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广2019届高三10月份考试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544716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广2019届高三10月份考试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云南省广2019届高三10月份考试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云南省广2019届高三10月份考试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云南省广2019届高三10月份考试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云南省广2019届高三10月份考试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广2019届高三10月份考试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广2019届高三10月份考试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广南县一中2019届高三10月份考试高三历史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罗马诗人贺拉斯说:“希腊成为俘虏以后,把艺术介绍给了野蛮的拉丁民族,俘虏了粗野的胜利者。”这一说法的依据是A. 罗马与希腊相似的国情使二者文化相似B. 罗马法的发展体现了古希腊的理性精神C. 罗马文化风格与希腊文化风格完全契合D. 罗马共和国选择了与希腊相似的政治体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料中表明,希腊在政治上成为罗马的俘虏,但在文化上却是胜利者,罗马文化继承了希腊文化中大量的人文精神、理性精神、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并进一步发展繁荣,故B项符合;

2、罗马与希腊处于不同发展时期,之间文化上是继承关系,故不存在国情相似之说,故A排除;C项中“文化风格完全契合”太绝对化,错误,故C排除;罗马共和国时期是由贵族集团掌权,实质是贵族专制,与雅典民主政治不同,故D排除。故选B。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罗马法罗马法与古希腊的关系【名师点睛】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化的起源,是西方文明的摇篮,罗马文化是西方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希腊文化的继承和发展。2. 南宋时徽州人均耕地15亩,元代降至4亩,明万历时22亩,清康熙时15亩。然而当地很多村落却在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的明清时期走向了鼎盛。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耕作方式改进,土地利用率提高 B.

3、 商品经济发展,地域性商帮兴盛C.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经济繁荣 D. 经济重心南移,徽州村落得到开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说到的是徽州人均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但是仍然能维持或者走向强盛,当然不是靠农业,故排除A;所以应该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所致,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资本主义萌芽,故排除C;南宋时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完成,所以D也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3.“使西方重拾对民主和资本主义的信奉,加速了业已存在的欧洲统一运动,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军事大国。”这段话评述应指A.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B. 冷战局面的结束C. 欧盟的诞生 D. 世贸组织的

4、成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及材料可知,A项与材料 “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军事大国”不符,故排除A项;材料“使西方重拾对民主和资本主义的信奉”可知当时社会主义制度遭遇了巨大的挫折,材料“加速了业已存在的欧洲统一运动”可知当时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这都是冷战局面结束后出现的局面,故B项符合题意;C项不全面,只符合材料“加速了业已存在的欧洲统一运动”;材料没有涉及世贸组织的成立的内容,故排除D项。考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冷战的结束4.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

5、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A. 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B. 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C. 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D. 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目中要求回答的是调整的主要目的。同时还要注意注意时间,到1952年秋,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就要完成,接下来就是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所以D符合题意。AB只是调整的内容。C太空了一些。故选D。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5. 新潮2卷4号记载着这样一段话:这次运动是民众自决的精神这次运动中大家直接向公使团及国外人类表示,是中国民

6、众对外自决的第一声;不避艰险,直接问罪,是中国民众对内自决的第一声。所以这次运动是“二重保险的民众自决运动”。“这次运动”应该是A. 维新变法运动B. 新文化运动C. 五四运动D. 国民革命运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都没有体现民众的力量,排除A、B两项;五四运动中学生到达外国使馆区,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巴黎和会无理决定的愤慨和抗议,同时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要求严惩卖国贼,这都体现了民众自决的精神,C项正确;国民革命运动包括19241927年的一系列人民斗争,而材料强调的是“这次运动”,即指某一具体事件,故D项不正确。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6.“

7、在国际关系中,同早期的私人关系一样,信义发挥着首要的作用,这一术语的含义广泛它既可以涉及从属关系,也可以涉及平等关系在同迦太基(非洲北海岸的国家)的第一个条约中,曾提到遵守公共信义的义务。”这说明古罗马法A. 依靠诚信来规范人际关系B. 鼓励私人发展对外贸易C. 把诚信上升为国际法律原则D. 保护不平等的人身隶属关系【答案】C【解析】根据“在国际关系中,同早期的私人关系一样,信义发挥着首要的作用”“在同迦太基(非洲北海岸的国家)的第一个条约中,曾提到遵守公共信义的义务”表明古罗马法把诚信上升为国际法律原则,故C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以诚信来规范国际关系,A、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鼓励私人发展对外

8、贸易,排除B。【名师点睛】尊重材料是解题的关键。“在国际关系中,信义发挥着首要的作用” 材料指的主要是诚信在国际关系中的问题,所以选D。其他选项都与国际关系无关。7.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从材料来看,范仲淹对当时科举制的看法不包括A. 几乎失去了选拔人才的作用B. 应在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C. 其公平性已经受到普遍质疑D. 导致天下危困“乏人”局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关键信息“专以辞赋取进士”“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等,材料主旨,

9、即在强调“科举制的弊端”。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可知:C项“其公平性已经受到普遍质疑”,说法错误,不符合题干主旨,其公平性理念影响至今。其余ABD三项表述客观,正确,排除。综上,本题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科举制度【名师点睛】关于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要注意从宏观上和微观上两个层面把握。主要涉及到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以及科举制等。大体上的沿革是:从重视血缘、门第、特权等,到公平、公正。而且从近年新课标高考来看,侧重于考查科举制的选官理念比较多。科举制度的推行,这是选官制度的进步,结合史观来看,这也符合近代化史观范畴。8.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

10、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B. 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 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D. 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李贽代表的是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利益,文艺复兴代表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C符合题意。李贽思想是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人文主义思想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B表达准确。李贽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文艺复兴将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都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C说法正确。李贽主张个性自由,男女平等,人文主义批判当时宗教宣传的“禁欲”主张注重人性,D说法正确。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故答案为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

11、清之际活跃的思想家李贽的离经叛道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9. 恩格斯把罗马法誉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又说“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作任何实质性的修改。”据此可知罗马法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动因是( )A. 疆域的不断拓展 B. 平民与贵族的斗争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法学理论的丰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材料中的“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表明罗马法律的制定是因为商品经济所发展而导致的,并且材料的后半部分又说这种法

12、律以后的法律都不能对其进行实质性的修改,表明这个法律的至上性,所以这个原因应该是罗马法产生的主要原因。所以答案选C。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法原因10. 1895年4月28日日本驻俄公使西德二郎回电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贵大臣若觉到底不能抵抗彼等,则如本使前电,抛弃接续朝鲜之土地。放弃永远占有辽东半岛,惟作偿金之担保,一时占领该半岛,而大增其金额,使中国永久不能还清为上计”西德二郎的真实意图是( )A. 放弃辽东半岛 B. 永久占领辽东半岛C. 有条件归还中国 D. 转送给俄德法三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放弃永远占有

13、辽东半岛,惟作偿金之担保,一时占领该半岛,而大增其金额,使中国永久不能还清为上计”的信息说明西德二郎的真实意图是永久占领辽东半岛,故本题选择B项。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国门洞开11.它使“由众多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转变为由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向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地域国家迈进了一大步”。“它”是指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中央集权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历史材料的解读能力。由题干中“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到“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可知,这一制度推动了国家政治格局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商是以血缘为基础的

14、部落联盟体制,只是形式上的统一国家。西周实行分封制后,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部落林立的状态,极大地推动了其向真正意义上统一的地域国家转变,故A项正确。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的制度,与促进地域国家形成无直接联系,故B项错误。郡县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在秦朝时期推行到全国,统一的地域国家已经形成,不符合材料中“众多地域国家”的说法,故C项错误。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是在地域国家已经形成的前提下的国家管理体制,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考点:古

15、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名师点睛】分封制的特点:(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2)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12. 1928年中英签订新南京条约,取消了协定关税。这应归功于A. 国共两党合作 B. 英国放弃了在华一切特权C. 国民政府努力 D. 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升【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及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的能力。1928年是解题关键时间点,因此可排除A ,1928年起南京国民政府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制造对外“自主”形象;同时也为扩大税源,解决内战军费,在它建立不久,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的问题,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改订新约运动”。至于B和D在当时都是不可能的事情。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改订新约运动(课标外)分卷II二、非选择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