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精校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541111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邹城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邹城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邹城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邹城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邹城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邹城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精校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邹城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精校Word版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山东邹城实验中学高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将答案填在相应的答题卡内,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下图为河北省地形图,读图回答1-3题1夏季在单一暖气团控制下,图中地区日最低气温出现在南部低洼地区的原因是 A热量散失快 B低温气体集聚 C太阳高度日变化大 D昼夜长短变化大27、8月份华北地区降水增多,并且雨水主要打在朝北的窗户上的原因可能是该时期华北地区

2、A多对流雨 B多暖锋降水 C多冷锋降水 D多地形雨3最近几十年以来,华北平原多地区的盐碱地在未治理的条件下脱盐的原因可能是 A植被覆盖率增加 B大气降水明显增象 C南水北调的影响 D地下水位的下降郑国渠兴修于公元前206年,西引泾水,东注洛水,穿行于渭北高原脚下,灌溉了关中平原(渭河平原)4万余公顷的田地。读图回答4-5题。4郑国渠最终是按照图中线路修建的,推断其理由是 地势西高东低,可自流引水 经过多条河流,输水量大 可以减少洪涝灾害发生几率 渠道居高临下,灌溉便利 A B. C D5渭河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支流,但航运业很不发达,其原因是 渭河流域降水较少,河流径流量较小 渭河流域降水季节变化

3、大,水量不稳定 渭河含沙量大,河道淤积严重 渭河河床高差小,河流流速小 A B C D从2013年开始,中国登上了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宝座,就再也没有下来。随之而来的是国家对机器人产业的高度重视,并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台了各种鼓励及补贴政策,接踵而来的,是国内如火如荼的机器人产业园建设风潮。下图为我国主要机器人产业园区分布图,读图回答6-8题6关于我国主要机器人产业园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布不均匀,多数在北方 B东、中、西部都有分布 C都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D山东、河北两省没有分布7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主要原因是 A科技水平高 B资金较充足 C制造业发达 D劳动

4、力充足8珠三角地区工业机器人使用量年平均增速达30%,有些行业达60%。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对珠三角地区的主要影响是 A城市就业岗位锐减 B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C员工素质要求下降 D各类外迁企业回归2016年7月,浙江温州(约27N,121E)某企业从新加坡(1.5N,103.5E)进口一批农产品,船舶航行中遭遇了图示天气。读图完成910题。9与正常情况相比,经历该天气系统时A逆温现象加重B大气逆辐射减弱C地面辐射增强D水平气压梯度增大10温州位于新加坡A东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西北方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流动由昔日“孔雀”东南飞转变为今朝“凤凰”来还巢(是指农民工返乡创业产生的“归雁经济”现象

5、)的良好局面。据此完成1112题。11造成我国人口如此流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外出务工时间过长B落叶归根传统的影响C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D外出务工人员年龄变大12今朝“凤凰来还巢”对农村带来的影响是A扩大城市与乡村差异B促进农村生产要素配置变化C促进逆城市化发展D加大春节交通压力杭州是浙江省首个建成地铁的城市,计划于2022年前建成总计10条城区线路和2条城际线路,远期规划14条城区线路和9条城际线路。下图为“杭州地铁规划图(部分)”,据此,完成1314题。13图中甲、乙两地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A公共绿地、公共绿地B高级住宅区、商业区C高级住宅区、公共绿地D商业区、高新工业区14远期城区线路及城

6、际线路的并通,对杭州的影响是A扩大城市规模B提高城市等级C增加城市功能D弱化卫星城发展锦是丝织品中最为精致、绚丽的珍品。蜀锦原材料为蚕丝,异常珍贵,它与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一起,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锦。手工蜀锦生产工艺繁琐,生产效率低,因此在古代有“寸锦寸金”的说法。蜀锦曾一度辉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萎缩和衰退的趋势,到20世纪90年代,蜀锦开始走下坡路。据此完成1516题。15手工蜀锦萎缩和衰退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冲击严重B传统工艺衰落C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D原料品质下降16中国保护手工蜀锦亟需加大科技投入增加劳动力资源国家政策倾斜开拓国际市场ABCD微商是“互联网”时代

7、出现的一种社会化移动社交电商模式,是企业或者个人基于社会化媒体开店的新型电商。微商模式最大的好处便是将多种渠道所接触的客户通通汇聚起来,形成一个属于企业自己的大数据库,从而实现个性推荐、精准营销。这种营销模式对传统的商业产生了巨大冲击。据此完成1718题。17微商模式营销的商品价格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A客户数量庞大,市场固定B店面布局灵活,受地租影响小C运输距离短,交通成本低D直营销售,不需要其他环节18微商模式带来的影响是A加大商业网点密度B减少商品流通量C促进地域间的商业联系D扩大商业区的规模读河西走廊地区城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921题。19该区域城市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土地C水

8、源D气候20该区域交通运输线建设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最频繁的是A暴雨B泥石流C水土流失D沙尘暴21该区域河流流域开发利用中,为防止生态环境恶化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兴修水利设施,减少水资源浪费B合理规定载畜量,退耕还草C上游发展畜牧业,充分利用水资源D中游发展种植业,提高粮食总产量中国荒漠化面积约267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8%。在科尔沁草原,沙丘普遍有历史时期形成的三层土壤。据文献记载,公元9世纪契丹族在这里建立政权后,掳掠汉民和渤海国民前来垦殖,造成土地荒漠化。随着契丹族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这里的土地利用方式恢复为牧业,土地荒漠化有所逆转。清朝时期,大量关内农民涌入科尔沁草原开荒,使

9、荒漠化土地面积再度扩大。据此完成2223题。22科尔沁草原每层土壤形成过程中A属于沙丘固定期B沙丘移动加快C沙丘反复推移D沙丘治理效果显著23与牧业相比,土地开垦A单位面积生物量增多B土壤有机质增多C土壤紧实度增加 D地表反射率减少 老秃顶子是辽宁第一峰,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6. 0。下图为该山北坡植被垂直带谱。据此完成24-25题24S所代表的自然带,最可能是 A山地荒漠带 B山地草甸带 C积雪冰川带 D山地苔原带25该山地树种最丰富的海拔段及影响因素是 A低海拔段,热量最优 B中海拔段,水分最优 C中海拔段,水热变化大 D高海拔段,水热适中二、非选择题:共50分。第26

10、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9、3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26(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6年12月29日,连通长江和淮河的“引江济淮”工程正式动工,有望于2020年试运营。图1为“引江济淮工程规划示意图”。材料二 下表为“安徽省境内淮河与长江流域比较表”,图2为“安徽省地形示意图”。项目淮河流域长江流域流域面积占全省的比重(%)48.047.3水资源量占全省的比重(%)26.063.4材料三 安徽省是全国主要产棉省份之一,主要分布在淮北、沿,江和江淮之间三大区域,其中淮北棉区种植面积逐渐萎缩。材料四 201

11、6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合肥城市群”被完全纳入到长三角城市群。更有利于皖江地区(安徽省长江沿岸)科学有序地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1)比较说明安徽省境内的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耕地面积比重差异,并指出原因。(6分)(2)“引江济淮”工程的两条线路,你认为哪一条更合理?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3)分析淮北棉区种植面积逐渐萎缩的原因。(4分)27(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最北端,枫树被称为国树,枫叶被定为国花,国家被称为“枫叶之国”。 糖枫性喜温凉,其树干流出的汁液可制糖。枫糖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有机酸,是加拿大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产

12、品之一,主要用于食用和调味。枫糖的制作简单,就是将糖枫汁液加热,使水分蒸发掉,最后即可形成略微稠黏的糖浆,但通常40千克枫树汁液只能加工出1千克糖浆,且只有40年树龄以上或直径25厘米以上的枫树才会出产有用的汁液。据说在大约1 600年前,就已经有了“印第安糖浆”,他们以最原始的手段采集枫汁,用烧烫的石块来蒸发水分,以此来制作枫糖,生产规模小。枫糖浆(1)分析枫糖开发初期制造规模小的原因。(6分)(2)你是否赞成加大枫糖开发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8分)28(1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斑海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我国主要栖息在辽东湾一带,栖息的环境主要是海水、河水、浮冰、泥沙

13、滩、岩礁和沼泽地等。性胆小机警,幼兽皮毛名贵。每年1-3月份繁殖,产仔在浮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上,以各类鱼虾为食。近年,斑海豹种群数量急剧降低。下图为辽东湾斑海豹分布示意图。(1)分析斑海豹栖息于辽东湾的主要自然条件。(6分)(2)指出斑海豹数量减少的主要因素,提出保护斑海豹的措施。(6分)(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9旅游地理(10分)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食”作为旅游的六大要素之一,历来为中外游客所关注。旅游与美食互为花叶,相得益彰。挖掘饮食文化,发展特色旅游项目,成为诸多旅游地发展的当务之急。 试分析旅游地发展美食游对当地旅游发展的意义并指出发展美食游应注意的问题。30环境保护(10分)分析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为校内人工湖。2015年下半年某段时间,该湖湖水臭气熏天,湖里的鱼类开始大面积死亡,导致污染程度再次加重。指出此类校内湖易发生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治理的措施。高三地理第一次月考卷答案一、选择题:本套共25小题,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CDB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