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试题分析暨2012届高三备考建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495282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3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高考试题分析暨2012届高三备考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山东高考试题分析暨2012届高三备考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山东高考试题分析暨2012届高三备考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山东高考试题分析暨2012届高三备考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山东高考试题分析暨2012届高三备考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高考试题分析暨2012届高三备考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高考试题分析暨2012届高三备考建议(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2011年山东高考试题(化学)分析,1.符合教育部考试大纲和山东省考试说明中相关要求,符合我省当前素质教育的新要求,体现新课改精神。 2.继续坚持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基础之上,突出对知识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3.试题模式保持稳定,但试题难度较去年有所增加。 4.试题在稳定中有所创新,在创新中注重基础,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也对高中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一、对试题的总体评价:,二、化学试题特点,1.突出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反应原理等主干知识的考查,重视双基。,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反应速率与化学

2、平衡、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常见元素(钠、铁、铝、铜、碳、氮、硫、氯、硅等)及其化合物性质、有机物(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蛋白质等)的性质、化学实验及化学用语等知识,不但是化学的主干、重点知识,也是历年来高考命题的经典与热点知识。,每道试题中加大了知识点间的相互融合与渗透,附表1:2008-2011年山东高考各题考点汇总,2.试题对学生的思维转换综合性增强。,高考命题本着“知识全面,不偏、不怪,在双基中彰显能力考查”的原则,导致试题的知识点覆盖面越来越广,再由于必考中多增加了一些知识点,势必提高了试题的综合度,如28、29题。再就是删掉了较难的元素或物质推断题题型,淡化了元素周期

3、律与元素周期表内容。,3.化学试题的设计均以能力立意,重点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试题进一步重视对考生获取和加工信息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能鉴别和筛选试题所提供的相关信息,正确建立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的联系,用于解答问题;能正确运用文字、符号、图像(图表)、公式、模型等多种化学语言准确表达相关的科学信息;能从现实生活、生产实际或科学实验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初步加工、储存或应用 例如30题。,4.试题继续突出“稳中求变,变中求新”,附表2:2011年山东高考得分情况(抽样统计),统计结果分析:难度p0.7为易, pp0.4为中等难度,附表3:2007-2011年卷平均分及难

4、度: (抽样调查,均未排除缺考考生),附表4: 2008年-2011年选修模块选作比例统计,山东省化学高考网上阅卷程序:,9、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 BBaSO4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毒 C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鉴定,14C与13C互为同素异形体 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不属于胶体,10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 ) 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存在 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11、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

5、的是( ) 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B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C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12、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蒸干的方法 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依次析出Cu、Fe、Al,13、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

6、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14、室温下向10mL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小 B溶液中的 不变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D再加入10mL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15、以KCl和ZnCl2混合液为电镀液在铁制品上镀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未通电前上述镀锌装置可构成原电池,电镀

7、过程是该原电池的充电过程 B因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镀时通过的电量与锌的析出量无确定关系 C电镀时保持电流恒定,升高温度不改变电解反应速率 D镀锌层破损后即对铁制品失去保护作用,三、2011年高考卷阅卷情况,28.(14分)研究NO2、SO2 、 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 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 利用反应6NO2+8NH3 = 7N2+12H2O也可处理NO2。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_L。 (2)已知:2SO2(g)+O2(g) = 2SO3(g) H=-196.6kJmol-1 2NO(g)+O2(g)=2NO2(g)

8、H=-113.0 kJmol-1 则反应SO2(g)+NO2(g)= SO3(g)+ NO(g)的H=_ kJmol-1 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2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olSO3的同时生成1mol NO2 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_,3NO2+H2O=2HNO3+NO,6.72,41.8,2.67,在1.3104Kpa下,CO转化率已较高,再增大压强CO转化率提高不大,而生产成本增加,故得不偿失。,(3)CO可用

9、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该反应H_0(填“”或“”)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 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 _ 。,28题: (1)一半以上的考生能正确写出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但有个别学生没按题目要求而写成二氧化氮与氧气一起溶于水的方程式而不得分;第二空体积的计算能得出6.72L的考生只有三分之一左右。 (2)考生一般能根据盖斯定律正确计算出反应的焓变数值,个别考生漏掉“-”对平衡状态的判断有一半左右考生能选出正确答案b;平衡常数K的计算正确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 (3)多数考

10、生能答对焓变小于0;第二空对选择此压强的理由的回答多数考生不能正确作答,部分考生能得一分。不少考生认为“此压强下CO的转化率已经最高”而丢分。,29.(14分)科研、生产中常涉及钠、硫及其化合物。 (1)实验室可用无水乙醇处理少量残留的金属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 。 要清洗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可用的试剂是_。 (2)右图为钠硫高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池的工作温度为320C左右,电池反应为2Na+xS=NaSx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M(由NaO和AIO制得)的两个作用是 。 与铅蓄电池相比,当消耗相同质量的负极活性物质时,钠硫电池的理论放电量是铅蓄电池的 倍。,2CH3CH2OH+2Na

11、=2CH3CH2ONa+H2,CS2(或热NaOH溶液),xS+2e=Sx2 (或2Na+xS+2e=Na2Sx),离子导电(导电或电解质) 隔离钠与硫,4.5,2S2+2H2O+O2=2S+4OH,(3)Na2S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CuSO4.溶液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Na2S溶液长期放置有硫析出,原因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Na+)c(S2)c(OH)c(HS)c(H+),减小,29题: (1)多数考生能正确书写乙醇与钠反应的方程式,个别考生不能配平,将乙醇钠中的氧漏掉或写成乙酸钠而不得分;除去试管壁上的硫有一半以上考生能选对试

12、剂,少数考生答成其他试剂而不得分。 (2)本问的设计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思维容量,致使多数考生得分很低。第一空电极反应式写对的只有六分之一左右的考生,多数考生没处理好“Sx2-”而无法写出正确的电极反应式;第二空“M的两个作用”只有约三分之一的考生能答对其中一个作用,而第三空的计算正确的不到三分之一。 (3)第一空硫化钠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一半以上考生答对,少数考生不能正确判断H+和HS-浓度的大小而失分;第二空“减小”基本全对;第三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的不到三分之一,多数考生不知道反应时应该有水参加。,30.(14分)实验室以含有Ca2、Mg2、Cl、SO42-、Br-等离子的卤水为主要

13、原料制备无水CaCl2和Br2,流程如下: (1)操作I使用的试剂是 ,用主要仪器的名称是 。 (2)加入溶液W的目的是 , 用CaO调节溶液Y的pH,可以除去Mg。由表中数据可知,理论上可选择的pH最大范围是 。酸化溶液Z时,使用的试剂为 。,开始沉淀时的pH沉淀完全时的pHMg29.611.0Ca212.2c(OH)=1.8 molL1,分液漏斗,四氯化碳,除去溶液中的SO42,11.0pH12.2,盐酸,(3)实验室用贝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并收集CO气体,下列装置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4)常温下,H2SO3的电离常数K=1.210,,K=6.310;H2CO3的电离常数K=4.

14、5,K=4.7.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将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酸度计测两溶液的pH,若前者的pH小于后者,H2SO3酸性强于H2CO3,该实验设计不正确,错误在于 。 设计合理试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简要说明试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仪器自选。 供选择的试剂:CO2、SO2、Na2CO3、NaHCO3、NaHSO3、蒸馏水、饱和石灰水、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pH试纸。,b、d,用于比较pH的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提供3种参考方案如下: 方案一:配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HSO3和NaHCO3溶液,用酸度计(或pH

15、试纸)测两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方案二:将SO2气体依次有过NaHCO3(或Na2CO3)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不褪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方案三:将CO2气体依次有过NaHSO3(或Na2SO3)溶液、品红溶液,品红溶液不褪色,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30题: (1)多数考生能答出操作1实用的试剂为“四氯化碳”以及所用仪器“分液漏斗”,少数考生答成其他试剂或因为错别字而不得分。 (2)考生一般能答出加入溶液w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硫酸根”;多数考生知道pH的范围是11.012.2,但准确按标准答案回答的不多,最后一空只有少数考生答成硫酸。 (3)三分之一左右的考生能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