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政治---精校解析 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541167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政治---精校解析 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政治---精校解析 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政治---精校解析 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政治---精校解析 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政治---精校解析 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政治---精校解析 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政治---精校解析 Word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渭南市尚德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考试时长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30*260分)1.“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这两种观点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第一种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第二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对立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选项错误,“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该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选项错误,“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属于唯物主义观点,但不是辩证唯物主义。“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这两种观点是对哲学基

2、本问题的讨论,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对立。选项正确。故选A。【点睛】易错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该观点错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2.某单位在建设沟渠时,没有对要建设输水管道的地形进行勘测,凭经验在设计图上勾画出了输水管线路。工程动工后,施工方按照施工图铺设管道时,突遇悬崖,管道无法继续向前铺设。这一设计不合理带来的损失告诫我们要坚持主观

3、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坚持辩证法,反对本本主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放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物质决定意识,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某单位在建设沟渠时,没有对要建设输水管道的地形进行勘测,凭经验在设计图上勾画出了输水管线路。工程动工后,施工方按照施工图铺设管道时,突遇悬崖,管道无法继续向前铺设。这一设计不合理带来的损失告诫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适合题意;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3.习近平治国理政哲学思想秉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总结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和智慧,是关注群众利

4、益、贴近人民生活的大众哲学。学习贯彻这一哲学思想有利于促进实践与理论的历史的统一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引人们更好地追求美好未来为社会变革提供巨大物质力量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动员和掌握群众,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正确且符合题意;应是理论和实践的历史的统一,说法错误;哲学思想属于精神力量,说法错误,错在“物质”;故本题答案选D。4.小王子的作者圣艾科佩里曾说:“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搜集材料,不要指挥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你只要教他们如

5、何渴望浩瀚的大海就行了。”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A.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B.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C. 认识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动力D. 理想信念是人们行动的依据【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搜集材料,不要指挥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你只要教他们如何渴望浩瀚的大海就行了。”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B适合题意;A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排除;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是错误的;客观现实是人们行动的依据,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5.我国有“楚人过

6、河”的典故:楚国人想袭击宋国,派人去测量河水的深浅并做好标志。但不久河水突然大涨,楚国人不知道,依旧按原来的标志在深夜里偷渡,结果损失惨重,大败而返。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尊重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认识世界的保证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变化的实际出发科学实验的成功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A. B. C. D. 【答案】A【解析】材料中楚国人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待水位,结果伤亡惨重,启示我们尊重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故符合题意,应选;说法错误,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而不是保证,排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6.传统

7、观念认为,勤洗手、减少与细菌接触,就能减少疾病。近期,中美科学家合作研究发现,被大多数除菌产品列为首个需要杀灭的细菌葡萄球菌,不仅能起到消炎的作用,还能保护人体免受大范围炎症的困扰,它是人体皮肤的忠实“卫士”。这说明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真理和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A. B. C. D. 【答案】D【解析】中美科学家合作研究发现,被大多数除菌产品列为首个需要杀灭的细菌葡萄球菌,不仅能起到消炎的作用,还能保护人体免受大范围炎症的困扰,它是人体皮肤的忠实“卫士”。材料主要强调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的深入而发展,而不是强调客观事物本身,排除;中美科学家合作“研

8、究”说明这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是实践的一种,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正确;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错误;人们对于洗手除菌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特点,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7.人如果站在月球上,只能看见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如果用放大2000倍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米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和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新要求推动实践的发展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A. B. C. D. 【答案】A【解析】

9、试题分析:材料一方面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另一方面也说明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故题肢正确。题肢体现的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与题意不符合,故排除;题肢体现的是认识是发展的,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考点:实践决定认识8.2016年9月,袁隆平领衔的超级杂交稻第五期攻关项目第二次测产验收在湖南某地进行,攻关品种“广湘24S/R900”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面对失败,袁隆平坦然接受。这一事例反映的认识论道理是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主体对于获得真理性认识没有影响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没有价值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

10、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袁隆平领衔的超级杂交稻第五期攻关项目第二次测产验收在湖南某地进行,攻关品种“广湘24S/R900”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面对失败,袁隆平坦然接受。这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适合题意,是错误的;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D。9.文化遗产不仅记录着我们的过去,而且存在于今天人们的生活中,它为人类未

11、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有益的参考。文化遗产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应是动态的,有着不同时代的印痕。这表明任何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客观规律创造联系事物是不断的变化发展的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文化遗产不仅记录着我们的过去,而且存在于今天人们的生活中,它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有益的参考。文化遗产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应是动态的,有着不同时代的印痕。这表明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事物是不断的变化发展的,适合题意;联系具有普遍性,但联系是有条件的,是错误的;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

12、,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错误;故本题选D。【点睛】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并不是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的真实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对两个事物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我们应当从事物普遍联系的客观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10.“螃蟹效应”描述的是,用敞口藤篮来装螃蟹,一只螃蟹很容易爬出来。多装几只后,因为相互扯后腿就没有一只能爬出来了。破解“螃蟹效应”,对建设高效团队的启示有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重视关键部分的决定性作用要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要坚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敞口藤篮中的多只螃蟹

13、因相互扯后腿一只都不能从中爬出来”启示人们要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立足整体,顾全大局,坚持系统优化法;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故选项符合题意;强调部分的作用,与破解“螃蟹效应”思路不对,故排除;材料强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没体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考点:整理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11.篮球运动是一项世界性的体育运动,深受世界人民喜爱。起初,这项运动将两只竹筐分别钉在健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每次投球进筐后,要爬梯子将球取出再继续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筐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所以,最初人们称这种游戏为“筐球”,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定名为“篮球”。“

14、篮球”的发展过程说明事物发展具有前进性,并且为周期性所制约、所支配发展的总方向是前进上升的,但道路是曲折迂回的辩证的否定是联系与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是回到出发点的矛盾运动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篮球运动的发展既有前进上升,又有曲折迂回,同时也体现辩证否定是联系与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故入选。选项观点错误,事物发展有前进性,也有曲折性,受周期性所制约,但不会所支配,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但不是回到出发点的矛盾运动,故排除。考点:本题考查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辩证否定12.“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诗理解正确的是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A. B. C. D. 【答案】B【解析】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美妙的音乐是在人的意识指挥下弹出来的,项错误;项是对苏轼的琴韵的正确理解;正确选项为B。【点睛】意识能使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