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三单元中国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精校解析 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541592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三单元中国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精校解析 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第三单元中国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精校解析 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第三单元中国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精校解析 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第三单元中国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精校解析 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第三单元中国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精校解析 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第三单元中国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精校解析 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三单元中国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精校解析 Word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化知能训练读黄河流域剖面图,回答12题。1对于居住在黄河干流河段沿岸的居民,每年常担心凌汛发生的时段是()A夏季B冬季C秋季 D冬末春初2图中处黄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流域面积宽广地形平坦B支流稀少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C支流稀少降水稀少,河流发育条件差D河水清澈泥沙沉积解析:河段是位于黄河上游的由宁夏到内蒙古境内的河段,因其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易在每年的秋末冬初和 冬末春初形成凌汛,威胁两岸。河段位于山东境内,是典型的泥沙淤积形成的地上河,由于河床高于两岸,故几乎没有支流汇入。答案:1.D2.B(2011年夏门模拟)下表为我国黑龙江、海河、闽江(福建境内)、伊犁河(发源于新

2、疆)长度、径流量和含沙量情况表。据此完成34题。河流长度(km)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亿 m3)多年平均含沙量(kg/m3)甲109022661乙5416240.14丙4411184.6丁342027090.163.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依次是()A海河、黑龙江、伊犁河、闽江B闽江、黑龙江、海河、伊犁河C海河、闽江,伊犁河、黑龙江D黑龙江、海河、闽江,伊犁河4以上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A都参与海陆间水循环B流域面积均位于我国境内C径流量主要受降水量影响D夏季均出现丰水期解析:第3题,四条河流中,长度最长的是黑龙江,含沙量最大的是海河,流量最小的是伊犁河,由此对照表格数据可知C项正确。第4题,伊犁

3、河是内流河,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补给形式为高山冰雪融水,其流量受气温的影响明显,黑龙江是国际性河流。答案:3.C4.D5我国内、外流区的湖泊的丰水期都在夏季的原因是()A都受夏季风的影响B都受热量影响,夏季气温高C都受季风影响D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内流区受夏季气温高的影响答案:D6.对右图湖泊叙述正确的是()A该湖是内流湖,在我国东部平原湖区常见B该湖是内流湖,青海湖与此类似C该湖湖水可用于农业灌溉D该湖湖水补给主要是雨水补给解析:选B。由该湖的水量收支情况可知此湖是内流湖,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湖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湖水含盐量高,不宜用于农业灌溉。7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开发整治的重点

4、河流之一,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解为_。古诗曰:“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通过_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形成水的海陆间循环。(2)黄河是北方河流,其中游河段水系东西对称,常使河水在78月份有_的特点;春季在_(河段)易形成凌汛。(3)黄河流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与上游地区相比较,下游地区尤为严重,这是因为上游地区_。(4)历史上有“黄河百害,唯富河套”之说。上游的宁夏、河套平原由于_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害”主要发生在它的_河段,消除水害的主要措施是_。解析:本题涉及黄河及其流域的多方面问题。黄河主要流经干旱、

5、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沿岸工农业用水量大,旱季下游出现断流,严重危及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供应。黄河流域主要在季风区,季风气候有夏季降水集中的特点,所以78月份容易出现河水暴涨。黄河流域开发历史悠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发达,对水的需求量大,尤其表现在中下游。黄河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区,植被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在下游形成“地上河”,害在下游,根源在中游。答案:(1)雨水是黄河主要补给水源季风(2)暴涨上游河段和下游河南及山东段(3)人口少,工农业生产需要的水量较少(4)引黄灌溉下游在中游加强水土保持,发挥水利枢纽的调节功能;下游加固黄河大堤一、选择题2008年10月,我国进行了中国历史上规模

6、最大、涉及学科门类最齐全、技术最先进、阵容最强大的三江源科考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回答13题。1三江源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三江主要是指()A长江、黄河、澜沧江B长江、黄河、珠江C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D长江、黄河、怒江2科考队员途经格尔木附近,所见到的湖泊类型最有可能是()3源头科考中,队员发现正是源头的涓涓细流,才形成了滔滔东奔的长江,三江源头的主要补给形式是()A大气降水 B湖泊水C冰雪融水 D地下水解析: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科考队途经的格尔木,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属于内流区,其湖泊类型为内流湖;青藏高原上冰川广布,三江源头地区的主要补给形式是冰

7、雪融水。答案:1.A2.B3.C(2011年长春模拟)下表所示为我国主要大河流域水量平衡值,读下表回答46题。流域流域面积(km2)降水量(mm)径流量(mm)蒸发量(mm)径流系数(%)蒸发系数(%)松花江55718052514538027.672.4黄河7524434927641615.484.6淮河水系26150492919173820.679.4长江1807119105554251351.448.6珠江452616143877266653.746.3雅鲁藏布江24600069947422567.832.24.雅鲁藏布江蒸发系数最低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大 B气温低C峡谷深 D光照弱5

8、将表中河流按水量平衡值进行分类,下列各组中最为合理的一组是()A长江、珠江B长江、珠江、雅鲁藏布江C黄河、松花江D松花江、雅鲁藏布江6表中河流从水量平衡值角度分析,最容易被污染的是()A珠江 B淮河C雅鲁藏布江 D黄河解析:第4题,由表格数据结合主要大河流域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雅鲁藏布江主要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气温低、蒸发量小,所以蒸发系数低。第5题,结合各河流域的降水量、蒸发量及径流量等状况,对照表中的数值特征可知,长江与珠江的水量平衡值基本相似。第6题,黄河流域面积较广,而径流量最小,蒸发量反而较大,因此容易被污染。答案:4.B5.A6.D下图中,南、北盘江汇合处到柳江口一段,又

9、称为红水河,是我国优先开发的三大水电站基地之一。该河至柳江口附近,多年平均径流量约1500 m3/s。图中给出的水位指河水水面的平均海拔(单位:米)。读图完成78题。7南北盘江汇合处到柳江口一段的河流落差是()A835米 B74米C40米 D761米8下列关于该水电基地的开发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水电基地主要位于第一、第二级阶梯交界处B该水电基地的开发受益地区主要是珠江三角洲C该水电基地的开发适宜方式是梯级开发D该水电基地的开发应注意当地生态环境保护解析:由题中所给信息可以计算出河流落差为761米;落差大、水量大,故水能丰富;该水电基地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适宜进行梯级开发,其主要受益

10、地区是珠江三角洲,但其开发应注意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答案:7.D8.A9下面四条河流可能发生凌汛的是()答案:B读图,完成1011题。10关于同一水文站在不同时期观测流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时最大 B乙时最大C丙时最小 D无法确定11自2003年下半年以后,图中水文站观测的长江径流比以往要稳定许多,最主要的原因是()A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的好,水土流失大大减少B洞庭湖退田还湖,水面面积大大增加C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人们的防洪意识明显增强D三峡水库的凋蓄作用解析:从甲、乙、丙三幅图中可以看出江水流入洞庭湖时,说明长江水量最大,因此10题选A;2003年后长江径流量稳定许多,说明上游水库能调

11、节径流量,故选D。答案:10.A11.D二、综合题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下面是三湖泊与河流关系图,其中a、b为两条局部等高线。材料2:青海省气象局利用2009年9月22日卫星遥感资料,对比分析发现青海湖水域面积较2008年同期增大了43.81平方千米。(1)材料1中显示的a、b等高线的大小关系是_,分析湖泊与河流的关系可知_图中湖泊为咸水湖,_图中湖泊为淡水湖,B、C两湖对河流影响是什么?(2)从水循环的角度看,_图显示的是陆上的内循环,_图显示的是海陆间循环。(3)青海湖位于我国_(地形区)中,是我国最大的_(咸或淡)水湖,它与材料1中_图所示湖泊类似,其主要补给来源于_。

12、(4)试推测近几年青海湖面积扩大的原因_。解析:材料1中给出了湖泊与河流的三种关系图,A图中湖泊只接纳河水,而不排出河水,说明是内流湖,应是咸水湖,青海湖即是此类型,B图中说明湖泊形成了河流的源头,C图中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节作用。分析青海湖的面积变化时,可从入湖水量变化方面入手,主要考虑降水量、蒸发量、冰雪融水量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因素。答案:(1)baAB、CB湖泊补给河流形成了河流的源头,C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节作用。(2)AB、C(3)柴达木盆地咸A冰雪融水(4)导致青海湖面积扩大的原因可能有:年降水量偏多,全球变暖,冰雪融水量增加,退耕还湖,生态恢复,使入湖水量增加13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

13、答有关问题。材料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干流全长约6300千米,其源头冰川末端海拔约为5400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干流全长约为5500千米,水面落差4480米。材料2:下图为长江、黄河干流剖面示意图。(1)根据坐标计算:玉树的海拔约_米。(2)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黄河沿岸两处著名灌溉农业区的名称C_,D_。(3)A点位于_省境内,请描述AB段河流的最突出的水文特征。(4)根据河道剖面特征分析,长江水患主要发生在_游河段,黄河水患主要发生在_游河段,简述这两个河段易发生水患的共同自然原因。解析:本题主要借助长江、黄河的干流剖面示意图以及关于这两条河流的基本资料,考查两河流域的水文特征,并剖析两河流域发生水患的原因。第(1)题,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