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精选试题2018-2019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10月月考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615098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精选试题2018-2019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10月月考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名校精选试题2018-2019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10月月考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名校精选试题2018-2019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10月月考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名校精选试题2018-2019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10月月考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名校精选试题2018-2019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10月月考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校精选试题2018-2019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10月月考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精选试题2018-2019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10月月考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10月月考物理试题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物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

2、置变化B 只有体积和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C 伽利略开创了运用实验研究和数学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D 对于运动一段时间后的物体,其路程总是大于或者等于其位移的大小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时的速度为1m/s,车尾经过站台时的速度为7m/s,则车身中部经过站台时的速度为( )A 3.5 m/s B 4.0m/s C 5m/s D 5.5m/s3一定质量的小球自t=0时刻从水平地面上方某处自由下落,小球与地面碰后反向弹回,不计空气阻力,也不计小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小球距地面的高度h与运动时间t关系如右图所示,取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前

3、的最大速度为15m/sB 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的最大速度为12m/sC 小球在45秒内小球走过的路程为2.5mD 小球将在t=6s时与地面发生第四次碰撞4某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s,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 3/2s B 2/3s C 5/2s D 2/5s5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当列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时(设每节车厢的长度相同,车厢间间隙可以不计)( )A 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 B 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1:2:3:nC 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的时间之比是1:3:5:D 在相等的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2:

4、3:6甲乙丙三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路标,从此时开始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丙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则( )A 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B 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C 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D 三辆车同时通过下一个路标7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s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颗小球后,对在斜面上滚动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xAB=15cm,xCD=20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的加速度为5m/s2B 拍摄时B球的速度为1.75m/sC 拍摄时xBC=20cmD A球上方滚动的

5、小球还有5颗8射击运动员以接近竖直向上的方向从地面朝天开枪,子弹射出枪口速度为20m/s,每隔一秒发射一颗子弹。假设子弹所做的为竖直上抛运动,在空中不发生碰撞,不计空气阻力,问第三颗发射出去的子弹在空中能与多少颗子弹相遇。( )A 3颗 B 4颗 C 5颗 D 6颗二、多选题9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看到前方有情况发生立即刹车,已知初速度为22m/s,在停车前的最后1s内行驶的距离是2m,若汽车刹车后做的是匀减速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B 汽车刹车后共滑行了60.5mC 汽车刹车后6s的位移为60m D 汽车停车前的最后两秒的平均速度为4m/s10

6、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t=0时刻开始,物体的x/t-t的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A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C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5m/sD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m/s11在一次利用水滴法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的滴在其正下方的盘子里,假设水滴出的时间间隔相等。调整水龙头,使一滴水滴到盘子时,恰好有另一滴水离开水龙头,而空中还有一滴水正在下落,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为h,再用停表测时间,从第一滴水离开水龙头开始计时,到第n滴水滴落到盘中,共用时间为T,即可算出重力加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每一滴水落到盘中时,第二滴水离水龙头的距离

7、为为h/4B 每一滴水从水龙头落到盘子的时间为T/(n+1)C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D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12甲、乙两物体相距s,同时同向沿同一直线运动,甲在前面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在后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A 若a1=a2,则两物体一定相遇一次B 若a1a2,则两物体可能相遇二次C 若a1a2,则两物体也可相遇一次或不相遇第II卷(非选择题)三、实验题13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

8、填选项代号)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刻度尺D秒表E天平(2)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机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图乙是_(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3)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A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B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4)在某次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下如图所示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未画出。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5)如果当时交流的频率是f=55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

9、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4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将重物自由释放后得到如下纸带,在纸带上取得连续清晰的7个点,如图所示,并且测得第1到第4点的距离为s1=20.4cm,第3到第6点间的距离s2=22.7cm,设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f为50Hz。则(1)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g=_(计算结果用s1、s2、f表示),测量结果为g=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经过查阅当地资料,发现计算结果小于当地重力加速度,试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_(写出一条即可)四、解答题15将一小球在足够高的地方以v0=

10、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1)从抛出开始计时,求第4s末小球的速度和t=4s内小球的位移(2)若运动过程中小球两次经过某点所用时间间隔为t=4s,求该点与抛出点之间的高度差。16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比赛,某一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L111 m处,乙车速度v乙60 m/s,甲车速度v甲50 m/s,此时乙车离终点线尚有L2600 m,如图所示。若甲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2 m/s2,乙车速度不变,不计车长。(1)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间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多少?(2)到达终点时甲车能否超过乙车?17众所周知,重庆是交通比较容易堵塞的一个城市,在2017年

11、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重庆在容易堵塞的城市中排名第六,假设在某公路的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很多汽车,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一列,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相邻两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l=6.0m,若汽车起动时都以a=2.5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运动,加速到v=10.0m/s后做匀速运动通过路口该路口亮绿灯时间t=40.0s,而且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 另外交通规则规定:原在绿灯时通行的汽车,红灯亮起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请解答下列问题:(1)若绿灯亮起瞬时,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问有多少辆汽车能通过路口?(2)第(1)问中,不能通过路口的第一辆汽车司机

12、,在时间显示灯刚亮出“3”时开始刹车做匀减速运动,结果车的前端与停车线相齐时刚好停下,求刹车后汽车加速度大小(3)事实上由于人反应时间的存在,绿灯亮起时不可能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现假设绿灯亮起时,第一个司机迟后=0.90s起动汽车,后面司机都比前一辆车迟后0.5s起动汽车,在该情况下,有多少辆车能通过路口?2018-2019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10月月考物理试题物理答案1B【解析】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选项A正确;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不是看绝对大小和质量,而是看相对大小,当大小相对于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简化点,所以质点不一定体积小,也不一定质量下,若研究公转

13、时的地球,也可以看做质点,故B错误;伽利略开创了运用实验研究和数学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选项C正确;对于运动一段时间后的物体,其路程总是大于或者等于其位移的大小,选项D正确;此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B.2C【解析】列车经过站台,可看成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车头的速度为v0=1m/s,经过车尾的速度为v=7m/s,求经过列车中间位置时的速度vx;令列车长度为L,加速度为a,则据速度位移关系v2-v02=2ax得:vx2-v02=2a;v2-vx2=2a;解得;故选C。【点睛】本题采用逆向思维,把列车的运动看成一个质点匀加速运动一个列车长度,求质点在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利用速度位移关系求解即可

14、3C【解析】由图象可得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前释放高度h=20m,则可得第一次落地时速度为,则A错误;由图象可知第一次撞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5m,可得第一碰撞后的速度为,则B错误。由图象可知小球在45s内刚好与地面撞击两次,即在空中运动时间为1s,所以有,则其在45秒内小球走过的路程为,故C正确;根据图象规律可知,小球第四次碰撞时间应在56秒之间,故D错误。4D【解析】3秒内的位移x=at2=a,2秒内的位移xat2=2a。则a2as,a=s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5A【解析】设每节车厢长度为L,列车加速度为a;一节车厢通过:v12=2aL,n节车厢通过:vn2=2anl,解得:vn=v1,则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故A正确,B错误。第一节车厢通过观察者时 L=at12,前(n-1)节车厢通过观察者时(n-1)L=atn-12,前n节车厢通过:nL=atn2,由数学知识得到得到tn=t1,tn-1=t1,则第n节车厢通过时间Tn=(-)t1,所以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所经历时间之比是1:(-1):(-):(-),故C错误;根据初速度为零匀加速运动的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