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精校解析 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615086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精校解析 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精校解析 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精校解析 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精校解析 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精校解析 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精校解析 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精校解析 Word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目前我国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是()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B.工业化阶段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D.衰落阶段2.据图示信息判断,我国区域空间结构()A.以面状为主B.由点状向岛状发展C.以岛状和网络状为主D.现代化的空间网络系统已形成【答案】1. B 2. B【解析】目前我国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是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迅速上升。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第二、第三产业占比重很大,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超过第二产业。我国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状向岛状发展,不再以单个城市为核心区域。【1题详解】目前我国所处

2、的区域发展阶段是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迅速上升,B对,D错。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刚刚起步,A错。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第二、第三产业占比重很大,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超过第二产业,C错。【2题详解】根据图例,我国经济发展核心区域,由单个城市不断向周围地区扩展,核心区域范围扩大,我国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状向岛状发展,B对。没有形成以面状为主的结构,A错。岛状区域沿经济发展轴线分布,没有形成网络状,C错。没有形成现代化的空间网络系统,D错。读“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3.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A.abcB.cabC.

3、cbaD.bac4.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B.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C.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D.c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答案】3. A 4. C【解析】【3题详解】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时期第一产业占比重大,是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最早。b时期第二产业占比重大,是工业化阶段。c时期第三产业占比重大,是高效益综合增长阶段,最晚。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abc,A对。B、C、D错。【4题详解】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a时期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经济水平低,城市化水平最低,A错误。b时期第二产业快速增长,环境质量最差

4、,B错误。bc时期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C正确。c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D错误。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中所示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读图,完成下列问题。5. 关于图中各区域说法正确的是()A. 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B. 各区域间具有明确的界限C. 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D. 该图划分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6. 各色分区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A. “金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 B. “银色中

5、国”海拔高度影响C. “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D. “黄色中国”风力沉积作用【答案】5. D 6. B【解析】【5题详解】图中各区域间是相互联系的,存在广泛的联系,A错误。自然区域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一般是模糊的,B错误。各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也有明显的分异,C错误。该图划分的四块区域,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D正确。【6题详解】图中各色分区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是“金色中国”,原因是海陆位置影响,A错误。是青藏高原区,是“银色中国”,原因是海拔高度影响,形成雪域高原,B正确。是江南丘陵区,是“绿色中国”,原因是为亚热带常绿林分布区,C错误。是北方地区,是“黄色中国”,原因是河

6、流、风力沉积作用形成,D错误。【点睛】自然区域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一般是模糊的。各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也有明显的分异。划分四色中国,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是“金色中国”,原因是海陆位置影响,沙漠分布广泛。读中国南、北方水资源、土地、人口及耕地对比图,回答下列问题。7.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地区主要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水土组合存在明显的差异B.南方地区水热条件优于北方地区,故耕地面积多于北方C.南方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大于北方地区D.北方地区人口较南方地区少,故人均水资源量多于南方8.下列环境问题多发生在北方地区的是A.酸雨B.泥石流C.沙尘暴D.风暴潮【答案

7、】7. A 8. C【解析】【7题详解】结合图示曲线,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水土组合存在明显的差异,A正确。南方地区水热条件优于北方地区,但耕地面积少于北方,B错误。南方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小于北方地区,C错误。北方地区人口较南方地区少,人均水资源量也少于南方,D错。【8题详解】下列环境问题多发生在北方地区的是沙尘暴,北方气候干旱,表土裸露,风力强,易发生沙尘暴天气,C对。酸雨、泥石流主要出现在南方多雨地区,A、B错。风暴潮主要出现在沿海地区,D错。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 该地区位于我国A. 西南地区 B. 华南地区 C. 华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8、10. 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 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 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D. 一年中春季最干旱【答案】9. C 10. D【解析】最冷月气温小于0,该地区位于温带。该地夏季高温,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植被为落叶阔叶林。一年中春季气温回升,降水少,最干旱。西南地区、华南地区位于亚热带。【9题详解】根据气温曲线,最冷月气温小于0,该地区位于温带。西南地区、华南地区位于亚热带,A、B错。该地夏季高温,位于我国华北地区,C对。青藏地区夏季凉爽,平均气温约8左右,D错。【10题详解】结合上题,该地区位于华北平原,自然环境的叙述中,植被为落叶阔叶林,A错误。河

9、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B错误。农业耕作制度两年三熟,C错误。一年中春季气温回升,降水少,最干旱,D正确。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下列问题。1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A.B.C.D.1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增加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答案】11. D 12. A【解析】【11题详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以缓解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不能解决

10、,错误。东线利用京杭大运河输水,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正确。黄河下游是地上河,丙至丁段需要梯级抽水,丁到戊段可以自流引水,错误。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正确。D对,A、B、C错。【12题详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A正确。调水使长江入海水量减少,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减少,B错误。可能增加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C错误。不能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D错误。为减轻能源压力,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发展风电产业。下图是我国风电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下列问题。13.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A.地形起伏大,发电稳定B.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

11、劲C.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D.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14.发展风电的生态意义在于A.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B.减轻当地酸雨严重问题C.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D.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答案】13. B 14. A【解析】试题分析:【13题详解】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接近冬季风(亚洲高压)源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地形平坦,植被稀少,冬春季节多大风,故B正确。【14题详解】发展风电替代火电,减少矿物质燃料的燃烧,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A正确。考点:区域地理宁夏南部山区地处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改革开放后虽然加快了发展速度,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依然不到全

12、国平均的15,是国家级贫困地区之一,农村人口迁移比例很高。下图示意宁夏南部山区19802015年农作物种植类型空间分布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5.宁夏南部山区脱贫道路上最大的阻碍是A.远离东部地区,受辐射带动弱B.自然灾害频繁,洪涝灾害突出C.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恶化D.土层浅薄贫瘠,作物无法生存16.19802015年,宁夏南部山区农作物种植类型空间分布变化特点及其原因,判断不正确的是A.种植结构趋于多样化政府统一规划B.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经济价值较高C.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缩小粮食单产提高D.薯类种植面积增加马铃薯主粮化政策【答案】15. C 16. A【解析】【15题详解】宁夏南部山区

13、地处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宁夏南部山区脱贫道路上最大的阻碍是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恶化,C对。远离东部地区,受辐射带动弱,条件与北部一样,不是主要原因,A错。干旱少雨,洪涝灾害少,B错。土层浅薄贫瘠,玉米、小麦等作物可以生存,但长势较差,D错。【16题详解】19802015年,宁夏南部山区农作物种植类型空间分布变化特点是种植结构趋于多样化,有小麦、玉米、薯类等多种作物种植。农民种植作物类型面积主要受市场需求影响,与政府统一规划关系不大,A不正确。薯类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主要是经济价值较高,B正确。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缩小,原因是粮食单产提高

14、,总产量基本稳定,C正确。薯类种植面积增加,是因地制宜发展生产,马铃薯主粮化政策影响,D正确。【点睛】宁夏南部山区地处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脱贫道路上最大的阻碍是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恶化。农民种植作物类型面积主要受市场需求影响,与政府统一规划关系不大。我国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划定为限制开发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限制开发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7.图中区域与其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对应正确的是()A.土地盐碱化B.环境污染C.石漠化D.森林资源破坏18.图中地农业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正确的是( )A.封沙育草,禁止砍伐,保护野生动物B.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改善湿地环境C.以森林保育为核心,开展农业的多种经营D.开垦耕地,发展大规模机械化种植业【答案】17. D 18. C【解析】【17题详解】图中区域与其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中,是三江平原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湿地破坏,A错误。是西南云贵高原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石漠化,B错误。是黄土高原地区,主要是水土流失,C错误。是大兴安岭北部,主要环境问题是森林资源破坏,D正确。【18题详解】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