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夏津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540917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夏津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东省夏津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东省夏津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东省夏津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东省夏津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夏津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夏津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4小题,共48分)1.下表为乾隆元年安徽休宁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 自耕农经济的盛行C.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D. 土地租佃现象普遍【答案】B【解析】表格显示1-10亩的户数占据122,在总数中占据一半之多,1-10亩的家庭主要是自耕农,说明该时期自耕农经济比较盛行,故B正确;材料中占有亩数角度的20亩以上只有6户,说明土地兼并不严重,故A错误;表格体现不出农业生茶效率问题,故C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土地占有情况,不是租佃关系,故D错误。点睛:题目所涉及的判定方法:只涉及表格中某特定的内容,即直接可

2、以给出判定。此类题目不需要学生进行归纳、概括或总结等。题目的表述中直接给出了结论或经过简单的细节分析即能作出判定。学生需要做的仅仅是看问题,分析出此问题涉及的是表格中的那一部分。2.下面是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所记载的关于汉代田庄内部交易情况的部分截图,该截图内容可以用来说明汉代田庄A. 商品经济达到了较高水平B. 手工业生产规模大C.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D. 容易形成封建割据【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田庄内部“闭门成市”,基本生活所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必依赖田庄外面的市场,在田庄内交换即可满足,说明汉代田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故答案为C项。田庄内部的交换属于自给自足的

3、自然经济,排除A项;材料信息涉及手工业,但不能反映“生产规模大”,排除B项;D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3.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叙述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商人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B秦汉至隋唐,“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商业发展水平很高,突破了“抑商”政策的限制。C宋朝时,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席铺买卖。”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监管。D清朝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被禁止。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

4、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A项结论符合史实,故答案为A项。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排除B项;北宋时期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而不是不再监管,排除C项;闭关锁国政策并非完全禁止中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中外贸易,排除D项。4.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数量变化统计表(单位:个),由此可推知,明嘉靖到清道光年间A. 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B. 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拉大C. 经济重心已逐渐南移D.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数据反映了明清时期各地集市数量都大增,集市一般存在于农村地区,这说明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故答案为A项。B项说法绝对,仅凭材料数据无法说明南北经

5、济发展差距拉大,排除;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雇佣关系的形成,不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排除D项。【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材料中数据的变化,抓住明清时期各地集市数量都大增的关键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农村集市发展与农民的关系入手,即可进行正确判断。同时,注意排除无关的概念即可。5.下表反映下某个朝代的赋税信息,对此解释较为合理的是A. 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农业经济逐渐衰退B. 重农抑商政策因工商业发展而走向崩溃C. 对外贸易税收逐渐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D.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政府的商业环境相对宽松,表

6、格显示的是北宋时期农业税收和非农业税的比较,非农业税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农业税是逐渐下降,正是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促进工商业发展的表现,故答案为D项。农业税收的减少不能说明农业发展衰退,排除A项;古代封建社会一直厉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对外贸易税收,排除C项。6.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抓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忧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这一变化A. 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B. 为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隐患C. 增强了唐政府的边防实力D.

7、适应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答案】B【解析】【详解】唐玄宗时期开始实行的募兵制,由于国家供给衣食,士兵与将领之间关系密切,虽然可以增强唐政府的边防力量,但是时间久了就成为割据力量,威胁中央,为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隐患。故答案为B项,排除C项。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导致均田制被破坏,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走向了崩溃,不得不实行募兵制,A项颠倒因果关系,排除;兵制的变化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排除D项。【点睛】本题考查对唐朝兵制变化的理解,需要考生将府兵制与募兵制进行比较,结合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史实来回答。府兵制兵将分离,防止武将专权,但也造成了军队战斗力弱的缺陷;而募兵制导致兵源充足,兵将不分,军队战

8、斗力增强的同时,容易造成武将专权,严重威胁中央集权,唐后期的藩镇割据就是明证。7.下表为现行三种版本高中历史教材对同一历史事物(现象)的叙述。高中教材版本课文表述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II)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人民出版社(必修II)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分解岳麓书社(必修II)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据此推断,三种教材都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 鸦片战争与自然经济解体无关B. 自然经济是小农经济的特例C. 战争是自然经济解体主要原因D. 近代以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列强经济侵略,我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排除AC,选D;自然经济

9、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产经营模式,而小农经济是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所以排除B。8.1872年,李鸿章招办理海运多年官员的朱其昂办理轮船招商局。因招商集股困难,半年后进行改组,由买办商人唐廷枢任总办,朱其昂会同办理,使得招商局的招股情况迅速改观。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A. 洋务企业完全由官办的格局被打破B. 资本主义企业在官员的诱导下创建C. 海防建设的重点转向扶持民用工业D. 军事工业资金困难的局面得以转变【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的“由买办商人唐廷枢任总办,朱其昂会同办理,使得招商局的招股情况迅速改观”,说明洋务企业出现了官督商办的新模式,即洋务企业完全由官办的格局被打破。故答案为A项。轮船招商

10、局仍然是洋务企业,不是资本主义企业,排除B项;洋务运动中的海防建设一直是官办企业,排除C项;随着民用工业的建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军事工业的资金问题,但仍然没有改变资金困难的局面,排除D项。9.宜昌大撤退铭文记载,1938年民生实业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临危受命,抢运近10万吨物资设备和3万人员如期转移人川,有人后来将“宜昌大撤退”比喻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中国本次大撤退的主要作用是A. 滞碍日军对沿海地区的资源掠夺B. 保存争取抗战胜利的物质力量C. 改变了中国工业结构的地理布局D. 奠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

11、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中国本次大撤退”指的是抗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为了保存抗战物质力量的需要,所以,中国本次大撤退的主要作用只能是“保存了争取抗战胜利的物质力量”,所以本题答案就是B。另外,改变了中国工业结构的地理布局并不是主要作用,而只不过是一个客观的进步作用。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宜昌大撤退”的主要作用10.“自津浦通车,而京津之信二日即可抵沪,徐州以下,一日可至,凡铁路地带之消息,传递已较前大便。”“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铁路发展有利于观念革新B. 内地与西部边疆的联系在加强C. 铁路交通受到

12、民众的欢迎D. 电信事业发展得益于铁路交通【答案】A【解析】据材料“凡铁路地带之消息,传递已较前大便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铁路发展有利于信息传播、观念革新,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津浦通车,无法说明内地与西部边疆的联系在加强,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铁路交通受到民众的欢迎,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电信事业发展的问题,故D项错误。故选A。11.侯传国保存着一张滕县人民委员会清产核资批准通知书,其父亲新中国成立前做小生意,新中国成立后经营日用百货店,1957年1月把家中的积蓄入股到薛城面粉厂,得到了这张特殊的“股票”。这张“股票”A. 说明国家重点鼓励股份制企业

13、发展B. 是中国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C. 见证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D. 反映了新中国致力于恢复国民经济【答案】C【解析】材料提到,1957年1月把家中的积蓄入股到薛城面粉厂,得到了这张特殊的“股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三大改造时期,反映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导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故C项正确;三大改造时期国家没有重点鼓励股份制企业发展,故A项错误;三大改造不等于计划经济体制,故B项错误;1952年新中国已经恢复了国民经济,故D项错误。故选C。12.1957年,经济学家顾准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货币、商品不能废除,价值范畴、价值规律应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因此,

14、为了提高效率,应以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即真正的市场规律来自发调节生产。”该观点体现出当时中国A. 左倾错误弥漫阻滞探索进程B. 市场经济理论已经引发初探C. 计划经济理论尚未付诸实践D. 三大改造明确经济整改方向【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在社会主义,社会货币、商品不能废除,价值范畴、价值规律应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应以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即真正的市场规律来自发调节生产”等信息可以看出,顾准肯定了市场经济的作用,说明在当时的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已经引发初探。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左”倾错误的阻滞,排除A项;1957年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建立,排除C项;材料信息与三大改造无关,排除D项

15、。13.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杜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分别指A. 个体经营、集体经济B. 精耕细作、平均主义C. 协作经营、按劳分配D. 小农经济、共同劳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把握材料中的“集体经济”、“家庭经营”、“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即可判断本题主要涉及农业的经营方式,分析选项,A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A。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4.下表是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单位:%):表格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B. 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C. 工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D.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答案】D【解析】【详解】城乡个体工业和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从无到有,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