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国际背景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671018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9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国际背景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经济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国际背景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经济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国际背景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经济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国际背景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经济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国际背景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国际背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国际背景(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国际贸易与收支,第一节 贸易利益 第二节 汇率与国际货币交换体系 第三节 国际收支平衡 第四节 政府与国际贸易,第一节 贸易利益,贸易利益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进行分配? 一、国际贸易的原因 二、贸易利益分析 三、国际分工 四、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对不同国家利益的影响,一、国际贸易的原因,1、各国生产条件和需求的多元化 2、规模经济 3、偏好的不同,二、贸易利益分析,1、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2、贸易利益的分配,尽管国际贸易使得贸易双方都获益,但获益并不均等。 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三、国际分工,1、国际分工的概念与原因 国际分工是国与国间在广义生产中形成的产业分工和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是超越国界

2、的分工 国际分工产生于各国在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发展中形成的比较优势,国际分工不断深化 首先,产业和产品复杂化 其次,运输能力提高和信息流通加快 第三,规模效应 最后,经济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大,2、国际分工的类型,1)按分工的深度划分 由自然差异形成的 由发展差异形成的 产业内分工 2)按生产关联性 垂直型分工 水平型分工,四、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对不同国家利益的影响,1、垂直分工对发达国家P241 2、垂直分工对发展中国家 3、发达国家间的水平分工 4、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分工,第二节 汇率与国际货币交换体系,一、汇率的含义与作用 二、汇率的决定 三、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四、国际货币体系,一、汇率的含

3、义与作用,1、汇率的含义 汇率是一个国家货币换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时使用的比率。 2、汇率的表示方法 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3、汇率的作用 1)外汇买卖的折算标准 2)表现出货币的相对价格 3)充当国际间价格的转换手段 4)调节经济的功能 5)经济状况的指示器,二、汇率的决定,不同货币制度和汇率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与变化规律也不相同 1、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的决定,1、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固定汇率指两国货币价格比价基本给定,其波动界限规定在一定幅度内的一种汇率制度。 1)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决定汇率的基础 国际金本位制度的主要特点 决定汇率的基础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决

4、定汇率的基础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决定汇率的基础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2、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的决定,1)浮动汇率制 一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率不确定,随着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而自由波动的一种汇率制。 自由浮动与管理浮动制 2)决定汇率的基础 3)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三、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汇率变动主要是受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通货膨胀及国际收支等因素的影响,1、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1)对经常项目的对影响 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对非贸易收支的影响 2)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3)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和对外负债的影响,2、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影响国内物价水平 货币贬值,国内物价上升 货币升值,国内物

5、价下降,3、汇率变动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往往会激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对于发达国家争夺市场之间的矛盾,4、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影响的程度,1)一国的开放程度 2)一国商品是否多样化 3)一国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 4)一国货币兑换性,四、国际货币体系,1、国际货币体系的有关概念、 1)货币制度P249 2)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 3)如何评价国际货币体系 4)国际货币体系的类型,2、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1)金本位制下货币体系 2)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 3)美元危机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4)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 5)牙买加体系 6)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第三节 国际收支平衡,一、国际收

6、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解读和分析 三、国际收支失衡的含义及原因 四、国际收支失衡的后果 五、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 六、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1、概念 2、国际收支平衡表内容 3、自主交易与调节机制,1、概念,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与世界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居民间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的系统记录,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三部分构成: 1)经常项目 反映商品、劳务、单方面转移的交易往来 2)资本项目 反映资本的流动 3)平衡项目 平衡借贷双方项目,包括官方储备、错误遗漏,3、自主交易与调节交易,自

7、主交易:指经济实体或个人基于自身的动机,为了经济上的某种目的而自主进行的交易。 调节交易,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解读和分析,1、项目分析 2、横向比较分析 3、动态比较分析 4、综合分析 5、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作用,三、国际收支失衡的含义与原因,1、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含义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之和等于0;国际收支失衡就是自主交易的收支存在差额 2、国际收支的主要原因 1)季节性不平衡 2)周期性不平衡 3)国民收入性不平衡 4)货币性不平衡 5)结构性不平衡,四、国际收支失衡的后果,无论顺差还是逆差都会对宏观经济产生很大影响 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主要目标之一,五、国际

8、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自动调节机制通过四大因素来实现: 利率、物价、国民收入、汇率作用 1、金本位制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2、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3、浮动汇率制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1、金本位制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作用机理: 国际收支顺差 黄金流入 货币供给增加 物价上升 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该国国际收支趋于均衡,2、固定汇率制度下自动调节机制,p264,3、浮动汇率制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是通过汇率的变动来实现的,六、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1、货币政策 2、财政政策 3、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使用 4、外汇政策 5、外贸政

9、策 6、加强国际经济与金融合作 7、如何选择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措施,第四节 政府与国际贸易,一、国家干预国际贸易的方式 二、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的争论,一、国家干预国际贸易的方式,1、关税贸易壁垒 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附加税、特惠关税、普遍优惠制 2、非关税壁垒措施 进口配额制、“自动出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进口和出口的国家垄断、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各种国内税、最低限价和禁止进口、进口押金制度、海关估价制度、复杂的海关手续和规定进口通道、严格技术安全卫生检疫和商品包装标签规定,3、鼓励出口的措施 出口信贷、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出口补贴、商品倾销、外汇倾销、促进进口的组

10、织措施、其他措施,二、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的争论,1、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 2、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3、几种贸易保护的主要观点,第二章 国际组织,第一节 国际组织简述 第二节 几种世界性的国际组织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第一节 国际组织,一、定义 二、产生与发展 三、国际组织的组织,一、定义,国际组织是主权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根据共同同意的国际公约、条约或协定而成立的履行有关规则的常设性超国界机构,二、产生与发展,真正意义的国际组织是19世纪的产物 首先出现在经济领域 全球化过程中需要在许多问题上国际合作,三、国际组织的作用,1、论坛功能 2、协调功能 3、沟通功能 4、规范和管理功能 5、资源配置功能,第二节 几种世界性国际组织,一、世界贸易组织 二、联合国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四、世界银行,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一、欧盟 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