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章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578479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章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章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章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章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章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章(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信息系统,2010年03月31日,第五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2,第五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概念 第二节 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 常用方法 第三节 企业流程重组 第四节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3,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概念,一、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 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 三、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和内容 四、MIS战略规划的组织,4,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概念,一、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 诺兰(Nolan),于1973年首次提出了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被称为诺兰阶段模型。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如

2、图所示的六个不同阶段。,5,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概念,一、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 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模型诺兰模型(1980),6,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概念,一、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 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模型诺兰模型,诺兰的阶段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一般认为,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跃的。因此,无论在确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或者在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时候,都应首先明确本企业当前处于哪一发展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的特征指导信息系统的建设。 诺兰的发展阶段理论是说明企业信息化发展程度的有力工具。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有相当多的人接受了诺兰的观点。它在概念层

3、次上对组织中信息化的计划制定过程是很有帮助的。另外,诺兰的模型是第一个描述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的抽象化模型,在这一点上该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7,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概念,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 两种策略: (一)“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 先实现一个个具体的功能,逐步地由低级到高级建立MIS。 优点:是可以避免大规模系统可能出现运行不协调的危险; 缺点:是不能像想象那样完全周密,由于缺乏从整个系统出发考虑问题,随着系统的进展,往往要作许多重大修改,甚至重新规划、设计。,8,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概念,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 (二)“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 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

4、规划,由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息系统。这种开发策略要求很强的逻辑性,因而难度较大,但这是一种更重要的策略,是信息系统的发展走向集成和成熟的要求。 在实践中,对于大型系统往往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即先自上而下地作好MIS的战略规划,再自下而上地逐步实现各系统的应用开发。,9,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概念,三、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和内容 (1/2) MIS战略规划是一个组织的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MIS长远发展的规划。 (一)MIS战略规划的作用 1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生产者),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 2通过制订规划

5、,找出存在的问题,更正确地识别出为实现企业目标 MIS 系统必须完成的任务,促进信息系统的应用,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3指导MIS系统开发,用规划作为将来考核系统开发工作的标准。,10,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概念,三、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和内容 (2/2) (二)MIS战略规划的内容 内容包括: 1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及总体结构 2单位(企业、部门)的现状 3业务流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流程在新技术条件下的重组。 4对影响规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11,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概念,四、MIS战略规划的组织 (1/2) (一)规划领导小组 由单位(企业、部门)的主

6、要决策者之一负责。 (二)人员培训 组织对高层管理人员、分析员和规划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三)规划进度 为规划工作的各个阶段给出一个大体上的时间限定,以便对规划过程进行严格管理,避免因过分拖延而丧失信誉或被迫放弃。,12,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概念 四、MIS战略规划的组织(2/2) (四)制定战略规划 的具体步骤,13,第二节 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的常用方法,企业系统规划法 (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SP) 关键成功因素法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 战略集合转移法 (Strategy Set Transform

7、ation,SST) 战略集合转移法 (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SST),14,第二节 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的常用方法,一、企业系统规划法 (Business System Planning,简称BSP)(1/19) BSP是美国IBM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初用于企业内部系统开发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基于用信息支持企业运行的思想。 首先是自上而下地识别系统目标、识别企业的过程、识别数据,然后再自下而上地设计系统目标,最后把企业的目标转化为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全过程。 (一)BSP法的作用(1/2)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做到: 1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

8、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 2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优点:利用它能保证信息系统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也就是能够使信息系统具有对环境变更的适应性。,15,第二节 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的常用方法,一、企业系统规划法 (Business System Planning,简称BSP) (2/19) (一)BSP法的作用(2/2) BSP方法的主要原则: (1)信息系统必须支持企业的目标 (2)系统的规划应当表达出企业各管理层次的需求 (3)信息系统能向整个企业提供一致的信息 (4)信息系统对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的变化具有适

9、应性 (5)信息系统的战略由信息系统总体结构中的子系统开始实现,16,工作步骤,第二节 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的常用方法,一、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3/19) (二)BSP法的工作步骤(1/2),17,第二节 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的常用方法,一、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4/19) (二)BSP法的工作步骤(2/2),18,第二节 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的常用方法,一、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5/19) (三)U/C矩阵的应用 (1/15) BSP方法将过程(即功能)和数据类两者作为定义企业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基础,具体做法是利用过程(功能) /数据矩阵(也称U/C矩阵

10、)来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19,(1)资源及其生命周期 这里的“资源”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被管理的对象。识别企业过程就是根据企业资源的生命周期进行的。,企业资源共分三类: 关键性资源-指产品和服务 支持性资源-为了实现企业目标所必须使用和消耗的人、资金和设备等 协调性资源-协调性资源无产品形式,是指企业的计划和控制。,资源生命周期: 指一项资源从获得到退出所经历的阶段,一般分为产生、获取、服务和归宿四个阶段。,定义业务过程 (1/4),第二节 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一、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6/19) (三)U/C矩阵的应用,20,(2)识别计划和控制过程 经过分析、讨论

11、和研究在前几阶段收集到的有关计划和控制方面的资料,就可以得到与企业计划和控制有关的业务过程。它们一般分为战略规划和管理控制两大类,具体如下表。,计划和控制过程,定义业务过程(2/4),第二节 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的常用方法,一、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7/19) (三)U/C矩阵的应用,21,(3)识别产品/服务和支持性资源过程,定义业务过程 (3/4),第二节 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的常用方法,一、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8/19) (三)U/C矩阵的应用,22,定义业务过程 (4/4),第二节 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的常用方法,一、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9/19

12、) (三)U/C矩阵的应用,23,(1)分解数据类,定义数据类 (1/5),数据类是指支持业务过程所必需的逻辑相关的数据。 识别数据类的目的在于了解企业目前的数据状况和数据要求,以及数据与企业实体、业务过程之间的联系,查明数据共享的情况,建立功能/数据类矩阵,为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提供基本依据。 其中:企业实体指企业实施管理的对象,一般可按人、地点、物体、概念和事件进行分类,如企业员工、设备、产品和材料等。,根据资源的管理过程可以将数据分解成四类,每个实体可以由这四种数据类型来描述。 计划型反映目标等计划值; 统计型反映企业的综合状况; 文档型反映实体的现状; 业务型反映生命周期各阶段相关文档

13、型数据的变化。,将实体和数据类按数据的四种类型绘制在一个表内,就得到实体/数据类矩阵.,一、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10/19) (三)U/C矩阵的应用,24,实体/数据类矩阵示例,(1)分解数据类,定义数据类 (2/5),一、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11/19) (三)U/C矩阵的应用,25,(2)数据/信息转换,定义数据类 (3/5),一、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12/19) (三)U/C矩阵的应用,26,功能(即功能) /数据类矩阵也称作U/C矩阵。,一、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13/19) (三)U/C矩阵的应用,定义数据类 (4/5),27,(3)绘制功能/数据类矩阵

14、(U/C矩阵),定义数据类 (5/5),一、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14/19) (三)U/C矩阵的应用,28,(1)调整功能/数据类矩阵 将功能这一列按功能组排列,功能组是指同类型的功能,如经营计划、财务计划、资产计划等属于计划类型,归入到“经营计划”功能组。然后,调换“数据类”的横向位置,使得矩阵中的符号C最靠近对角线。最后,画出功能组对应的方框,并给框起一个名字,每个框就是一个子系统。 (2)确定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用箭头把落在框外的符号U与子系统连接起来,表示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1/3) 定义信息系统的结构,即划分子系统。,一、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15

15、/19) (三)U/C矩阵的应用,29,划分子系统,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2/3),(16/19),30,子系统结构图简化,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3/3),(17/19),31,资源分配 (1/1) (1)潜在效益 在近期内项目的实施是否可节省开发费用,长期看是否对投资回收有利,是否可明显增强竞争优势。 (2)对组织的影响 是否是组织的关键成功因素或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3)成功的可能性 从技术、组织、实施时间、风险情况以及可利用资源等方面考虑项目成功的可能性程度。 (4)需求 用户的需求、项目的价值以及它与其它项目间的关系。例如,有些项目是其它项目实施的前提,则这些项目就应该优先实施。,一、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18/19) (三)U/C矩阵的应用,32,BSP法的意义 (1/1) BSP法是最易理解的信息系统规划技术之一,相对于其它方法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数据结构规划能力;可以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以及子系统开发的先后顺序;并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利用BSP法进行系统规划能保证所开发的信息系统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 BSP法实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财力支持,该方法不能将新技术与传统的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有效的集成。,一、企业系统规划法(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