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障碍习题

上传人:luoxia****01801 文档编号:70594038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身障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心身障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心身障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身障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身障碍习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41 心理障碍(mental disorder)心理障碍是由于某种原因(器质性或功能性损害)导致心理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影响科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状态。以个体无法有效适应日常生活要求为指针,是相对于健康心理而言的2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广义的)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3 身心障碍躯体疾病作为心理应激原而导致心理异常反应或心理障碍。影响病人的社会生活功能;并可以成为继发的躯体障碍的原因.4 心身医学心身医学是研究心理因素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相关性的科学。广义:强调各学科都应该从心理与本学科的相关性

2、进行探究。狭义:研究心理社会应激、社会环境、个体易患素质等因素在人体内相互作用所致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疾病。填空:31 医学临床上于心理因素相关的问题大致可归纳为以下相关障碍:心理障碍、心身疾病、和身心障碍。2 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相关研究途径主要包括:心理动力学、心理生理学和行为学三大理论。3 心身疾病的诊断和预防原则,都应该兼顾个体的心理、身体和社会三个方面。4 在心理动力理论中,心身疾病的发病三要素是:未解决的心理冲突;身体器官的脆弱易感倾向、植物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动性。5 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身心同治。简答题:51 简述临床疾病的心身作用类型(一)心身作用:(1) 心理因素直

3、接引起躯体变化:血压、呼吸、心跳(2) 长期作用,间接影响躯体:吸烟、运动(3) 心理影响伴随躯体变化:抑郁消化道症状/内分泌改变(二)身心作用(1) 躯体疾病伴随心理障碍:糖尿病-抑郁、甲亢-躁狂(2) 躯体疾病残留心理问题:幻肢痛2 心身相关观念对临床疾病防治的意义(1) 有利于推动新的医学模式(2) 提高医疗水平,促进疾病康复(3) 改善生活质量(4) 降低费用,缩短病程,减少复发(5) 利于疾病深入研究3 心身疾病的基本特征(1) 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展中起主要或重要作用(2) 生物因素是疾病的基础,心理社会因素起扳机作用(3) 某种性格或行为特征是心身疾病的易患素质(4) 心身疾病

4、表现为躯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5) 心身疾病主要发生在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系统或器官(6) 心身疾病的治疗必须包含心与身的综合治疗才有显效4 心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一) 诊断原则:(1) 确定躯体症状的病理生理性质(2) 判断与症状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时间、发生、发展(3) 排除神经症与精神病(二) 治疗原则(1) 心身同治(2) 急性起病且躯体症状严重者,以躯体对症治疗为主,辅以心理治疗;(3) 以心理症状为主伴有躯体症状,或虽然以躯体症状为主但稳定者,予常规躯体治疗,重点安排好心理治疗5 简述心身疾病的预防措施和方法目标预防措施:心理干预方法目标:(1) 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 (2)

5、消除心理学病因,行为矫正,帮助其改变认知模式,改变生活环境 (3) 消除生物学症状通过心理学技术直接改变病人的生物学过程(松弛训练或生物反馈疗法)论述题:2一、以心身相关观点,阐述高血压病的病因学、发病机制和心理行为治疗答题要点:(一)心理社会因素与高血压病因学 n 高血压是最早确立的心身疾病,大多数器质性病因不明n 心理社会和行为因素在发病学中有重要的作用 社会和环境应激因素 。如:发病率:城市农村(7.23: 3.47 ,1980)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战争和平(二战围困64 :)不良行为因素。如:高盐饮食、超重、肥胖;缺少运动;大量吸烟及饮酒等这些因素又直接或间接地受心理或环境因素的影响

6、人格因素:趋向好斗和过分谨慎、急躁易怒、好奇任性、要求过高过急、敌意、好斗、型行为等特点。4焦虑情绪反应和心理矛盾的压抑(Buell JC,1980) (二)高血压的心理生物学机制 遗传因素与心理社会因素共同起作用 (三)高血压的治疗 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心理行为治疗是临界高血压或轻型高血压的首选方法和治疗高血压的基础疗法之一: 1. 松弛疗法:属行为治疗办法;包括排除杂念、全身放松、深慢呼吸、反复训练等 2. 生物反馈疗法:选用收缩压、舒张压或者脉博波速度等作为反馈信息;似乎优于放松训练(陈晓民等,1995) 3. 运动疗法:耐力性运动训练或有氧运动训练均有中度降压作用;中、重型高血

7、压者应避免竞争性体育项目 4. 其它:行为矫正(减轻体重、限盐、戒烟和控制饮酒)二、从心理动力学、心理生理学和行为学理论阐述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1. 心理动力理论潜意识心理冲突导致心身疾病早期理论: 个体特异的潜意识动力特征,决定了心理冲突,引起特定的心身疾病(Alexander )。例如: 哮喘的发作被解释成是试图消除被压抑的矛盾情绪(如与母亲隔离引起的焦虑)或避开危险物,此时病人不是以意识的行为,而是以躯体症状哮喘来表达 溃疡病是由于病人企图得到他人喂食与款待的潜意识欲望被压抑 可原发性高血压是由于病人对自己的攻击性决断的潜意识压抑修正理论: 潜意识心理冲突是通过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改变从而造成某些脆弱器官的病变而致病(三要素)例如: 心理冲突在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的基础上可造成哮喘、溃疡病等 在交感神经亢进基础上可造成原发性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等不足:夸大了潜意识的作用。 2. 心理生理学理论心理社会应激源通过一定的生物学机制,作用于特定素质的个体,导致疾病的发生。途径: 心理神经中介机制 心理神经内分泌机制 心理神经免疫机制3. 学习理论a.条件反射性学习如: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及儿童哮喘b. 观察/认知及模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