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试题 2018-2019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593654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2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试题 2018-2019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名校试题 2018-2019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名校试题 2018-2019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名校试题 2018-2019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名校试题 2018-2019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校试题 2018-2019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试题 2018-2019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化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 伴有能量变化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

2、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2N2H4 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火箭燃料。0.25 mol N2H4(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放出133.5 kJ 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N2H4(g)O2(g)=N2(g)2H2O(g) H=267kJmol1B N2H4(g)O2(g)=N2(g)2H2O(g) H=534kJmol1C N2H4(g)O2(g)=N2(g)2H2O(g) H=534kJmol1D N2H4(g)O2(g)=N2(g)2H2O(l) H=133.5kJmol13根据如图所示的各物

3、质能量变化关系,判断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C(s,金刚石)O2(g)=CO2(g) H1a kJ/mol(a0)C CO2=CO2(g) H3c kJ/mol(c0)4H2 和 I2 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H2(g)I2(g)2HI(g) HakJmol1。 已知(a、b、c 均大于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 断开 1 mol HH 键和 1 mol II 键所需能量大于断开 2 mol HI 键所需能量C 断开 2 mol HI 键所需能量约为(cba) kJD 向密闭容器中加入 2 mol H2 和 2 mol I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 2

4、a kJ5已知(1)H2O(g) = H2O(l) H1-Q1 kJmol-1(2)CH3OH(g) = CH3OH(l) H2-Q2 kJmol-1(3)2CH3OH( g) +3O2(g) = 2CO2(g)4H2O(g) H3-Q3 kJmol-1(Q1、Q2、Q3 均大于 0)若要使 32g 液态甲醇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放出的热量为(单位:kJ)A Q1+Q2+Q3 B 0.5 Q3-Q2+2Q1C 0.5 Q3 Q2-2Q1 D 0.5(Q1+Q2+Q3)6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断开)1 mol 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和 P4O6 的分 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

5、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PP:198 PO:360 O=O:498若生成 1 mol P4O6,则反应 P4(白磷)3O2=P4O6 中的能量变化为A 吸收 1638 kJ 能量 B 放出 1638 kJ 能量C 吸收 126 kJ 能量 D 放出 126 kJ 能量7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乙装置中的锌片都作负极B 甲、乙装置中的溶液中的H在铜片上被还原C 甲、乙装置中锌片上发生的反应都是还原反应D 甲装置中铜片有气泡生成,乙装置中的铜片质量减小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铁与稀 H2SO4 反应时,加入少量 CuSO4 溶液,可使反应速率加快B 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

6、两种不同的金属C 在铁上镀铜时,金属铜作阴极D 用惰性电极电解 CuSO4 溶液,溶液的 pH 不变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 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O2+2H2O+4e-4OH-B 惰性材料做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为:2Cl-2e-Cl2C 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为:Cu-2e-Cu2+D 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Fe-2e-Fe210某原电池的电池反应为:Fe2Fe3=3Fe2,与此电池反应不符的原电池是A 铜片、铁片、FeCl3 溶液组成的原电池B 石墨、铁片、Fe(NO3)3 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7、C 铁片、锌片、Fe2(SO4)3 溶液组成的原电池D 铜片、铁片、Fe(NO3)3 溶液组成的原电池11有关 X、Y、Z、W 四种金属的实验如下:将 X 与 Y 用导线连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Y 不易腐蚀将片状的 X、W 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都有气体产生,W 比 X 反应剧烈用惰性电极电解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Y 和 Z 的硝酸盐混合溶液,在阴极上首 先析出单质 Z根据以上事实,下列判断或推测错误的是A Z 的阳离子氧化性最强B W 的还原性强于 Y 的还原性C 用 Y、Z 和稀硝酸可构成原电池,且 Y 作负极D Z 放入 CuSO4 溶液中一定有 Cu 析出12下列过程需通电后才能进行的是A

8、电离 B 电解 C 电化学腐蚀 D 渗析13下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 棒变粗,N 棒变细,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M、N、P 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组合是14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 CuSO4 溶液一段时间后,欲使溶液恰好恢复至电解前情况, 不可能加入的物质是A CuSO4 B Cu(OH)2 C CuCO3 D CuO15如图中三个电解装置中都盛有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 CuSO4 溶液,通电一段 时间并且通过的电量相同时, CuSO 4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B C = D = = 16如图所示,杠杆 AB 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

9、节杠 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浓 CuSO4 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 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球的浮力变化)A 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 A 端高 B 端低B 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 A 端低 B 端高C 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 端低 B 端高;为导体时,A 端高 B 端低D 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 端高 B 端低;为导体时,A 端低 B 端高17如图所示,按 A 图装置进行实验,若图 B 的 x 轴表示流入电极的电子的量,则 y 轴不可 能表示的是A Ag浓度 B NO3 浓度C 铁棒质量 D 电解质溶液质量18如图是 Zn 和 C

10、u 组成的原电池示意图,某小组做完该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作了如下记录,其中合理的是卡片:No.10 Date:2018311,实验记录:导线中电流方向:锌铜。铜极上有气泡产生。锌片变薄,实验结论:Zn 为正极,Cu 为负极。铜比锌活泼。H向铜片移动。A B C D 19下列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A 马口铁(镀 Sn 铁)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B 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被氧化形成保护膜C 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蓝色保护层D 在铁与稀 H2SO4 反应时,加几滴 CuSO4 溶液,可加快 H2 的产生20如图,拴上金属条的铁钉插在含有酚酞的 NaCl 溶液中,可以看到在贴近金属条一边

11、的 溶液出现粉红色。该金属条可能是A 铜 B 铁 C 铝 D 锌21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A NaOH B H2SO4 C AgNO3 D Na2SO422(题文)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a 和 b 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 a 和 b 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C 无论 a 和 b 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 a 和 b 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23将两个铂电极插入 500 mLCuSO4溶液中进

12、行电解,通电一定时间后,某一电极增重0.064g(设电解时电极无氢气析出,且不考虑水解和溶液的变化)。此时溶液中H浓度约为A 0.004mol/L B 0.002mol/L C 0.001mol/L D 110-7mol/L24下列有关以KOH溶液为电解液的氢氧燃料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为:O2 + 2H2O +4e- =4OH-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H2+O2=2H2O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LCl2(标准状况)时,有0.2mol电子转移25某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NaCl 和 H2SO4,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3、 31。用石墨作电极电 解该混合溶液时,根据电极产物,可明显分为三个阶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阴极自始至终只逸出 H2 B 阳极先逸出 Cl2,后逸出 O2C 溶液 pH 不断增大,最后为 7 D 电解最后阶段为电解水二、综合题26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有机物 M 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 N,转化过程如下:H88.6 kJmol1。则 M、N 相比,较稳定的是_。(2)已知 CH3OH(l)的燃烧热H726.5 kJmol1,CH3OH(l)1/2O2(g)=CO2(g)2H2(g) Ha kJmol1,则 a_726.5(填“”“”或“”)。(3)使 Cl2 和 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 HCl 和 CO2,当有 1 mol Cl2 参与反应时释 放出 145 kJ 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4)火箭和导弹表面的薄层是耐高温物质。将石墨、铝粉和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混合 在高温下煅烧,所得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4Al(s) 3TiO2(s) 3C(s)=2Al2O3(s) 3TiC(s) H 1176 kJmol1 ,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 1 mol 电子放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