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381392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134 大小:7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语文]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语文]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语文]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语文]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1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一)笑话,1929年5月,韩复榘背叛冯玉祥后当上了山东省主席,成了独霸一方的军阀. 一次,韩复榘挺胸凸肚出现在齐鲁大学校庆演讲台上。未开口倒 也威风凛凛,大有学界泰斗之状;口一张,原形毕露,信口雌黄,粗俗不堪。搞得 满座师生愕然,哗然,昏昏然。,请听: “诸位,各位,在齐位: 今天是什么天气?今天是演讲的天气。开会的人来齐了没有?看样子大概有 个五分之八啦,没来的举手吧!很好,都到齐了。你们来得很茂盛,敝人也实在很 感冒。今天兄弟召集大家,来训一训,兄弟有说得不对的地方,大家应该互相 谅解.”,兄弟和大家比不了,你们是文化人,都是大学生、中学生和留洋生,你

2、 们这些乌合之众是科学科的,化学化的,都懂七八国的英文,兄弟我是大老粗,连 中国的英文也不懂。你们是笔筒里爬出来的,兄弟我是炮筒里钻出来的,今天 到这里讲话,真使我蓬蓖生辉,感恩戴德。其实我没有资格给你们讲话,讲起来嘛 就象就象对了,就象对牛弹琴。,正当听众哭笑不得之时,他又提示性地交代: “今天不准备多讲,先讲三个纲目。蒋委员长的新生活运行,兄弟我双手赞成 ,就是一条,行人靠右走着实不妥,实在太糊涂了,大家想想,行人都靠右走 ,那左边留给谁呢? “还有件事,兄弟我想不通:外国人都在北京的东交民巷建了大使馆,就缺我 们中国的。我们中国为什么不在那儿也建个大使馆?说来说去,中国人真是太软弱 了!

3、,第三个纲目讲他的进校所见,就学生的篮球赛,痛斥总务处长道:“要不是你贪污了,那学校为什么这样穷酸?十来个人穿着裤衩抢一个球像什 么样子,多不雅观!明天到我公馆再领笔钱,多买几个球,一人发一个,省得再你 挣我抢。 “三个纲目”讲完,韩主席扬长而去,但不知“靠左走”是否能找到他的官邸 ?,(二)生活中容易出现的乱用词语 “注意”与“小心” 冬季到了,老师让阿桂把“注意防火,小心火灾”这幅标语写在宣传栏上。阿桂挥起笔,“刷刷刷”写了上去“小心防火,注意火灾。” 老师看了,说:“你怎么把小心和注意换了?”,阿桂说:“这两个词都表示提醒人们,换一下不是更有新意吗?” 老师说:“你错啦,这两个词在使用时

4、是有区别的。注意一般是要求人们要怎样,而小心一般是要求人们别怎样。如注意防火的意思是要防火,小心火灾的意思是别发生火灾。你把小心和注意写反了,意思就变成别防火,要火灾了。”,阿桂听后,又找来几个例子分析,果然是这样: 小心着凉(别着凉), 注意安静(要安静), 注意整洁(要整洁), 小心中毒(别中毒), 注意卫生(要卫生)。,1词语的使用,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2011年考试大纲(课标版)明确规定: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E级(表达应用)。 “使用”是指考查考生使用词语的能力在于理解和辨析,具体解释、词性、结构等知识不是考查的范围,只是必须掌握的基础。具体考查包括两个层面:正

5、确理解,正确使用。即正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并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等。其中不仅包含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包含使用是否更好的问题。,2命题规律总结 高考对实词考查的重点是近义词的选用和辨析,如2009年山东卷、北京卷。命题点通常落在词义的轻重、大小、褒贬等方面,反映在词语使用的对象、范围以及上下文的对应、搭配等方面。无论实词或虚词,都给定语境,考查在理解基础上的运用。 试题的设问形式固定不变。 如: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或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如2009年江西卷、湖北卷。,试题的考查侧重于对语言环境的分析和对词义的辨析,二者要

6、兼顾。 试题的考查不仅有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更好的问题。 试题考查的词语往往是常见于报刊中使用率较高又容易被误用的词语。,3命题趋势分析 2006年全国卷、2008年宁夏海南卷考查虚词运用出现了新题型,要求考生直接在文段中填写虚词,难度大,2009年辽宁卷继续使用了这种考查形式。今后考查形式会更新颖,2013年考生应注意这一点。 虚词尽管意义较虚,使用、辨析有一定难度,但在语言表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虚词使用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语言表达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虚词仍将是高考的考查重点。,随着高考试卷结构和题量的调整,实词与虚词甚至与熟语的运用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将是大势所趋。

7、 考查的重点仍将是结合语境把握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从而正确使用词语。 另外,广大考生需要关注的是对新词语的考查。2005年人教社已经将“新词语”列入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之语言文字应用(选修)中,1(2009年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谈起抗震救灾,温总理_很深。他动情地说:“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了我对人民的爱。” 在破解资源开发型城市转型难题的过程中,该市_原有资源,以钒钛资源开发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_显得犀利有余,老练不够。 A感受 依托 未免 B感触 依附 未免 C感触

8、依托 不免 D感受 依附 不免,【解析】 感受: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思想情绪,感触侧重思想情绪。依附:附着,依赖依靠。依托:依靠。依托侧重有所凭借,借托。未免:同一些词语搭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前面所说的情况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免:副词。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 【答案】 C,2(2009年天津卷)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对严复提出的“信、雅、达”的翻译标准,有学者_为:“信”是忠于原作,“达”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 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几片雪花_飘落,

9、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天生我材必有用”, 这不是诗人_,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A解释 偶然 妄自尊大 B解读 偶然 夜郎自大 C解释 偶尔 妄自尊大 D解读 偶尔 夜郎自大,【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和同义词的辨析能力。我们可以从词的感情色彩、词性、词的使用对象、词的语气轻重、词语适用范围的大小、词语的使用场合等多种角度去加以区别。如果能够多读多思, 形成语感, 那么辨析起来就容易多了。“解释”与“解读”一组词语的区别就在于两个不同的词素:“释”在对概念等做出诠释,而“读”多是对文字作主观认知上的处理;“偶

10、然”和“偶尔”都含有“有时候、不经常”的意思,但“偶尔”常修饰动词,语境中修饰“飘落”,“偶然”常修饰名词;,“妄自尊大”和“夜郎自大”都是“狂妄的自高自大”的意思,但是“夜郎自大”常以名词的性质出现,一般不作谓语,而“妄自尊大”作形容词,在语境中作谓语。 【答案】 C,3(2009年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 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学习外语呢? 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受损。 A国是 况且 荣誉 B国事 何况 名誉 C国是 何况 名誉 D国事 况且 荣

11、誉,【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汉语词语(实词和虚词)的选用。对于词语的选用,考生主要是通过平时的积累,运用扩词法、造句法、语感法、近义词区别法等进行选择。其中,同音近义词难度稍大,主要从适用对象、范围,词法功能、附加色彩(语体色彩、感情色彩)词义轻重等方面加以辨析。对于本题运用搭配法和括词造句法选用词语,比较好。如:共商国是/国事访问;况且还/“何况”可用于反问,“况且”不能;荣誉称号/名誉侵权。 【答案】 C,4(2009年北京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_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

12、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_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大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_画山水。 A遏制 次序 善于 B遏制 秩序 擅长 C遏止 秩序 擅长 D遏止 次序 善于,【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实词)的选用。近义实词可以从适用对象或范围、感情色彩、词义轻重、搭配习惯诸方面辨析。考生不必逐空选择,只需要选出自己最拿手的两空即可。选择时,组词造句法最为适用,也最为实用。如:维持秩序/按次序入场。遏制:重点是“制”,控制住/遏止:重点是“止”,使停止。显然,目前对于环境恶化只能控制还不能使其停止,排除C、D。善于:范围广/擅长:主要用于专业特长,如擅

13、长绘画。画山水,应该选用“擅长”。 【答案】 B,一、实词 正确使用实词的前提是正确理解实词。近几年高考侧重于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和使用能力。近义词主要有两类:一是同音近义词,如:“学力”和“学历”,“必须”和“必需”;二是异音近义词,如:“迟缓”和“犹豫”,“称道”和“称奇”。无论哪种类型,准确把握词语含义,辨析、判断用法迥异或微殊的词语都是高考不变的考查方向。,近义实词的辨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意义方面辨析 (1)辨明范围 有很多近义词适用范围的大小是不同的,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概括的是事物的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部分。只有准确把握词语的适用范围,才能正确地辨别。 如

14、:“事件”和“事情”都表示人类生活中的活动和社会现象。但“事件”限于指历史上或社会上的不平常的大事情,适用范围小;“事情”可指人类生活的一切活动和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适用的范围广。,又如:“边疆”和“边境”,前者指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较大;而后者指靠近边界的地方,所指范围较小。如果不注意它们的使用范围和搭配习惯,就会用错。,(2)把握轻重 词义的轻重不同,它的用法也就不一样。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程度深、性质重,有的表示程度浅、性质轻。 如:“诬蔑”和“诬陷”这两个词都有“硬说别人做了坏事”之意,但“诬蔑”指捏造事实,破坏别人名

15、誉,词义较轻,“诬陷”指妄加罪名,进行人身陷害,词义较重。如岳飞被秦桧_(诬蔑,诬陷),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此句语境要用词义较重的“诬陷”。,再如:妨碍、妨害。“妨碍”指对人或事造成一定的障碍,词义较轻。如:这么晚了还放录音机,会妨碍别人休息的。“妨害”指使人或事物受到损害,词义较重。如:在瓜果蔬菜上喷洒农药,会直接妨害人们的健康。,(3)弄清侧重 名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的事物现象的特点方面。如:“场面”与“局面”都指“在一定环境中呈现出来的情况”;但“场面”重在指“一定场合下的情况”,而“局面”重在指“一个时期内事情发展变化所呈现出的形势”。 再如:“景点”与“景色”,“景点”侧重指景物的地点,“景色”侧重指景象、情景。,动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动作的方式、方法或动作的结果方面。如:“沉思”“深思”“寻思”这一组词,都有“注意力集中,仔细思考”的意思;但“沉思”重在思考的“全神贯注”,“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 再如:“扩大”与“扩充”都有“向外发展”的意思。但“扩大”重在“由小到大”,“扩充”重在“增长充实”。,形容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状态和性质的方面。 如:“陡峭”与“峻峭”,前者重在“陡直”,后者重在“高峻”;“冷僻”和“冷落”,前者重在“偏僻,不熟悉”,后者重在“不热闹,不热情”。 (4)弄清具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