缢蛏与对虾生态养殖技术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620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缢蛏与对虾生态养殖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缢蛏与对虾生态养殖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缢蛏与对虾生态养殖技术(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蛏和日本对虾都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水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山东省无棣县在养虾池塘内进行缢蛏和日本对虾混养,利用了缢蛏穴居、滤食和对虾表泥潜伏、抱食的特性,对虾的残饵及排出的粪便起到肥水作用,促进浮游植物繁殖,为缢蛏提供鲜活优质饵料而缢蛏通过在穴内上下移动和滤食,增加了底泥的通透性,保证上下水层的交换对流,净化了底质和水质,两者在同一水体中,互相促进,共同生长,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一、池塘选择和清淤改造。池塘要进排水方便,水位在 以上,有独立的进排水闸门。海水比重在 间,水质肥沃,小新月菱形藻、大扁藻等浮游动植物含量丰富。养殖前,对池底进行清淤改造,清淤深度 5 厘米并建造蛏埕俗称

2、蛏板,即在虾池底滩建造宽 、高 的蛏埕,蛏埕为南北走向,埕长与虾池底长度相等,蛏埕面积占虾池总面积的 1/8。蛏埕筑起后,将蛏埕土块破碎耙细,同时翻匀整平,使埕面稳定光滑,表层土不易被水流冲刷流失和下淤,以利于缢蛏的钻潜穴居。二、消毒和进水。3 月上中旬进水,进水闸安装 60 目锥形网过滤。进水至淹没蛏埕,投放浸泡 24 小时后的茶子饼,用量为 15 毫克/升,24 小时后将水排干重新进水,使水位达蛏埕以上 20 厘米。放苗前 15 天左右施肥,每 667 平方米(1 亩)施有机肥约 20 千克,无机肥为纯氮 4 毫克/升,五氧化二磷 克/升,以后每 57 天追肥 1 次,直至水色变为淡黄绿色

3、。三、苗种放养。蛏苗规格平均为 米左右,苗种体色为壳前端黄色,壳面青黄色,边缘略呈绿色,水管带淡红色,壳厚且半透明,健壮无病害。缢蛏苗淋浸海水,阴干 1 小时左右,将苗种震荡几次使水管充分收缩后放入船中,顺蛏埕用手均匀抛洒,放养时间在 3 月下旬,667 平方米放苗量 50 千克左右。日本对虾苗种平均规格在体长 米以上,健康、无病毒。第 1 茬放养时间在5 月上旬,第 2 茬放养时间是 7 月,放养密度为 尾。四、养殖管理。水质管理:养殖过程全封闭不排水,以缢蛏生态净化和 合有益菌改善水质。前期水深保持在蛏埕以上 2040 厘米。中后期可多次进水,使水质保持清新,水位逐渐增加到蛏埕以上 50 厘米以上。7 月下旬,水质变瘦,可以适当施肥改善水色。饵料投喂:日本对虾投喂专用饵料,每日傍晚和凌晨各 1 次。日投饵量:虾重 15 克/尾时为体重的 7%10%,虾重 510 克/尾时为体重的 4%7%,虾重在 10 克/尾以上时为体重的 3%4%,还应结合饱食度、天气和水温变化情况进行酌情增减。投喂对虾饵料时,应避免投在蛏埕上。缢蛏饵料为专用饲料,养殖中后期缢蛏新陈代谢加快,自然繁殖的生物饵料不能满足缢蛏需求,为了缢蛏生长和促肥,应在蛏埕上投喂少量的饵料,1 星期投喂 1 次。投喂缢蛏饵料时,应尽量投在蛏埕上。五、收捕方法。缢蛏采用人工挖掘收捕,对虾采用倒须网(插网)采收。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水产/渔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