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入的分配(教学案)-2019年高考政治热点---精校解析 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541564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学案)-2019年高考政治热点---精校解析 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学案)-2019年高考政治热点---精校解析 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学案)-2019年高考政治热点---精校解析 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学案)-2019年高考政治热点---精校解析 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学案)-2019年高考政治热点---精校解析 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学案)-2019年高考政治热点---精校解析 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收入的分配(教学案)-2019年高考政治热点---精校解析 Word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高考以选择题呈现居多,主要以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考查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主观题以图表形式呈现,常与财政的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就业等知识相结合 2以民生问题、收入分配政策为背景,考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重大意义和举措 热点题型一 我国的分配制度命题规律:本考点近几年高考出题并不是很多,但作为我国分配制度的基础理论,也不可忽视对其知识及相关热点的把握和关注。最常见的考法是对各种分配方式的含义与作用进行考查,题目难度适中。一种考法是列举生活实例,点明个人收入构成,由考生分析判断属于哪种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另一种更容易出现的考法是结合社会发展,在课本知识之外延伸考查一些时事关注的新名词、

2、新提法,如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土 地使用权流转等。 例1、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积极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承包地,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联合或土地托管。据此回答45题。4鼓励土地流转,村民失地不失权、不失业,更不失利,又能跟专业人士学习养殖种植等技术。这表明实行土地流转( )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完善了我国的分配制度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可以增加农民收入A B C D【答案】D 5老范是一家占地一百余亩的农家乐老板,他说,他们利用流转土地发展自己的产业,请村民在这儿打工,

3、互惠互利,实现了双赢,这个土地流转政策,真是转出了好日子。这反映出( )土地承包权的流转给人们带来了实惠 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不断发展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土地流转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加他们的收入A B C D【答案】D【提分秘籍】分配方式的判断方法 (1)依据范围: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范围内;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属于其他分配方式。 (2)依据分配尺度:凭借劳动获得的收入是劳动所得;凭借管理、技术、信息等获得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3)依据形式判断:工资、奖金等是劳动收入;利息、股息、红利等是资本要素收入。【举一反三】 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

4、有限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3 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入股,年终又获得17 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36 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 800元,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4 500元,向困难职工捐款1 000元。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分别是( )A29 760元 17 000元B49 760元 20 000元C48 800元 20 000元D44 260元 3 000元【答案】B【解析】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工资款36 000元,岗位津贴

5、960元,奖金12 800元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共36 00096012 80049 760(元);年终按股分红获得的3 000元,专利技术入股获得的17 000元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共3 00017 00020 000(元)。缴纳各种税款的4 500元和向困难职工捐款的1 000元属于干扰信息。热点题型二 收入分配的公平例2、(2018年高考江苏卷政治10)最低工资制度旨在保护低收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最低工资应高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时的工资水平。2017年,我国有22个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图2中(P代表劳动力价格,Q代表劳动力数量,D、S分别代表需求曲线和

6、供给曲线,P1、P2分别表示变化前后的劳动力价格)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A【变式探究】国务院决定,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2014年的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下列选项中,对国务院的这一决定理解正确的是 ( )A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B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C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D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有关分配与财政的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表明国务院提高医疗补助标准,属

7、于利用社会保障手段通过再分配注重公平,C项正确;消费结构是指居民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比例关系,往往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增加意味着消费结构优化,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与优化消费结构无关,A错误;材料中国务院提高医疗补助标准属于再分配,B说法错误;增加货币供应量的主要通道是增发货币或增加信贷,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不能增加货币供应量,D与题意不符。 【提分秘籍】 本考点是近年高考中的高频考点,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本考点考查力度明显加大,2019年高考可能也会有所考查。特别是如何维护社会公平显得更加突出,试题难度较大。出题素材多贴近中央与地方的政策、方针

8、、措施或选取典型图表材料,有的试题考查对公平的理解,有的考查国家重视公平问题的原因,而更常见的出题角度是考查实现公平的措施,尤其是从“两个合理比重、两个同步”角度进行考查;同时再分配实现公平的举措也一直是高考的热点,比如规范隐性收入等新表述要多加关注。 【举一反三】 基尼系数是判断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该系数介于01之间,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反之,表明收入差距越大。国际上通常把0.40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20102014年,中国收入再分配后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81、0.477、0.474、0.473和0.469。对比图,不考虑各国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以推断出 (

9、) 2010年部分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近年来,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且高于图中发达国家法国收入再分配政策对贫富差距的调整效果比英国更明显中国应运用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强化再分配功能发达国家依赖以市场为主导的收入分配机制实现社会公平A BC D 【答案】B热点题型三 效率与公平例3 2018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等三部门印发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强调“支持关键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业务岗位人员持股”。此举( )使骨干员工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加快建立健全激励约束长效机制,激发企业经营活力为了拉大员工收入差距,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意在吸引各类资本参与

10、发展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经济A B C D【答案】A【提分秘籍】单独考查此知识点的高考题比前几年要少,但结合其他知识点,如财政、税收、宏观调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围绕公平问题进行考查,仍是常见考法之一。所以,仍要重点加以关注,掌握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知识,答题时做到灵活运用。出题最常见的考法是以具体生活事例为素材,引用产品如何分配的事例材料,以体现说明类或方法措施类问题考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举一反三】 2018年4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改善收入分配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断缩小贫富差距,是智慧的考量。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效率与公

11、平统一的是( )A改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主体地位B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提高资源利用率C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D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答案】D【解析】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A说法错误。B只强调提高效率,没有涉及公平,且“保持经济高速增长”说法不妥。要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C说法错误。D中的举措有利于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热点题型四 收入分配公平的综合考查命题规律:收入公平是高考的高频考点,最常见的考法是以体现说明类问题形式考查考生解读材料的能力。此类题以图表题居多,难度往往不大,解答时确定考查的知识范围,联系此知识的社会热点,搞清出题人意图,紧紧围绕材

12、料展开分析即可。对此知识的另一种考法是以意义影响类问题的形式考查国家重视公平措施的意义,此类题材料是国家重视收入公平的政策或举措,问题一般是直接考查其意义,最常见的考法是在材料中列举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方法措施类问题进行考查。例4、下图反映的是某国男性劳动力平均每小时的工资收入情况,从图中可以推出( ) 工龄越长的劳动者其消费水平就越高 劳动技能影响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 按劳分配能够更好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发展教育能够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A B C D【答案】B【提分秘籍】图示如何解答有关“公平”的试题 【举一反三】 材料 扶贫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2013年中国减少贫困人口1

13、 650万人,2014年减少1 232万人。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例从1990年的60%以上下降到2014年的4.2%。2015年11月23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指出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解决5 000万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 000多万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范围,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开展扶贫工作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并从分配角度为农村扶贫提出建议。【答案】影响:开展扶贫工作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是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体现,有利于缩小城乡、行业和区域收入分配

14、差距;有利于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建议:完善分配制度,落实分配政策,促进收入来源多样化;鼓励创业致富,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先富帮后富。【解析】第一小问要求分析扶贫工作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也就是考查分配公平的意义。第二小问要求提出建议,知识限定是分配的角度,要抓住关键信息“农村扶贫”,考生可从政策等方面提出建议。 1.(2018年高考江苏卷政治10)最低工资制度旨在保护低收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最低工资应高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时的工资水平。2017年,我国有22个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图2中(P代表劳动力价格,Q代表劳动力数量,D、S分别代表需求

15、曲线和供给曲线,P1、P2分别表示变化前后的劳动力价格)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A 2.(2018年高考海南卷政治1)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A. B. C. D.【答案】D【解析】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的前提下,中的企业布置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排除;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公有制经济中职工收入中的工资和奖金是属于按劳分配,福利和社会保障就不是按劳分配;正确。答案选D。1(2017年高考北京卷政治35).图13反映了某国1976年2016年期间的经济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