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第二十章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636989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55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心理学-第二十章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体育心理学-第二十章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体育心理学-第二十章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体育心理学-第二十章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体育心理学-第二十章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心理学-第二十章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心理学-第二十章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章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第一节 运动能力的差异 第二节 智力因素的差异 第三节 非智力因素差异 第四节 体育差生心理,拓展知识1:个性的含义及其特点,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气质、能力、性格),什么是能力,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例如,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都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所必须的最基本的能力。 在完成学习活动时,所必须具备的这些能力的综合体,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它保证人们有效地掌握知识。一般能力和智力是与认识活动相联系的。,特殊能力是指从事专业活动所必须的能力。它是保

2、证某项专业活动获得较高效率的能力。特殊能力又分别由一些具体的能力所构成。,各种专业活动要求个体具有独特结构的特殊能力,但是,在顺利从事该种专业活动的不同的人身上,构成特殊能力的各种成分的发展水平可能是不尽相同的。 例如,运动能力需要由爆发力、速度、协调性、平衡性、耐力等成分组成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一般能力的发展为特殊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内部条件;特殊能力的发展又积极地促进着一般能力的发展。为了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往往需要有几种能力的完备给合。多种能力的完备结合称为才能。,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区别: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技能是由于练习而近乎自动化了

3、的动作。 个人的知识和技能是心理活切的结果,不是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知识、技能的概括化和迁移。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比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要慢,遗传素质对它的发展有较大的作用。 知识和技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它不受遗传的直接影响。,联系 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前提,但是,能力的发展又不能离开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然而,发展能力不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地实现的,生吞活剥接受的知识,不仅不能转化为能力,还会抑制能力的发展。,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能力和知识不是同步前进的,具有同等知识的学生,能力不一定相同;反之,亦然。同样优异的学习成绩,可能一个学生是因为学习能力强获

4、得的,另一个学生是加班加点的结果。,能力发展的条件,制约能力发展的条件有两个方面:一是素质;二是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前者是先天的因素,后者是后天的因素。,素质,素质是有机体生来具有的某些解剖生理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脑、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生理特点、它一般由遗传而来,担又不完全由遗传所决定,因为素质还包括婴儿出生前在胎儿时期所受到的影晌。,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前提。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发展首先是同脑和感觉器官的生理特点相联系的。双目失明的人难以发展绘画方面的能力;四肢残缺的人难以发展良好的运动能力;无脑儿不可能发展智力。,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但它本身不是能力,只是为能力的形

5、成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必须借助于后天的环境、教育、实践诸因素。,在素质与能力之间,不存在一对应的关系,同样的素质基础,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能力,同一种能力也可以在不同的素质基础上形成,这完全取决于后天的条件。即使某种素质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甚至也可以通过机能的补偿作用。,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素质相差无几的人,其能力发展的差别是由环境、教育和主体的实践活动所决定的。 环境和教育是能力发展的外部条件,人的能力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活动才能得到发展。能力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人的能力水平与他从事活动的积极性成正比。,能力的个别差异,质的差异 首先表现在各个人可能具

6、有不同的特殊能力。 音乐、绘画、体育运动、技术操作、表演、写作、数学、外语,能力在质上的差异还表现在个体在一般能力上存在着个别差异。 观察力、记忆力,第一节 运动能力的差异,一、运动能力的含义 二、运动能力的个别差异及其对体育学习 效果的影响 三、一般运动能力的测定,一、运动能力的含义,弗莱希曼(E.A.Fleishman)认为,运动能力是由心理运动能力和身体的熟练运动能力(粗大动作的运动能力)所构成的。,心理运动能力,(1)操作准确度; (2)上下肢协调性; (3)定向反应; (4)反应时间; (5)手臂动作; (6)控制速度的能力; (7)手和臂的灵敏度; (8)手指的灵巧性; (9)手臂

7、的稳定性; (10)瞄准目标的能力等。,身体的熟练运动能力,(1) 最大柔韧性; (2)动力性的柔韧性; (3)爆发力; (4)静力性肌力; (5)动力性肌力; (6)躯干肌力; (7)全身协调性; (8)全身平衡性和耐力等,人们认为,心理运动能力分为一般运动能力和特殊运动能力两种。,一般运动能力,是指从事各种运动项目都必须具备的运动能力。 动作感受性的敏锐度, 知觉的广度和深度, 表象的完整性和清晰性, 反应的迅速性、选择性和准确性, 操作思维的敏捷性和实效性, 运动记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想象力和注意力等方面的心理功能。,特殊运动能力,是指从事专项运动所必须的能力,又称专项运动能力。 学习

8、或完成任何一项体育活动都需要一般运动能力和特殊运动能力,两者缺一不可。,二、运动能力的个别差异及其对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一) 运动能力在质上的差异 运动能力在质上的差异是指在学习或完成同一种动作技能时,不同的人可能是以极不相同的能力结合为基础的。,(二) 运动能力在量上的差异,运动能力在量上的差异是指在运动能力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运动能力的高低,只有通过测定或调查才能作出评价性的判断。 通过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训练,运动能力会得到发展。只是运动能力的发展比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要慢。,遗传素质、良好的体育教学与训练、从事体育活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对它的发展都起了较大的作用。,三、一般运动能力的测

9、定,(一) 怎样测定一般运动能力 测定一般运动能力可采用实验室测试法和“临场”测试法。,在采用实验室方法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事先确定好指导语;控制好各种信号和指令;应考虑到室内的照明度和隔音程度;所用仪器应有足够的准确性和恒常性。,在采用“临场”测试法时,可用观察法或遥测的方法,也可事先编制好调查表进行书面调查。,(二) 常用的测定一般运动能力的方法,1测定肘关节动觉感受性 2测定操作记忆 3测定时空判断能力 4测定时间估计能力和时间节奏感 5测定肌肉用力的感受性,操作记忆测定,10 10 10,2 3 3,1 2 2,3 2 1,3 0 2,0 1 2,1 3 0,2 3 1,1 0 2,2

10、 3 1,1 2 2,第二节 学习对智力的要求及其个别差异,一、 体育学习需有智力来保证 二、 智力发展水平上的个别差异及其 与体育锻练的关系,第二节智力因素的差异,一、体育学习需要有智力来保证 智力是指在完成学习活动时,所必须具备的认识能力的综合体。,认识能力是指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从事各种活动所必须的最基本的能力,包括体育学习活动在内,它同样需要有这些能力的综合体,即智力来保证。,拓展知识2:智力测验 (intelligence test), 测查智力的一种方法。法比奈(Alfred Binet)首创。今天的智力测验类型繁多,有个人的,也有团体的,有成年的也有少儿的

11、及其他诸种类型。,韦克斯勒智力测验,言语智商: 常识、理解、算术、相似性 数字记忆广度、词汇 操作量表: 译码、图画补缺、积木图案 图片排列、物体拼配,美韦克斯勒(D.Wechsler)的研究发现成人智力测验的11个项目中,词汇、常识、物体拼配、图片排列这4个项目的分数与年龄关系不大。,智力分级表,智商 级别 139以上 非常优秀 1 120139 优秀 11 110119 中上 18 90109 中智 46 8090 中下 15 7970 临界 6 70以下 智力迟钝 3,IQ,百分比,二、智力发展水平上的个别差异及其与体育锻练的关系,人的智力是相对稳定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智力增长不是等速

12、的,一般是先快后慢,到了一定的年龄则停止增长,或者开始下降。,优秀儿童、普通儿童和迟钝儿童的智力发展曲线,由于人的智力是个动力结构,它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在体育教学中注重智力训练,通过体育活动也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提高他们的体育学习成绩。,许多研究表明,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智力发展得特别迅速。一般人的智力发展高峰期是20-34岁,智力下降的确切年龄则存在着个别差异。,体育锻炼有利于智力衰退的推迟,以及潜在智能的充分发挥。同时,还说明了各个人智商的变动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智力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仅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快慢方面,而且表现在智力停

13、止发展的时间早晚方面。智力高的人,智力发展的速度快,停止发展的时间晚;智力低的人,智力发展的速度慢,停止发展的时间早。,第三节 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一、学生的气质类型及其在体育活中的 表现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 三、体育品德的形成与矫正,一、学生的气质类型及其 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气质是指不以人的活动动机、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是指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心理过程的强度(指向于内心世界还是指向于外界事物)等方面的特征。,气质古老的概念,希希波克拉底 罗马盖仑 血液 粘液 黄胆

14、汁 黑胆汁 多血质 粘液质 胆汁质 抑郁质,气质作为具有动力特征的个性心理特征,它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为气质类型的不同。这种不同的的气质类型,可以使各个学生的整个心理活动涂上其独特的色彩,并影响着其活动的一切方面,而不以活动内容为转移。各种气质类型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有不同的表现。,(一)以多血质类型为主的学生,多血质类型的人能够在最小强度的外界刺激之下就作出反应,能够耐受强烈的刺激,反应的不随意性占优势,可塑性较大,情绪兴奋性高,且外部表现明显,具有外向性,反应速度快而灵活的特点。,多血质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主要表现为活泼、好动、敏感、动作反应迅速、灵活性高、模仿能力强、动作技能掌握得快,但注意力

15、容易转换,兴趣和情绪容易变换。对于他们,应当着重培养认真钻研的学习精神。,(二)以粘液质类型为主的学生,由于粘液质类型人同样能够在最小强度的外界刺激下就作出反应,以及能够耐受强烈的刺激,但不随意的反应性和情绪兴奋性均低,内向性明显,外部表现少,反应速度慢,具有稳定性特点。,粘液质类型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主要表现为安静、稳重、踏实且有坚韧性,注意力和情绪均较稳定。但动作反应较迟缓,灵活性差,注意难以转移。,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应适当延长他们准备活动时间,使他们的生理、心理能量充分调动起来和提高他们的情绪兴奋水平,并经常指导他们在练习时尽可能快和灵活地作出动作反应,一旦在这方面取得进步,就给予鼓励 。

16、,(三)以胆汁质类型为主的学生,胆汁质类型的人也具有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的特点,反应的不随意性占优势,而且,外向性明显,情绪兴奋性高,高级神经活动具有强而不平衡的特点,反应速度快而不灵活。,因此,他们在体育活动中主要表现为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兴奋性高,掌握动作技能快,恢复疲劳的速度快,能迅速地调动其身体的能量,爆发力强,能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量。但容易冲动或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情绪变换剧烈,也不容易注意动作的细节。,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应着重培养他们的耐心、沉着、稳健和自制力,尤其要帮助他们克服脾气急躁、情绪不稳定,容易和同学发生冲突等弱点。,(四)以抑郁质类型为主的学生,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弱型,坚持性差,既感受性高耐受性低,不随意的反应性低,反应速度慢,具有刻板性和不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