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新学案》2012高三语文一轮第一编文言文课件苏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712722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新学案》2012高三语文一轮第一编文言文课件苏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金版新学案》2012高三语文一轮第一编文言文课件苏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金版新学案》2012高三语文一轮第一编文言文课件苏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金版新学案》2012高三语文一轮第一编文言文课件苏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金版新学案》2012高三语文一轮第一编文言文课件苏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版新学案》2012高三语文一轮第一编文言文课件苏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新学案》2012高三语文一轮第一编文言文课件苏教版必修(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4 文言文,一、写出通假字并释义 1青雀黄龙之轴 _通_,_ 2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 _通_,_ 3忽奔腾而砰湃 _通_,_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_通_,_ 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_通_,_,参考答案 1轴 舳 船尾架舵的地方,文中代指船 2.唱 倡 提倡 3.砰湃 澎湃 波涛汹涌的声音 4.涂 途 路上 5.颁 斑 花白,参考答案 1句末语气词,表反问 做 是 成为 被 2.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 遮阳避雨的用具 器物上的盖子 遮盖 压倒,胜过 大概,大约 肯定判断,原来是 3.学习,发扬 修理,整治 修建,修造 修订,修改 使提高修养 4.读wn,成为王 王师:封建时代政府

2、的军队 一国的君主 王子:君主的儿子,也泛指贵族子弟,5.吃 前一个为动词,吃;后一个为名词,食物 6.读c,密 数词,几 7.收成不好,荒年 不吉祥,不幸 8.离开 去年:今年的前一年 除去,除掉 距离 表示动作的趋势 丢弃,厌弃 去去:走了又走,越走越远 9.简直 笔直、平直 只是,仅 价值,通“值” 径直,一直 10.私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 偏爱 私下,秘密地,11.右边,与“左”相对 秦汉以前以右为尊,因而指较高的地位,引申为“上” 古称世家大族为“右族”“右姓” 古代坐在战车右边负责警卫的人称“车右”,也称为“右” 12.时序、时节 序言、赠序 为写序 13.才华出众的 美好的

3、 能承受,禁得起 尽 战胜,取胜 优美的,好的,14.尽 困厄 走投无路 困窘,处境困难 不得志,失意,与“达”相对 贫困 穷尽 寻求到尽头 15.你,你的 才 却,竟然 是,就是 16.诉说 言论,说法 文体的一种 劝说,说服 通“悦”,高兴 17.兵器 战争 军队 士兵 18.坚固 固执 副词,本来,原来 确实,的,19帮助,辅助 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互相 宰相 副词,偏指动作一方 20.那 发语词 丈夫 人 成年男子 21.担任 成就 靠近 达到 22.但是 看,视 探望 顾念 23.厉害 更加 胜过 施加 浮夸,夸大其辞 24.连接 伸长 引领,参考答案 1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 连

4、词,表转折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并列 2.助词,的 两个“之”都是代词,代远人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音节助词,无义 定语后置的标志 这些,代词,复指“鸡豚狗彘” 3.连词,而且,并且 连词,况且 连词,表让步,尚且 连词,表递进,并且,4.语气词,表反问 介词,为了 介词,替 介词,被 5.介词,因为 表目的连词,相当于“而” 介词,凭借 连词,因而 介词,凭借 介词,拿 连词,因为 连词,来 介词,拿、用 介词,把 6.介词,对 介词,从 介词,对于 介词,表比较,比 介词,在 介词,向 介词,对 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在”,7.

5、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里” 代词,代河东 代词,它们的 代词,代“秋声” 代词,作领属性定语,译为“它的” 代词,代“它们” 8.句末语气词,可不译 代词,指代“这里” 9.指示代词,这样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 指示代词,这样 10.代词,“有者”为固定结构,“有的东西” 代词,“所以者”为固定结构,“的原因” 代词, 的,参考答案 1形容词作动词,看重;看轻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来;使安定 3.名词作动词,击鼓 4.名词作动词,为王,称王 5.名词作动词,归罪、归咎 6.名词作动词,遥望 7.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8.名词作状语,像云雾一样;像流星一样,9.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放下

6、10.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11.动词作名词,忧心的事 12.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13.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 1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震惊;使哭泣 15.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凋伤憔损,16.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窜 17.动词的为动用法,为伤感、伤心 18.形容词作名词,才俊、俊杰 19.形容词作动词,谨慎从事,参考答案 1把当做 2.可,可以;以,凭借 3.迎接 4.文中指座中文人 5.供养活着的人 6.不要奢望 7.容貌 8.刚才 9.(因疾病)困顿 10.于是创作 11.整理 12.情意 13.光景,情形 14.没有心情 15.爆发出,突然冲出 16.指用兵,六、指出下

7、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无乃尔是过与:_ 2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_ 3何以伐为:_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5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_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_ 7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_ 8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_,9尤倍重于三十年前:_ 10望长安于日下:_ 11纤歌凝而白云遏:_ 12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_,13夫秋,刑官也:_ 14胡为而来哉:_ 15有动于中:_ 16草拂之而色变:_,参考答案 1固定句式,“无乃与”译为“恐怕吧” 2.省略句,以(之)为 3.固定反问句,“何以为”译为“为什么呢” 4.状语后置句 5.状语后置句 6.宾语前置句 7.定语后置句,“读兹编

8、”为定语 8.省略句 9.状语后置句 10.介宾短语后置句 11.被动句,白云(被)遏 12.宾语前置句,“不逢杨意” 13.判断句 14.宾语前置句 15.状语后置句 16.被动句,七、重要语句翻译 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译文:_ 2君于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文:_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译文:_ 4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_,5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译文:_ 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译文:_,7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译文:_ 8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

9、,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译文:_,9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译文:_ 10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译文:_,11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译文:_ 12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译文:_,13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 译文:_ 14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译文:_,参考答案 1(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 2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 3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怕人口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

10、不安定。 4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来招致他们。使他来了以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5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呢? 6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7那么这次起义的价值,简直可以使天地(为之)震惊,鬼神(为之)哭泣,(它将)与武昌大革命一同长存(为后人所纪念)。 8那么我这次行动所担负的责任,更比三十年前加倍重大了。,9我写这篇序,既是沉痛悼念牺牲了的烈士,又(希望)用(它)来作为凡是能够阅读这部书的国民的一种勉励。 10年老了更应当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的老年改变自己的心志;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强,不能放弃崇高的凌

11、云壮志。 11如今我抛弃了一生的功名富贵,不远万里去朝夕侍奉父母。自己并不是像谢玄那样有出息的人才,却能在今日的宴会上和贤能之士相交往。,12自然对于万物,是要它们在春天生长,在秋天结果实。 13草木是无情之物,尚有衰败零落之时。人为动物,在万物中又最有灵性。 14它用来摧败花草使树木凋零的,便是一种肃杀之气的余烈。,八、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 盖均无贫,_,_。夫如是,故远人。 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_,_。(季氏将伐颛臾),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_,_。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_,_。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_,_,_。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 路矣。(寡人之于国也),3十旬休假,胜友如云;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_;_,声断衡阳之浦。 _,_;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_,_。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_,_。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 (滕王阁序并诗),参考答案 1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 和无寡 安无倾 既来之 则安之 2.或百步而后止 或五十步而后止 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