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教材化中考总复习ppt课件: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50页)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540499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教材化中考总复习ppt课件: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5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沪教版)教材化中考总复习ppt课件: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5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沪教版)教材化中考总复习ppt课件: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5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沪教版)教材化中考总复习ppt课件: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5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沪教版)教材化中考总复习ppt课件: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5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教材化中考总复习ppt课件: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5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教材化中考总复习ppt课件: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50页)(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时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7课时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6课时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6课时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6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1 微粒的性质及应用,第6课时 考点聚焦,第6课时 考点聚焦,第6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2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原子核,电子,得失,第6课时 考点聚焦,第6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3 原子的结构及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核,质子,正电荷,中子,电子,负电荷,质子数,电子数,第6课时 考点聚焦,碳原子,这一基准的比,第6课时 考点聚焦,图61,第6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4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分层排布

2、,失去,阳离子,得到,阴离子,相对稳定结构,第6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一 微粒的性质,命题角度:用微粒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D,第6课时 归类示例,解析 题中能闻到梅花香味很显然与分子的性质有关,而解释相关现象用得较多的就是:分子之间有间隔和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因此,不难得出本题反映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这一性质。,方法点拨借助于古诗词或信息类知识来进行考查,其中给材料的考题一般我们称之为信息题,往往会通过一些科技前沿或实际生活内容的信息来进行考查。这些都是中考试题中考查分子性质(主要以分子不停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这两点性质为主)的常用载体,只要把握好试题的考查点,理解分子的性质,不难解答。这类

3、试题的特点是起点高,落点低,解答时应“依据教材、合理联系”,因为最终解答时仍然需要用教材的知识点来完成。,变式题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第6课时 归类示例,A,第6课时 归类示例,解析 分子、原子都是很小(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有间隔的粒子。人们能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自行车胎容易爆裂是在高温下分子运动加剧,分子间间隔变大的结果;化学变化都能说明分子的可分性,水的分解是化学变化;热胀冷缩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构成物质的粒子间间隔变化的结果,架在高处的电线夏季变得比冬季长就是热胀冷缩现象,电线是金属材料,由金属原子直接构成的。,第6课时 归类示例

4、, 类型二 构成物质的微粒,例2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 A铜 B氧气 C氯化钠 D二氧化碳,命题角度:考查构成物质的微粒。,解析 铜由原子构成,氧气、二氧化碳由分子构成,氯化钠由离子构成。,A,第6课时 归类示例,方法点拨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铜、铁、钙、金刚石、硅、稀有气体等;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二氧化碳、酒精等;由离子构成的如食盐、氢氧化钠等。其中,如果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则构成物质的粒子肯定是同一种,而由离子构成的,至少有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以氯化钠为例,不能错误地描述为“氯化钠由氯化钠离子构成”,而应该是由

5、氯离子和钠离子 构成。,第6课时 归类示例,变式题 2010上海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水由_构成,铁由_构成,氯化钠由_构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_不同。 (3)糖是甜的,辣椒是辣的,说明_ _。,分子,原子,离子,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分子的种类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第6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三 原子的结构,命题角度:熟悉原子的内部结构,同时认识一些特殊的原子结构。,D,第6课时 归类示例,方法点拨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一般情况下,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也有特例,如氢原子的原子核只有质

6、子而没有中子。,第6课时 归类示例,变式题 科学家设想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与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 A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B,第6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四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命题角度: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与离子的识别。,D,第6课时 归类示例

7、,解析选项A、B、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个,因此它们均不属于金属元素。,方法点拨了解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类别的关系:一般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个,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个或8个。,第6课时 归类示例,D,解析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为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为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2或8的为稀有气体元素,若不是原子结构示意图时要将其转化为原子结构示意图之后再去加以判断。,第7课时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第7课时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第7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1 元素,核电荷数,金属,非

8、金属,氧、硅、铝、铁,氧,氧,氢,第7课时 考点聚焦,大写字母,小写字母,周期,族,第7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2 化合价,正,负,47,正,负,1,2,零,零,第7课时 考点聚焦,第7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3 化学式,右下角,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第7课时 考点聚焦,第7课时 考点聚焦,第7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4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代数和为零,原子质量总和,个数的比,乘以原子个数除以相对分子质量,正负化合价的,化学式中所有原子的相对,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例1 下列选项中的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种类不相同的是 ( ) A红磷、白磷 B水、过氧化氢 C氧气、臭氧 D冰、干冰,第7课

9、时 归类示例, 类型一 元素,命题角度:考查固体和液体药品的取用、滴加等。,D,第7课时 归类示例,解析 选项A中红磷、白磷都由磷元素组成,只是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选项B中水、双氧水都由氢、氧元素组成,只是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一个水分子中有一个氧原子,而一个双氧水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选项C中氧气和臭氧都由氧元素组成,它们的分子的构成不同,一个氧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一个臭氧分子中有三个氧原子;选项D中的冰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固体水,干冰则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固体二氧化碳。,方法点拨判断物质的组成元素本质上还是从物质本身进行,首先根据物质的名称或俗名写出其化学式,然后再来判断其组成元素即可。,第7

10、课时 归类示例,变式题 同学们从教材和资料中发现,许多元素有多种单质,如H2、H3;C60、C90、C240;N5、N60。根据这种现象他们作出了推测:同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单质可能存在着复杂的分子结构;单质的研究前景广阔;同种元素的单质之间可能会相互转化。你认为以上推测正确的是 ( )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D,第7课时 归类示例,第7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二 化合价,命题角度:根据化学式求某元素的化合价或确定某物质 的化学式等 。,例2 我国科学家发现,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硒元素(Se)为4价,氧元素为2价,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 ) ANa2SeO3

11、 BNa2SeO4 CNaSeO3 DNa2SeO2,A,第7课时 归类示例,解析 本题是依据化合价来判断化学式书写的正确与否,正确的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我们把四个选项提供的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求代数和,选项A为0,选项B为2,选项C为1,选项D为2。,方法点拨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记住化合价口诀的前两句“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一般就可以标出已知元素的化合价,从而求出未知元素的化合价。,第7课时 归类示例,变式题 某种冷烫精的主要成分是溴酸钠(NaBrO3),对皮肤有刺激作用,使用不当会引起皮炎。溴酸钠中溴(Br)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5价 B4价 C3价

12、D5价,A,第7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三 化学式,命题角度:物质的组成、化学式的书写、化学式的 意义等 。,D,第7课时 归类示例,方法点拨 一般情况下数字出现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周围主要有以下六种情况: (1)正前方:只表示微观涵义,即某种微粒(分子、原子或离子)的数目,共有三种类型。 (2)右下方:表示该物质分子中的某元素原子个数。 (3)正上方:表示某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4)右上方: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解析 元素是宏观概念,它讲种类不讲个数,由NH3可判断出该物质中N、H原子的总个数比为13。,第7课时 归类示例,第7课时 归类示例,B,第7课时 归类示例,方法点拨 化学式的意义:宏观上表示一种物质和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微观上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和分子的构成情况。选项B应该描述为二氧化硫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第7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四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命题角度:化学式的基本计算 。,D,第7课时 归类示例,第7课时 归类示例,C,第7课时 归类示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