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例句欣赏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527968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感例句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感例句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感例句欣赏(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感例句欣赏 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刘白羽长江三峡)把自己在长江三峡中一天航行所看到的美景感受转化为欣赏一曲管弦乐队演奏的交响乐。从而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在青山绿水、诗情画意中陶醉和迷恋的感情。 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朱自清威尼斯商人)“节奏”一词是音乐术语,专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轻重缓急、强弱长短的现象。这里却用于说明建筑物色彩的浓淡强弱和位置高低错落的情况,也是将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显得贴切逼真。 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运河边上一片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朱自清威尼斯商人)句中“酽酽”原

2、指液汁浓,味厚,是味觉;但在这里指歌声醇厚、悠扬,是听觉。作者在此用味觉形象表现听觉形象,显得真切生动。 王小玉初唱时不甚大的声音,听起来使人感到甜润、舒畅,“五脏六腑里,象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象吃了人生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刘鹗明湖居听书)描写白妞(王小玉)高超的说唱艺术。说书是一种民间口头说唱艺术,而说唱声音的美是无形体、难以捉摸的,所以作者选用看得见的景象,经历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感觉,想象得出的形象作喻体,使读者能借助喻体的实体形象感受声音之美。在这里,作者把听觉形象转化为触觉(“象熨斗熨过”)和味觉(“象吃了人生果”)形象,形容白妞的歌声圆润悦耳,娇嫩宛转,给人

3、一种酣畅淋漓之感。通感的修辞手法在此运用得巧妙绝伦,魅力无穷! 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以歌声比花香,似乎不合情理,但细细咀嚼,便觉得这比喻用得实在巧妙。远去的歌声的“渺茫”正好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香气的“缕缕”、“清雅”与“似有似无”。作者紧紧抓住了“远处的歌声”和“微风中的花香”似有若无、忽远忽近的共同点,将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给人以飘忽微妙、新颖奇异的美感的深邃动人的境界。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江河星星变奏曲)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受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