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学(张美丽)医疗服务管理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381826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事业管理学(张美丽)医疗服务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张美丽)医疗服务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张美丽)医疗服务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张美丽)医疗服务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张美丽)医疗服务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事业管理学(张美丽)医疗服务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事业管理学(张美丽)医疗服务管理(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服务管理,张美丽 13676700694 660694 Qq 79154406 温州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教学目标,熟悉医疗卫生行业准入管理的基本内容 掌握医疗服务质量的控制体系和控制措施 熟悉护理质量管理和医院感染管理的内容 熟悉医疗急救组织基本构成和组织模式 熟悉医疗急救管理的基本内容 掌握安全血液、采供血服务体系及血液管理的主要任务,第一节 医疗服务管理概述,一、医疗服务管理(medical administration)概念 医疗服务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人员、医疗服务及其相关领域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对象:为社会提供医疗预防保

2、健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采供血液机构和相关卫生组织)、医疗机构中的从业人员及其执业活动。 主要任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二、医疗服务管理的对象与任务,医疗服务管理的对象,三、医疗服务管理的主要职能,拟定医疗机构的发展规划、管理法规和服务标准,并监督实施。 拟定医务人员执业标准,服务规范,并监督执行。 负责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医疗新技术(项目)准入审批和监督管理工作。 监督管理医疗服务质量。 依法监督管理采供血机构的采供血及临床用血质量。 协助政府及有关部门对重大人员伤亡事件实施紧急救护。 负责其他相关医疗政务的综合管理。,第二节 医疗卫生行业准入

3、管理,2000年,我国医疗卫生行业行政许可证制度与准入管理(entry administration)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一、医疗机构准入管理,国务院于1994年发布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自1994年9月1日起实施。 卫生部于1994年8月29日发布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细则。,(一)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医疗资源、医疗需求和现有医疗机构的分布状况来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1994年9月5日卫生部颁发了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二)医疗机构的分类,1.医疗机构的分类 医疗机构是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

4、,经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机构。,医疗机构共分为12个类别,他们分别是: 综合医院、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 妇幼保健院 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院 疗养院 综合门诊部、专科门诊部、中医门诊部、中西医结合门诊部、民族医门诊 诊所、中医诊所、民族医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卫生站 村卫生室 急救中心、急救站 临床检验中心 专科疾病防治院、专科疾病防治所、专科疾病防治所 护理院、护理站。 其他诊疗机构,2.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2000年八部委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新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分

5、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类进行管理。 划分依据:医疗机构的经营目的、服务任务,以及执行不同的财政、税收、价格政策和财务会计制度。,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指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和运营的医疗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收入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实际运营中的收支结余只能用于自身的发展,如改善医疗条件、引进技术、开展新的医疗服务项目等。 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指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投资者经济回报的医疗机构。政府不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三)医疗机构设置审批,1.单位或者个人设置医疗机构,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并取得设置医疗机构设置批准书,方可向有关部门办理其他手续。 2.申请设置医疗机构,应

6、当提交的文件包括设置申请书、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选址报告和建筑设计平面图。 3.单位或个人设置医疗机构提出设置申请时,对于不设床位或者床位数不满100张的医疗机构,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对于床位在100张以上的医疗机构和专科医院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申请。,(四)医疗机构登记制度与基本标准,卫生部于1994年9月2日发布实施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是卫生行政部门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依据。标准针对不同的医疗机构,分别从床位、科室设置、人员、房屋、设备、规章制度、 注册资金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最低要求。,(五)医疗机构登记,1.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进行登记,领取医疗机

7、构执业许可证。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有设置医疗机构的批准书 符合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 有合适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有与其开展业务相适应的经费、设施、设备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 有相应的规章制度 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五)医疗机构登记,2.医疗机构的执业登记,由批准其设置的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主要事项包括名称、地址、主要负责人;所有制形式;诊疗科目、床位;注册资金。 3.医疗机构改变名称、场所、主要负责人、诊疗科目、床位,必须向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医疗机构歇业,必须向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经登记机关核准后,收缴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六)医疗机构的

8、准入程序,1.单位或个人提出设置医疗机构申请。 2.有审批权的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作出是否同意设置的决定。对同意设置的核发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 3.申请设置的单位或个人,按照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规定的类别、范围和期限筹建相应的医疗机构。 4.提出执业等级注册申请,填写医疗机构申请执业登记注册书。 5.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发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6.医疗机构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核定的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在核定的有效期内依法开展执业活动,同时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七)医疗机构评审制度,卫生

9、部于1989年11月29日发布了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试行草案),根据医院功能和任务不同将医院分为一、二、三级,每级经过评审又确定为甲、乙、丙三等,三级医院增设特等,这样共分为三级十等。,(八)医疗机构实施准入管理重点的总结,一、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制度 二、医疗机构登记制度 三、医疗机构评审制度,二、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准入管理,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是指受过高等教育或中等医药卫生教育或培训,掌握医药卫生知识,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合格,从事医疗、预防、药剂、护理、医技、卫生技术管理等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一)医师准入管理,医师是指在取得职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包括计划生

10、育技术服务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 1999年5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一)医师准入管理,我国医师分为四类两级:临床医师、口腔医师、公共卫生医师、中医师。 每个类别的又分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医师行业准入制度实施环节,报名资格审定 实践技能考试 综合笔试 医师资格认定 执业注册,(二)护士准入管理,护士是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并经过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包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专业技术人员。 1993年卫生部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1994年1月1日起实施。 自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办法

11、,申请护士执业注册,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教育部和卫生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助产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 (三)通过卫生部组织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四)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健康标准。,申请护士执业注册,应当符合下列健康标准:,(一)无精神病史; (二)无色盲、色弱、双耳听力障碍; (三)无影响履行护理职责的疾病、残疾或者功能障碍。,申请护士执业注册,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护士执业注册申请审核表; (二)申请人身份证明; (三)申请人学历证书及专业学习中的临

12、床实习证明; (四)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明; (五)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出具的申请人6个月内健康体检证明; (六)医疗卫生机构拟聘用的相关材料。,(二)护士准入管理,我国对护士实行护士执业考试注册制度。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为5年。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执业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30日,向原注册部门申请延续注册。,三、医疗卫生技术准入管理,医疗卫生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是指国家为保护和促进人民健康,制定有一定强制性、规范性的医疗卫生技术评估、医疗卫生技术准入和医疗卫生技术应用的规章制度。 它主要包括应用循证医学原理和方法,对医疗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

13、社会伦理适应性等方面进行评估,提出医疗技术应用、推广或淘汰的建议。,医疗技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 国家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和管理制度,对医疗技术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2009年5月1日起实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国家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和管理制度,对医疗技术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监督管理工作。,医疗技术分为三类:,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

14、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一)涉及重大伦理问题; (二)高风险; (三)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 (四)需要使用稀缺资源; (五)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卫生部负责第三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涉及重大伦理问题,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的医疗技术:克隆治疗技术、自体干细胞和免疫细胞治

15、疗技术、基因治疗技术、中枢神经系统手术戒毒、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精神病技术、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技术、瘤苗治疗技术等。,第三类技术,涉及重大伦理问题,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的医疗技术同种器官移植技术、变性手术等 风险性高,安全性、有效性尚需验证或者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的医疗技术:利用粒子发生装置等大型仪器设备实施毁损式治疗技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肿瘤热疗治疗技术,肿瘤冷冻治疗技术,组织、细胞移植技术,人工心脏植入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治疗技术等。 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基因芯片诊断和治疗技术,断骨增高手术治疗技术,异种器官移植技术等。,医疗技术分级管理,第一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由医疗机构根据功能、

16、任务、技术能力实施严格管理。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第二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辖区情况制定并公布,报卫生部备案。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不得将卫生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的医疗技术列入本行政区医疗技术目录 。 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由卫生部制定公布,并根据临床应用实际情况,予以调整。,我国已开展的技术评估 伽马刀使用 服用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自年月日起施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是指运用医学技术和方法对配子、合子、胚胎进行人工操作,以达到受孕目的的技术,分为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及其各种衍生技术。 人工授精是指用人工方式将精液注入女性体内以取代性交途径使其妊娠的一种方法。根据精液来源不同,分为丈夫精液人工授精和供精人工授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及其各种衍生技术是指从女性体内取出卵子,在器皿内培养后,加入经技术处理的精子,待卵子受精后,继续培养,到形成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