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探究世界的本质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482940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5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探究世界的本质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考]探究世界的本质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考]探究世界的本质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考]探究世界的本质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考]探究世界的本质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探究世界的本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探究世界的本质(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握考纲: 一、哲学的物质概念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二、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三、物质运动的规律 规律的概念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产生是客观的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产生) 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上帝创造世界的观点是荒谬的 (2)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万事万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类产生以后)人们要根据事物固有的属性和规律来改造世界。,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客观的

2、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2)人类社会在本质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基本要素有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整个世界,自然界具有物质性,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人的意识依赖于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都是正确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4)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

3、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注意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如“科学发展观” 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误区: 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它们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哲学

4、上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概念是相同的 涉及的领域不相同 物质和意识具有辩证关系,所以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是不依赖与人的意识的,因而可以单独存在,但意识却不能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某校中学开展了“珍惜水,保护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签名活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因为 A.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B.人类的破坏活动使自然界失去了客观性 C.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答案:A,(2009年高考海南卷)2009年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他发表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至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

5、存有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不断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 生物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 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 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 劳动在从古猿向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A B C D 答案 A,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社会活动是有意识地活动。但从本质上看,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这是因为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性 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人的意志不能影响和决定社会的发展 A. B. C. D. 答案:C,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

6、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下列能够充分说明这一论述的是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A. B. C. D. 答案:A,3.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1)运动的含义 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哲学上的运动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运动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绝对的,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对立面:离开运动谈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的观点)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7、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和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对立面:离开物质谈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3)物质的唯一特性和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相对于意识、精神来说的是物质具有而意识不具有的性质。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因为运动是物质自身所固有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强加于物质的;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中,运动属性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离开了运动物质将无法存在,所以是根本属性。,(2010年高考江苏卷)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

8、对的 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答案: A,4.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1)运动的性质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运动的绝对性是指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一切事物自始至终都贯穿着运动。运动是由物质固有的矛盾推动的,所以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 (2)静止的含义 两个方面: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3)静止的性质 静止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是

9、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4)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飞矢不动);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下列正确表述运动、静止之间关系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即特殊的运动状态 B.对某一事物来说,运动并不一定是无条件的 C.对某一事物来说,静止并不一定是有条件的 D.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 答案:A,(2010年高考天津卷)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

10、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第6年雨季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长到30米高。这种现象反映了 A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B只要发生量变,就有质的飞跃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认识事物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答案: A,5.规律的概念 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正确理解规律的含义 事物固有的联系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联系,不是外部强加于事物的,也不是人们主观想象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可见强调的是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不是现象的联系。规律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

11、征和外部联系,是多变的、已逝的,能够被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本质隐藏在事物内部,是相对稳定的,要靠人们的理性思维去把握。如水往低处流是现象,背后隐藏的万有引力才是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的联系。事物发展过程中,有的联系是必然要发生的确定的联系,有的是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偶然联系。规律就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而不是偶然联系。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必然的联系,但能结多少瓜,每一个瓜能长多大是偶然的联系 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稳定的联系,而不是多变的、易逝的联系。,(2)理解规律的概念,要把握以下几种关系 哲学上讲的规律和具体规律。哲学上讲的规律,是对各种具体规律

12、共同特性的概括和总结,它不等同于具体规律。哲学上讲的规律和具体规律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规律和联系。规律是一种联系,但并非所有联系都是规律,只有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才是规律。 规律与定律、规则 规律是客观的,定律是某种客观规律的主观映像,是主观的;规则是主观的,符合客观规律制定的规则是正确的可行的。,误区: 事物的绝对运动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 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 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的属性是运动 物质要么运动,要么静止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处于绝对运动之中,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发展

13、是一种运动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一种发展 运动变化不一定是发展,只有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2009年高考江苏卷)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答案 D,6.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的是指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集中表现为不可违抗性 (2)规律的普遍性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

14、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3)方法论意义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我们就能够体会到规律对于我们的意义。一旦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知识拓展(1)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概括 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15、 意义:想问题、办事情坚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既坚持了唯物论,又坚持了辩证法,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在掌握“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时,要注意克服以下几个误区 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认为只要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认为只要把“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2)物质、运动、规律的关系 区别:含义不同。 联系: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世界就是按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的物质世界,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

16、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要在物质运动中把握规律,规律的客观性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误区: 规律都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 规律是客观的,但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依赖一定条件的 规律有好坏之分 规律是客观的,无好坏之分 规律是客观的,规则是主观的,二者没有任何联系 正确的规则总是符合客观规律的,(2010年高考浙江卷)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 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 过去发生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 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 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 A B C D 答案: C,2010年11月1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分析当前价格形势,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从哲学的角度看,国务院之所以要分析当前价格形势,研究部署稳定消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