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四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一)历史 ---精校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323689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四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一)历史 ---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内蒙古包头四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一)历史 ---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内蒙古包头四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一)历史 ---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内蒙古包头四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一)历史 ---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内蒙古包头四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一)历史 ---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头四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一)历史 ---精校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四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一)历史 ---精校Word版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三字经中说:“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这反映了周朝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出现这一现象的政治原因主要是( )A周朝吸取商亡教训B周朝实行宗法分封制C周王善于管理国家D西周人民安居乐业2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各子详细信息妻(正室)老三(20岁,天性顽劣)、老二(22岁,老成持重)妾一(侧室)老大(25岁,天慧聪颖)妾二(侧室)老四(18岁,智勇双全) A老三 B老四 C老大 D老二3.中国社会通史先秦卷:“天是西周文献出现频率颇高的一个字,是周人的绝对权威。周王的权力得之

2、于天,天命是周人一种不可动摇的信仰。”这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浓厚的部族色彩 B.浓厚的宗族色彩 C.浓厚的神权色彩 D.浓厚的等级色彩4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这主要说明了( )A中央集权 B规范法度 C君权神授 D皇权至上5秦朝政府的一位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6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朝丞相是汉

3、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汉武帝( )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B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C让身边侍从、秘书参与军国大事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7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8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削弱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9元朝划

4、分行政区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元政府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扩大统治区域 B加强专制皇权C发展地方经济 D防止地方割据10“(封函传递迟速)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快者。即此一事,已为前代未有者。”按这样的方式和速度传达皇帝“谕旨”的是( )A唐朝的尚书省B明朝的内阁C清朝的军机处D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11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

5、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12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3“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收到了巨大

6、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作者试图说明( ) A现代化世界大潮中,封闭的国策、落后的经济和僵化的制度必然带来民族的灾难 B战争的屡屡失败,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并被迫中国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 C落后招致民族的屈辱和反思,中国在阵痛中渐渐走出传统并被迫开始现代化探索 D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发动的战争实

7、际上是现代化文明国家改造世界的唯一正确途径14“它徒有其冲动的反抗热情,而没有看到历史的进化趋势,不了解科学的革命方法,所以失败。”“它”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15在太原会战中中央军、晋军正面防御,八路军攻击敌军两翼。115师切断了忻口与张家口、北口的敌军交通线;120师切断了忻口与大同的交通线;129师陈锡联偷袭了阳明堡机场,削弱了日军对山西战场的空中威胁这说明( )A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B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型C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是抗战主力 D太原会战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16抗日战争与中日甲午战争比较,中国方面的最大变化是( )A抗

8、日的领导者已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B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了全民族抗战C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D国家综合国力已经大大增加17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18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了的观念是( )A“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B“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C“(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

9、姓独居五十三人”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19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20有人认为“五四”提出来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化的问题,包括科学和自由,乃至现代、西方、传统中国这样的认识问题的方式,在晚清时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中都已经提出了。下列观点与该说法一致的是( )A“五四”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五四”彰显了彻底

10、的反传统精神C“五四”仅是探索史的一部分D“五四”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21剑桥中华民国史中说:“如果它(指中国共产党)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1922年中共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B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C中共犯了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D中共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22黎仁凯在洪仁玕的历史定位中指出:对于作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的洪仁玕,论者已不囿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这说明史学家对洪仁玕的定位较高,主要是看重了他(

11、 )A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核心领导了防御战 B利用西方学说宣传民主革命思想C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 D最早进行“器物”及政治改革的实践23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蒋介石1917年至1931年的日记,吸引了各国学者的关注。蒋介石在日记里可能涉及的事件是( ) A.参加北伐战争 B.拒绝张杨兵谏.导致西安事变 C.组织徐州会战 D.组织对红军第五次围剿24.电影建国大业讲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属于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 A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中共一大成立 D中共

12、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25.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二、材料题(26题16分,27题20分,28题14分,共50分。)26(16分)在对“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某班同学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方法一 史料研习材料一 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

13、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帝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欧阳修新唐书百官志材料三 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

14、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阁臣票发者,皆交议政大臣会议。每朝期,坐中左门外会议,如坐朝仪。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然犹存其名以为满大臣兼衔。乾隆壬子,纯皇帝(乾隆帝)特旨裁之。昭梿啸亭杂录议政大臣(1)材料一中秦始皇的态度和做法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2)材料二反映了隋唐时期丞相制度有怎样的变化?材料三说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是如何演变的。(6分)方法二 规律认识(3)汉、唐、明、清是中国历史上四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过程为:中朝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据此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4分)方法三 观点探讨材料四 皇权至高无上而无所不统的属性,使得全体臣民都是皇权统治和奴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