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武冈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544149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武冈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南省武冈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南省武冈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南省武冈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南省武冈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武冈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武冈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冈二中2018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中国从公元前一直到20世纪,中央政府能向每个农民直接征税,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能做到这一点的根本原因在于( )A. 宗法制 B. 世袭制C. 中央集权制 D. 分封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古代商周中央政府并不能向农民直接征税,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以后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中央才能够直接向农民征税,故选C。ABD都是秦朝以前的制度,当时中央不能直接向农民征税,故不选。考点:古

2、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2.“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特别的政府部门”中的成员指A. 丞相B. 殿阁大学士C. 尚书令D. 军机大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代皇帝朱元璋在废除了宰相制度之后,由于繁重的政务使其无法承担,于是其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帮助他协理奏章,此后内阁才缓慢出现,答案选B。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殿阁大学士3. 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置太尉一职,但今天

3、留下来的古籍中没有记载秦始皇曾经任命过哪一位人物担任过此职,最可能的原因是A. 太尉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皇帝认为其权力重大,不轻易任命B. 秦始皇自己直接控制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C. 太尉负责监督百官,秦始皇缺乏可以担任此一重任的优秀人才D. 秦朝短命而亡,未来得及任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较为基础,熟悉“三公九卿”即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是丞相,A项错误;负责监察百官的中央官员是御史大夫,C项错误;D项与题干现象无必然的因果联系,D项不选;从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角度看,B项符合题目要求。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公九卿制。4. 某史籍载:元朔二年,“春正

4、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皆侯矣。”对这一举措的解读正确的是A. 背景:汉景帝无力平定七国之乱 B. 内容:废除嫡长子继承王位的传统C. 结果:尾大不掉,事与愿违 D. 意义: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元朔二年”可知,这是汉武帝时期。材料讲的是汉武帝时期采用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这种方式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推恩令5.吕氏春秋记载:“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

5、。”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A. 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B. 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C. 消除诸子之间的矛盾 D. 实现长治久安【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反映了以嫡长子继承制度为核心的宗法制度维护了宗族的稳定和团结,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贵族特权的保障,故B项排除;C项说法错误,错在“消除”;D项不符合史实,宗法制不可能实现长治久安,排除。6.“王沔,字楚望,齐州人。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此段文字中的王沔应该是A. 汉朝人 B. 唐朝人 C. 宋朝人 D. 清朝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6、知,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君权和财权,以削弱相劝加强皇权,故C项正确,BD项不符合题意;汉朝没有“六部”,故A项排除。【点睛】“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是解题的关键。7.商纣王,名辛。历史记载:帝乙死,欲立长子启。众臣反对,认为虽启与辛为同母,但生启时其母是妃,而生辛时已是后,故启不能立。遂少子辛为帝。对此判断不正确的是A. 商纣王即位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B. 商末已推崇嫡长子继承制C. 体现了古代“立子以贵不以长”D. 商代已有父死子继制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记载:帝乙的两个儿子长子启和少子辛为同母所生,但生启时其母是妃,启并非嫡子;商生辛时已是后,辛是嫡子

7、。根据嫡长子继承的原则,最终立少子辛为帝,是为商纣王。故A项不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8.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一组镜头: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是A. 唐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属于明朝设立,故C正确。唐朝没有设立内阁,故A排除。元朝也没有内阁,故B排除。清朝有内阁,但不是最早的朝代,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

8、主专制的加强内阁9.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 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 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 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秦国除了君王墓葬外,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这反映出秦国王权的至高无上,是秦国中央集权制度的表现;东方六国的墓葬依旧显示出西周分封制的等级差别,反映了东方保留了更多西周分封制的残余,可见秦国是率先消除分封制走向集权;故项

9、正确。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并非经济发展,而是井田制和大宗小宗的血缘关系,排除。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周天子的至尊权威,但这种权威是地位上的,并不等于“君主集权”,排除。东周时期,周天子地位一落千丈,分封制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东方六国不再严格遵行西周制度,只是保留了一定的残余,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10.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分封制的加强B. 宗法制的衰落C.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 井田制的推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战国时期宗法制及其概况。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姓名体现的是血缘关系的现象

10、,D项符合材料的描述,正确;A项是政治上的体现不是血缘关系的体现,排除;B项提及的是土地制度,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项是思想上的,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及其概况11.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即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表明A. 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B. 分封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C. 分封制下,各诸侯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D. 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间争霸战争频繁【答案】C【解析】材料讲述的是“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幽王宠幸褒姒,为博得美人一笑,

11、不惜拿以国家大事开玩笑,体现周幽王荒淫无道,点燃烽火后,各路诸侯之所以召集军队去保卫周天子,这是诸侯国的义务,故C项正确,A项错误;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西周末年诸侯势力的强大并未从材料体现,故D项排除。12.史记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 天子至尊,皇权至上B. 皇位世袭,君权神授C. 收藏玉玺,皇帝喜好D. 皇帝防范丞相擅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大意是:秦代以前,民间都用金或玉作材料来篆刻印章,印章使用龙虎钮,喜欢怎样用就怎样用。秦代建立后

12、,天子使用玉料来制作印玺,群臣从此都不敢再这样使用了。反映了皇权至上,皇帝独尊。因此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13.贏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贏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A. 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 确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 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D. 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始皇帝嬴政,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为始皇帝嬴政统一六

13、国,建立的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只是专制集权的一部分,不符合题意;选项D军功爵制开始推行于战国时期的秦国,不符合题意;选项C西周时期创立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14.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 制度法令的统一D.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天下为公”的表

14、现是选贤任能。郡县的长官一律由皇帝按照其才能、政绩直接任免,不得世袭,打破了以往仅凭血缘世袭垄断政权的现状,改变以往的“任人唯亲”,因此答案选D,其他几项与题意明显不符。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郡县制【名师点睛】这是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第25题。此题考查学生解读文字信息的能力,以材料提供的新角度解读秦始皇时期的郡县制,也体现研究性学习的考查。1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并且秦灭六国之后,继续实行移民措施,将六国富豪迁往蜀地。秦统一六国后这样做的主要政治目的是A. 满足皇帝的私欲B. 加强对六国故地的控制C. 强化君主的权力D.

15、 彰显皇帝的权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把握材料中的“政治目的”,秦迁六国贵族、富豪,是让他们与原来土地分离,从而削弱可能的地方割据,加强对六国故地的控制,A、C、D三项与政治目的相差较远。故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措施16.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成了“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的国家治理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 稳定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 保障政令畅通和征发兵役削弱郡县长官的行政权 促进农民的自由流动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由题目中的信息“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即可知这应为秦朝的郡县制和什伍连坐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体系有利于稳定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和保障政令畅通和征发兵役,但是该制度将人民限定在土地上,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故正确,排除;该制度下的郡县长官由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