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第八章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587232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72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第八章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金融学-第八章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金融学-第八章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金融学-第八章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金融学-第八章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学-第八章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第八章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金 融 学,现代货币的 创造机制,2,目录,第一节 现代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第二节 存款货币的创造 第三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第四节 对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总体评价,3,第一节 现代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4,1. 信用货币替代金属货币的过程,早就萌芽于古老的信用工具之中; 这一过程的不可逆转决定于商品经济覆盖整个经济生活,也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勃兴和发展; 这一过程的最终完成则是在经历了几百年之后的20世纪。,5,2. 现代的信用货币: 最早的典型形态是银行券;硬币的发行通常统一于中央银行,也属信用货币; 银行活期存款(活期存款的种种不同的名称); 定期存款和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

2、款。,6,3. 直至进入20世纪,人们才意识到,如果不把定期存款和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视为货币的存在形态,微观主体的货币持有量和宏观调控中的货币供给就是不完整的。 生活中,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与活期存款,存款与银行券,它们之间时时相互转化,它们之间的界限也不断被打破。这些现象说明,必须把它们视为同质的货币才符合实际。,7,4. 所有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货币,除钞票和硬币外,IMF概称之为“存款货币”。 5. 今天的货币形态极其多样,很难一一列举,而且变化迅速。但无论如何,无一例外地都是信用货币。,8,信用货币与债权债务网,1. 形形色色的信用货币之所以成为流通中货币的统治形态,是与信用这种经济联系

3、全面覆盖经济生活紧密相关的。 2. 现代经济生活,所有经济行为主体都由债权债务关系联结在一起,并在债权债务的网络中进行运作。所以,用信用的支付工具实现债权债务的消长和转移势所必然。,9,债权债务文书是货币的载体,债权债务,绝大部分是以一定的文书形式来体现并具备由法律规范的确定形式,如票据、银行券、各种存款、贷款、各种公债、公司债等。其中,很容易当作债权债务转移工具的规范文书,特别是银行信用文书,自然而然地成为代替贵金属流通的理想货币形态。,10,货币的金属载体之最后否定,1.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中,金属货币的流通是极大的进步。但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不断发展,金属货币的流通也成为社会的沉重负担:

4、 需要极大的社会成本由社会负担的纯流通费用。 面对经济的迅速发展,单靠贵金属作为货币,无法满足对货币的需求。,11,货币的金属载体之最后否定,2. 谁能取代金属货币? 国家凭借其政治强力发行用纸(也曾有用布帛等材料)印制的钞票纸币,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最终取代金属货币的是信用货币。,12,第二节 存款货币的创造,13,现代银行功能创造存款货币,银行,在其调剂货币资金余缺和组织客户相互结算的基础上,发展了发行银行券和创造存款货币的功能。 由于银行券的发行权已集中于中央银行,所以,现代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功能集中体现为创造存款货币。,14,1. 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这一对范畴,在金属铸币流通的

5、条件下即已存在。,15,2. 在支票存款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出现了具有如下特点的经济行为: 客户把铸币存入银行之后,并不一定再把铸币全数提出;从银行取得贷款的客户也通常是要求把贷给的款项记入自己的存款账户。 当他们的存款账户上存有款项时,既可在提取铸币,又可开出支票履行支付义务。,16,取得支票,往往并不提取铸币,而是委托往来银行代收并把收来的款项记入自己的存款账户。 各个银行,由于自己的客户开出支票,因而应该付出款项,同时由于自己客户交来支票委托收款,因而有应该收入的款项。应付款、应收款的金额很大,但两者的差额通常却较小。,17,各个银行保存铸币的需要归结为二:一是客户从存款中提取铸币;二是

6、结清支票结算中应收应付的差额。 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银行认识到:铸币的需要,相对于存款额来说,只是其一部分,而且比例关系相对稳定。只要按存款的一定百分比保持铸币库存即可应付顾客对于铸币的需要。,18,3. 在这样的特征经济行为之下,出现如下过程: 设A银行吸收到客户存入10 000元铸币;根据经验,保存相当于存款额20%的铸币即足以应付日常提取铸币需要。那么,A银行即可把8 000元铸币贷给乙。A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19,乙将8 000元铸币支付给丙,丙把铸币存入自己的往来银行B,按照同样的考虑,B银行留下20%的铸币即1 600元,其余6 400元铸币贷给客户丁。这时,B银行的资产负债

7、状况如下:,20,如此类推,从银行A开始至银行B,银行C,银行N,持续地存款贷款,贷款存款,则产生这样的结果:,21,4. 从表可知,当银行根据经验按存款的一定比例假设是20%保存铸币库存时,10 000元铸币的存款,可使有关银行共贷出40 000元贷款和吸收包括最初10 000元存款在内的50 000元存款。从先后顺序来说,10 000元是最初的存款,40 000元是由于有了最初的存款才产生的。 因此,把最初的存款称为“原始存款”,把在此基础上扩大的存款称为“派生存款”。,22,5. 这里有:原始存款R、贷款总额L、经过派生后的存款总额(包括原始存款)D、必要的铸币库存对存款的比率r,这四者

8、的关系可表示:,23,6. 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出现了派生存款,其核心意义即在于存款货币的创造。 就上面的例子来说,原来流通中有10 000元铸币为各种支付服务。现在,银行则为经济创造了40 000元的存款货币,即为流通服务的货币已增至50 000元。,24,现代金融体制下的存款货币创造,1. 现代生活中相当于铸币的现金是中央银行垄断发行的银行券。银行对于吸收的存款要准备一部分银行券,以保持存款的客户提取现金。这与铸币流通时要保有一部分铸币以备提取铸币的意义一样。 但支票结算中银行之间的应收应付差额则已完全不需要用银行券结清。由于各个存款货币银行均在中央银行开有存款账户,所以应收应付差额的结算只

9、需要通过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进行划转。,25,2. 各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称作准备存款。通常由国家规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对该银行所吸收的存款总额的比率。这种比率叫法定准备率。,26,3. 如果暂不考虑顾客从存款提取银行券,则有一个无现金的支付流转模型。在这个模型下,存款货币创造怎样开始? “原始存款”?来源可以是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可以是客户收到一张中央银行的支票比如由国库开出的拨款支票并委托自己的往来银行收款;也可能是客户向存款货币银行出售外汇并形成存款,而银行把外汇售与中央银行并形成准备存款,等等。,27,4. 举例: 假设A银行的客户甲收到一张中央银行的支票,金额为1

10、0 000元;客户甲委托A银行收款。从而A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增加10 000元,而甲在A银行账户上的存款等额增加10 000元。,28,A银行吸收了存款,从而有条件贷款。设法定准备率仍为20%,则A银行针对吸收的这笔存款的法定准备金不得低于2 000元。如果A银行向客户乙提供贷款,按最高可贷数额是8 000元,则A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29,当乙向B银行的客户丙用支票支付8 000元,而丙委托B银行收款后,A银行、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30,B银行在中央银行有了8 000元的准备存款,按照20%的法定准备率,则它的最高可贷数额为 6 400元。向客户丁贷出6 400元后,则B银

11、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31,当B银行的客户丁向C银行的客户戊用支票支付6 400元的应付款,而客户戊委托C银行收款后,B银行、C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32,C银行在中央银行有了6 400元的准备存款,按照20%的法定准备率,则它的最高可贷数额不得超过5 120元。如向客户贷出,则C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33,当C银行的客户己向D银行的客户庚用支票支付6 400元的应付款,而客户庚委托D银行收款后,C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34,如此类推,存款的派生过程如下表:,35,存款货币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36,5. 如以D表示包括原始存款在内的经过派生的存款增加总额,以R 表示原始

12、存款或准备存款的初始增加额,rd 表示法定存款准备率,则三者关系式如下:,37,存款货币创造的两个必要的前提条件,1.各个银行对于自己所吸收的存款只需保留一定比例的准备金; 2.银行清算体系的形成。,38,存款货币创造的乘数,1. 银行存款货币创造机制所决定的存款总额,其最大扩张倍数称为派生倍数,也称为派生乘数。它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若以K代表;则如下式:,2. 这里的 K 值只是原始存款 能够扩大的最大倍数,实 际过程的扩张倍数往往达 不到这个值。,39,存款之区分为活期、定期与创造乘数,仍设D为活期存款量的增额,rd为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再假定T为定期存款量的增额,rt为定期存款的法定准

13、备率,R为总准备存款的增额,且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为t(T/D)。则有:,40,现金与存款货币的创造乘数,1. 以上的分析模型没有涉及现金;贷款、存款、货币支付均在银行的账页上进行。然而,客户总会从银行提取或多或少的现金,从而使一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出现所谓的“现金漏损”。现金漏损额与活期存款总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41,现金与存款货币的创造乘数,2. 如用C代表现金漏损额,用 c 代表现金漏损率,则 cC /D; CcD,42,现金与存款货币的创造乘数,3. 当设定包括现金的情况下,存款货币的创造乘 数为:,43,超额准备金与存款货币的创造乘数,1.为安全或应付意外之需,银

14、行实际持有的存款准备金常常高于法定准备金。超过法定要求的准备金,称超额准备金,以 E 代表。超额准备金与活期存款总额的比,称为超额准备金率,以 e代表。这时,银行的初始准备为: R = DrdtrtDcDeD = D(rd trtce),44,超额准备金与存款货币的创造乘数,2. 这时的存款货币创造乘数考虑到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之分,考虑到现金漏损,考虑到超额准备则是:,45,超额准备金与存款货币的创造乘数,3. 以上模型,只是就基本可测因素对存款派生倍数影响所推导出的银行扩大贷款的最大限度。但是,贷款不仅取决于银行行为,还要看企业是否有要求。在经济停滞和预期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可能的派生规模并

15、不一定能够实现。,46,派生存款的紧缩过程,派生存款的倍数缩减过程与其倍数创造、扩张过程是相对称的,原理一样。,47,第三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 的货币创造过程,48,关于“现金”的再说明,我国习惯,称钞票和硬币为现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是以“通货”(currency)来统计钞票和硬币的数额。但currency的用法很广泛,在日常生活中,包括经济著述,常常是泛指货币。此外还有一个英文字cash,其习惯用法之一是指我们所指的“现金”;而在其他场合,则是指包括现金和活期存款等可以随时动用的款项。,49,现金是怎样进入流通的,1. 现金进入经济生活的渠道是存款货币银行的客户从自己的存款账户提取现金。

16、 2. 每一个存款货币银行,在其日常的经营活动中,都有现金的不断流入和不断流出。如果现金的提取可以由现金的存入所满足,存款货币银行则不必补充现金。如果存入的现金满足不了提取现金的要求,存款货币银行则必须补充现金。,50,现金是怎样进入流通的,3. 补充的基本途径就是到中央银行从自己的准备存款账户提取;如果银行库存的现金过多,则会及时存入自己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账户。 4. 为了保证存款货币银行可以及时地从准备存款账户提取现金,中央银行则必须印制足够的钞票、铸造足够的硬币。 5. 由此可以理解,已经存在于流通过程中的现金,就是过去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账户上陆陆续续提取现金所形成的。,51,现金增发与准备存款的补充,1. 当存款货币银行总体向中央银行提取的现金多于存入的现金,是现金发行量的增长,简称现金发行;当存款货币银行总体向中央银行存入的现金多于提取的现金,是现金发行量的减少,则称现金回笼。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