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7届高考考前模拟冲刺打靶卷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630099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6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2017届高考考前模拟冲刺打靶卷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江苏省徐州市2017届高考考前模拟冲刺打靶卷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江苏省徐州市2017届高考考前模拟冲刺打靶卷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江苏省徐州市2017届高考考前模拟冲刺打靶卷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江苏省徐州市2017届高考考前模拟冲刺打靶卷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2017届高考考前模拟冲刺打靶卷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2017届高考考前模拟冲刺打靶卷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徐州市2017届高三考前模拟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相关叙述中,下列正确的是A. 蓝藻细胞中有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再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B. 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C. 真核细胞中的DNA全部分布在细胞核中,所以细胞核是遗传控制中心D. 由 rRNA 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答案】D【解析】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细胞内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错误;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B错误;真核细胞中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DNA,C错误;核糖体的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和rRNA,核糖体

2、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D正确。2.物质运输是细胞生存的物质保障,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氧气和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B. 神经递质一般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C. 吞噬细胞摄取病菌既需要载体也需要消耗ATPD. 生长素在在琼脂中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答案】B【解析】氧气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A错误;神经递质一般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体现膜的流动性,B正确;吞噬细胞摄取病菌属于胞吞,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C错误;生长素在在琼脂中的运输方式为扩散,不属于自由扩散,D错误。【点睛】本题的考查物质运输的方式,考题比较简单,对常见的物质的

3、运输方式进行识记,对于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理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3.下图为常见的两套渗透装置图(图中S1为30%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S3为30%葡萄糖溶液;已知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但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装置A漏斗中溶液液面上升速率逐渐下降B. 装置A渗透过程中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方向是S2S1C. 装置A达到渗透平衡后,则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溶液浓度D. 装置B的现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答案】B【解析】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渗透装作用是指水分通过半透膜,从溶质浓度低的溶液向溶质浓度高的溶液的转移现象。图A中S1为30%蔗糖溶液、S

4、2为蒸馏水,所以漏斗内液面上升。图B中S2为蒸馏水、S3为30%葡萄糖溶液,而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所以右侧液面先上升,后下降。A、装置A中,S130%蔗糖溶液S2蒸馏水,所以漏斗中溶液液面上升,但随着液面差h的增大,液面上升速率逐渐下降,A正确;装置A渗透过程中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方向是双向的,但S2S1的明显多于S1S2的,B错误;装置A达到渗透平衡后,由于漏斗中溶液存在势能,所以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溶液浓度,C正确;由于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所以装置B的现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D正确。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能理解渗透作用的原理,明确水分子总是从低浓

5、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运输。4.磷酸肌酸主要储存于动物和人的肌细胞中,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ATP和磷酸肌酸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磷酸肌酸(CP)+ADPATP+肌酸(C)A. 磷酸肌酸是能量的一种储存形式,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B. 磷酸肌酸和肌酸的相互转化与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相偶联C. 肌肉收缩时,在磷酸肌酸的作用下使ATP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D. 据ATP的结构推测生物体内还存在着其他高能磷酸化合物,如GTP、CTP等【答案】A【解析】磷酸肌酸是能量的一种储存形式,但不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A项错误;当肌肉收缩而使ATP含量由于大量消耗减少时,磷酸肌酸就释放出所储存的

6、能量,供ADP合成为ATP,同时生成肌酸,这是动物体内ATP形成的一个途径,当肌细胞中的ATP浓度过高时,肌细胞中的ATP可将其中的高能磷酸键转移给肌酸,生成磷酸肌酸,因此磷酸肌酸和肌酸的相互转化与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相偶联,肌肉收缩时,在磷酸肌酸的作用下使ATP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B、C项正确;GTP、CTP等也是生物体内存在着的其他的高能磷酸化合物,D项正确。5.研究发现,直肠癌患者体内存在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用姜黄素(分子式:C21H20O6)治疗,会引起癌细胞内BAX等凋亡蛋白高表达,诱发癌细胞凋亡;而肿瘤干细胞因膜上具有高水平的ABCG2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黄素,从而逃避凋亡,并增殖

7、分化形成癌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肿瘤干细胞含有控制ABCG2蛋白的基因,而癌细胞中没有 姜黄素进出肿瘤干细胞和癌细胞均需要消耗ATP 在癌细胞中BAX蛋白和ABCG2蛋白的作用相互拮抗 用ABCG2抑制剂与姜黄素联合治疗,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A. B. C. D. 【答案】D【解析】人体内所有细胞内的基因都相同,所有癌细胞内也有控制ABCG2蛋白的基因,错误;细胞的增殖需要消耗能量,用姜黄素治疗癌症时,肿瘤干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ABCG2蛋白能主动有效地排除姜黄素,说明肿瘤干细胞在ABCG2蛋白作用下排出姜黄素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而ATP是直接能源物质,故正确;BAX蛋白为凋亡蛋白,与细

8、胞凋亡有关,ABCG2蛋白是肿瘤干细胞膜上排出姜黄素的载体蛋白,二者的作用不具有拮抗作用,错误;姜黄素能诱发癌细胞凋亡,而ABCG2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黄素,从而逃避凋亡,用ABCG2抑制剂与姜黄素联合治疗,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正确。6.对果蝇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将细胞分为甲、乙、丙三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只有甲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B. 乙组细胞暂时没有进行分裂C. 丙组细胞的出现与减数分裂有关D. 三组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均为一条X和一条Y【答案】C【解析】分析柱形图:甲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

9、同,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末期,也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由分析可知,乙组细胞也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末期,A错误;乙组细胞可以表示有丝分裂,也可以表示减数分裂,B错误;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这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有关,C正确;甲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细胞中含有两条X和两条Y;乙组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一条X和一条Y(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含有2条X或含有2条Y(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组细胞中只含一条X或只含一条Y,D错误。7.下图

10、甲表示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图中所有正常女性的基因型均如图乙所示,且3号4号代表性染色体。若3与4的后代男孩均患病、女孩均正常,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由图甲推断,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 不考虑交叉互换,一个图乙细胞可以产生2种类型的4个配子C. 2的基因型为AAXDY或AaXDYD. 1与2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是5/8【答案】D【解析】根据图乙可知所有正常女性的基因型为AaXDXd,也即知道双显性基因为正常;根据“-3与-4的后代男孩均患病、女孩均正常”知,-3的基因型必为AAXdXd,同时确定-4的基因型必为aaXDY。由-1为患者,且-

11、1和-2正常,说明-1(AaXDXd)和-2(AaXDY),-1(aaXDX_)。A、根据题目条件,可确定双显性个体表现正常,A错误;女性个体的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1个配子,B错误;根据题目条件-1是aaXDX,-2的基因型只能为AaXDY,C错误;-1基因型应为1/2aaXDXD或1/2aaXDXd,-2的基因型为AaXdY,后代正常的概率是1/2Aa3/4XD_=3/8,所以后代的患病概率是5/8,D正确。【点睛】本题较难,考查的是两对等位基因决定一种性状,解答试题的关键是能根据遗传系谱图,推出患者的基因型。8.下列有关实验及实验结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A B. B C. C D. D

12、【答案】B【解析】DNA水解酶能把S型细菌的DNA水解了,结果R细菌没有转化为S细菌,说明DNA的水解产物不是遗传物质,失去了遗传特性,A正确;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离心后上清液主要是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故上清液反射性很高,不能说明DNA有没有进入到细菌体内,不能证明DNA是否是遗传物质,B错误;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感染烟草,烟草出息病斑,说明RNA可能是遗传物质,C正确;1个DNA复制三次,共形成8个DNA分子,由于后代中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1/4,说明含有15N的DNA为2个,说明亲本15N的DNA两条链分布在不同的子代DNA分子中,因此可以说明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

13、复制,D正确。9.下图是某个二倍体(AABb)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断错误的是A. 甲、乙均为基因突变所致B. 乙中有2个染色体组C. 丙为M交叉互换所致D. 甲、乙、丙所产生的变异均可遗传给后代【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甲、乙中等位基因Aa的出现都是基因突变所致,A正确;乙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B正确;根据丙中染色体颜色可知,等位基因B和b出现的原因是M交叉互换所致,C正确;甲和乙

14、发生的是基因突变,丙因交叉互换而导致基因重组,它们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但甲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体细胞突变一般不遗传给后代,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从而判断出细胞所处的分裂方式。10.科研人员以果蝇为材料研究进化时发现,野生种群中个体刚毛平均数为9.5根,科研人员从中选出刚毛最多的20%个体为起始种群,从起始种群开始进行多代选择

15、,在每一代中选出刚毛最多的20%个体来繁殖子代,反复进行86代后,种群中个体刚毛的平均数接近40根。对此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多刚毛果蝇与少刚毛果蝇存在竞争关系B. 20%的小种群与原种群存在地理隔离C. 实验过程中,人工培养20%的小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D. 最后的多刚毛种群和起始种群不存在生殖隔离,说明果蝇没有进化【答案】B【解析】竞争关系属于种间关系,多刚毛果蝇与少刚毛果蝇属于种内斗争关系,A错误;科研人员将选出的20%的小种群作为起始种群,不与其他种群进行基因交流,存在地理隔离,B正确;人工培养时,果蝇的食物和空间资源是有限的,不会呈J型曲线增长,C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的产生,最终种群中个体刚毛的平均数接近40根,说明发生了进化,D错误。【点睛】隔离、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关系:(1)生物进化物种的形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产生。生物发生进化,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是新物种的形成要经过生物进化,即生物进化是物种形成的基础。(2)物种形成与隔离的关系: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但必须要经过生殖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