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争论第三讲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523796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4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争论第三讲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争论第三讲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争论第三讲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争论第三讲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争论第三讲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争论第三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争论第三讲(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争论,一、演绎法与归纳法之间的争论 二、逻辑抽象法和历史描述法之间的争论 三、证伪法与证实法之间的争论 四、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之间的争论,五、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之间的联系 六、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之间的争论 七、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之间的争论 八、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之间的争论,一、演绎法与归纳法之间的争论,(一) 科学哲学关于演绎法与归纳法关系的观点 1、古典归纳主义的科学观 2、对归纳法的质疑 3、传统的演绎主义科学观 4、演绎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5、归纳法和演绎法的相互关系,二、逻辑抽象法和历史描述法之间的争论,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约翰穆勒 旧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如李斯特

2、、罗雪尔 门格尔 马歇尔 凯恩斯,证伪法与证实法之间的争论,证实法所赖以存在的基础归纳法是不可靠的 证伪是复杂的 无论是证实法还是证伪法,总是复杂的,也总不是最终的、完整的 在科学史中存在着一种所谓的“范式”或“规范”现象,证伪法与证实法之间的争论,好的科学理论有五大特征,即精确性、一致性、广泛性、单位性、有效性。而要保证科学理论具备五大特征,就必须采用证实和证伪相结合的方法。 在一个进步的研究纲领中,理论导致发现迄今不为人们所知的新颖事实 。相反,在退化的研究纲领中,理论只是为了适应已知的事实才构造出来,新颖的事实最终需要经验上的证实。 约翰穆勒在论述经济理论的验证问题时,提出了趋势法则。,

3、证伪法与证实法之间的争论, 1932年,罗宾斯在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中的观点 。 证实法在二战结束后被反对,出现所谓的证伪主义和行为主义。 1936年,布里奇曼在物理学理论的性质中的观点。,证伪法与证实法之间的争论,(11)萨缪尔森1948年在他的博士论文经济分析基础:经济理论的实用意义中的观点。 (12)米尔顿弗里德曼在1953年出版的实证方法论论文集中的观点。,四、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之间的争论,实证 实证知识的内容 规范,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争论,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概念 2、最早的争论是可以追溯到西尼尔和约翰穆勒。 3、大卫.休谟在论人的本质对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 4、凯恩斯 提

4、出三分法 5、帕累托的观点,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争论,6、英国新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强调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7、当代新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缪尔达尔的观点 8、现代新古典学派代表人物萨缪尔森的观点,关于帕累托最优原理属于实证分析还是规范分析之争,阿奇博尔德认为属于实证经济学; 亨尼普门认为属于实证经济学; 也有一些经济学家持反对意见;,五、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之间的联系,1、两者有区别也有统一,规范分析应以实证分析为基础,实证分析应在规范分析的前提下进行。 2、规范分析应以实证分析为基础。因为规范分析所必须的演绎的前提应是经过实证检验的,所得到的成果也必须得到实证检验。,五、实证分

5、析与规范分析之间的联系,3、实证分析应在规范分析的前提下进行。 4、规范分析中有实证分析。 5、实证分析中有规范分析。,六、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之间的争论,1、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的关系 个量分析 个量分析的优缺点 总量分析 总量分析的优缺点 个量与总量区别与联系,2、个体主义方法论与整体主义方法论,经济学发展史中的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通常是以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形式出现的。 方法论的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对立的实质就在于是从个人、个体出发去说明、解释经济现象还是从社会整体(社会制度、组织、群体)出发去说明、解释经济现象。,2、个体主义方法论与整体主义方法论,个体方法与整体方法论对立的焦点是在说

6、明、解释经济现象时,社会整体是可还原为个体,还是不可还原为个体。 个体主义方法论(还原论)的局限性 整体方法论的局限性,2、个体主义方法论与整体主义方法论,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和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试图把凯恩斯的总量分析同马歇尔的个量分析结合起来,试图用微观假设和微观行为推演出宏观行为。被称为“温和的个体主义”和“妥协的整体主义”。,3、个体主义方法论与整体主义方法论的争论,西方主流经济学依据“科学主义”传统,试图以“经济人”为基本假设,建立公理化的演绎体系,因此,个体主义方法论一直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个方法论原则。 古典经济学,推崇个体主义方法论,以还原法为基础。,3、个

7、体主义方法论与整体主义方法论的争论,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依然是“经济人”假定。 个体主义方法论仍在盛行 。 奥地利学派极力推崇个体主义方法论 。 德国的历史学派对个体主义方法论的怀疑。,制度经济学派对个体主义方法论的批判。 凯恩斯以总体主义方法论打破个体主义方法论。 后凯恩斯时代,总体主义借助科学观对个体主义方法论的抨击。,七、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之间的争论,(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1、定性分析概念 2、事物的质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 3、由于事物的质量是多方面的,人们不可能把握事物全部的质,只能根据客观需要局部把握。,4、定性分析对质的有效把握 5、定性分析结论一般是描绘性的

8、6、定量分析 概念 7、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 8、量为事物之固有,量的规定性是客观的 9、量是多方面的 10、任何事物同时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11、经济学的定量研究主要应用数学方法,数理经济学 统计经济学 统计分析的方法要求有四条:一是统计资料的搜集;二是统计资料的分析;三是统计资料的图示;四是统计结果的验证。 计量经济学,数量化分析方法分析步骤,13、经济学倒底需不需要数学分析,关于数学方法对经济学的作用,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 新古典经济学崇尚数学方法 在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中用数学分析的主要是新主义学派,14、关于数理经济学与文字表述的经济学之间的关系,萨缪尔森认为 施蒂格勒认为,15、经济

9、学中应用数学的可能性,由于经济学所认识的对象除了有质的规定性以外,还有量的规定性,所以可以用数学,经济学数学化是经济学精密化,实用化的标志。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中有1/3在经济学的数学化方面做出了贡献。如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阿罗等。,16、经济学应用数学的必要性,经济学应用数学方法有很多优点 荷兰经济学家希丁伯根把经济学、编译学和数学相结合,17、经济学应用数学方法的局限性,数学方法只是一种工具,一种逻辑语言,它本身并不涉及任何价值判断,它的好坏完全在于人对它的使用 数学作为量的分析手段,必须以质的分析为前提,处于次要地位。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难以用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和说明。如市场行为的

10、无意识活动,习俗、偏好等,价值判断、制度、文化因素等。,18、数理学派对数学的过度盲崇,数学分析是唯一科学的分析手段,是检验经济学说科学性的标志。 经济学所认识的对象主要是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数量关系,如多和少、极大和极小、个量和总量等。 数学方法是经济学的主要认识方法,只有数学方法才能给经济认识提供最完备的科学证明 数学方法不仅可以解决经济过程中的局部问题,而且是规定整个经济过程及其各部分的系统方法。所以,数学方法是形成和论证各种观点的方法。,19、一些经济学家对滥用数学的批评,W里昂惕夫认为 罗伯特海尔布仑纳认为 凯恩斯认为,八、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之间的争论,(一)静止与运动的关系 1、静止

11、 2、运动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4、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运动与静止的相互对立统一的过程,(二)静态与动态的关系,1、认识论认为 2、静态分析 3、动态分析 4、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关系 5、经济研究中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各自的作用 6、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在经济学研究中的统一。,(三)经济学发展史中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的争论,1、经济均衡是指经济体系中各种力量处于平衡的状态。均衡分析是研究各种经济变量如何趋于平衡。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曾借用机械力学的方法说明经济均衡,通过作用力与仅作用力来说明均衡的形式及其变化。,2、均衡与静态经济学、比较静态经济学、动态经济学的关系,静态经济学 比较静态经济学

12、动态经济学,3、均衡分析,均衡分析一直在西方经济学中占统治地位 均衡分析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萨伊定律与均衡分析。 瓦尔拉斯建立四列方程组对均衡分析进行辩护,4、均衡分析与静态分析 5、非均衡分析的产生,6、非均衡分析对均衡分析的否定,对萨伊定律的否定。 克劳沃的“双重决策”假说 莱荣霍夫德的非均衡失业理念。,7、非均衡分析的贡献,认为在实际生活中,完全竞争是不切合实际的,存在着垄断竞争等情况。 在均衡价格达到之前,存在着非均衡的自愿交换,调节市场交易水平的不仅有价格信号,而且有数量信号。 将预期概念引进了非均衡分析。,8、20世纪30年代西方社会爆发的经济危机加速了经济学家对动态分析和非均衡分析的认识和应用。 强调以长期非均衡分析取代短期均衡分析。 强调以动态分析取代静态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