武垄断、广泛驻军,基础雄厚、本土未受破坏 战争刺激经济增长 “民主国家兵工厂”,法西斯强国被打倒、西欧普遍衰落,回忆: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国能成为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也非朝夕之功你能回忆起美国成长为世界大国历程中的一些大事来吗? 1、17751783年独立战争 1781年正式独立 1787年宪法确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为其迅速发展奠基。 2、18611865年南北战争 废除阻碍工业资本主

4、义的种植园奴隶制,与西进运动一起促 进了美国经济的起飞。 3、1894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 4、一战前期,美国利用中立国身份发战争财。战后,世界金融中 心由伦敦转移到纽约。 5、一战后巴黎和会上美国企图利用建立国际联盟来主导世界事务 ,遭到英法抵制而受挫。但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获得了与英国 平起平坐的海军强国地位,获得了对亚太事务的主导权。 6、20世纪20年代利用道威斯计划等方式加强对欧洲的资本输出 7、二战参战较晚,本土基本未受破坏,成为“民主国家兵工厂” 二战后,在经济、政治、军事上最终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2、二战后,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1)表现: 经济

5、: 政治: 军事: (2)原因: 苏联: 世界:,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第四个五年计划),反法西斯大国,社会主义核心,军事力量庞大、打破美国核垄断,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法西斯的溃败和西欧的衰落 东欧和亚洲各国纷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三、世界战略的对立,美国,苏联,意识形态:,世界战略:,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咄咄逼人的 进攻战略,维护成果、 扩大影响的 防御战略,本课总结:,雅尔塔体制的确立 ,美苏实力超群 ,世界战略的对立 ,美苏两分天下 为两极格局划分势力范围,两个超级大国规模初具 奠定两极格局的实力基础,推动两极格局和“冷战”局面 的形成,美苏实力均衡、世界战略对立、冷战呼之欲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