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课件35-肝脏疾病_叶勇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234921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1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学课件35-肝脏疾病_叶勇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外科学课件35-肝脏疾病_叶勇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外科学课件35-肝脏疾病_叶勇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外科学课件35-肝脏疾病_叶勇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外科学课件35-肝脏疾病_叶勇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学课件35-肝脏疾病_叶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学课件35-肝脏疾病_叶勇(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肝 疾 病 Liver Diseases,叶勇 江门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掌握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教学大纲要求,了解偶发肝脏肿物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熟悉肝脓肿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熟悉肝囊肿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肝 脏 疾 病,主要内容 : 1.解剖生理 2.肝脓肿、肝囊肿 3.肝肿瘤,解剖生理,肝脏周围韧带的组成 肝蒂及肝门的解剖 肝脏的分叶及分段 肝脏的血流供应 肝脏的生理功能,肝脏周围韧带的组成,膈面 镰状韧带 圆韧带 左右冠状韧带 左右三角韧带 脏面 肝胃韧带 肝十二指肠韧带,肝蒂及肝门的解剖,肝动脉 门静脉 胆总管 第一肝门 第二肝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的解剖

2、,第一肝门,肝门 第一肝门,第二肝门 第三肝门,肝动脉、门静脉和胆管进出肝的部位,肝门 第一肝门 第二肝门,第三肝门,肝右、肝中和肝左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部位,肝门 第一肝门 第二肝门,第三肝门,肝短静脉,肝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部位,肝脏的分叶,国内分法,肝脏的分段,国外分法(I-表示肝1-8段),肝右静脉,肝中静脉,肝左静脉,肝圆韧带,门静脉,肝小叶结构,肝脏的血流供应,肝脏的生理功能,分泌功能 分泌胆汁6001000ml 有助于脂肪消化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代谢功能 参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激素的代谢 凝血功能 合成和产生凝血物质的场所 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凝血因子( 、 )

3、、维生素K,肝脏的生理功能,解毒功能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 分解、氧化和结合等方式 吞噬及免疫功能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Kupffer细胞 其他功能 肝内储存在大量血液,并间接参与造血 肝内储存铁、铜、维生素B12和叶酸等,巨大的再生能力,正常肝脏可行肝三叶切除。在临床实践中,肝切除时阻断肝血流一般不超过1520分钟。肝脏对缺氧非常敏感。缺氧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预后。,偶发肝脏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偶发肝脏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 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如所有的影像学检查都不能确诊,可考虑穿刺活检(如高度怀疑恶性,活检需慎重) 如排除恶性,也

4、需定期进行影像学随访,肝脏疾病,肝脓肿 肝棘球蚴病 肝肿瘤 原发性肝癌 继发性肝癌 肝血管瘤 肝囊肿,病原菌侵入肝的途径,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表现 肝区疼痛、右肩放射 寒战、高热 全身症状:恶心呕吐、全身乏力 可及肝大,右上腹压痛 肝区叩痛 致病菌 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见,诊 断,症状体征 实验室检查 WBC,核左移 特殊检查 X线:膈肌提高,活动受限 B超 CT 诊断性穿刺,可明确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治 疗,非手术治疗 全身支持疗法 抗生素治疗 经皮肝穿刺抽液及置管引流术单个大脓肿 手术治疗 经腹腔切开引流 经腹膜外切开引流:肝右叶后侧脓肿 肝叶切除:部位局限且形成坚厚脓壁者,适应

5、症: 较大脓肿,有穿破危险,或已穿破胸腔 或腹腔 胆源性肝脓肿 位于左外叶肝脓肿穿刺易污染腹腔 慢性脓肿,脓肿切开引流术,经腹腔切开引流术,经腹膜外切开引流术 适用于肝右后叶,肝叶切除术,二、阿米巴性肝脓肿(amebic liver abscess)的治疗 首选非手术治疗 1.抗阿米巴药物 2.反复穿刺吸脓 3.支持疗法,手术治疗,肝棘球蚴病,临床表现 破裂并发症 1.破入腹腔,可引起单纯浆液性、胆汁性或化脓性腹膜炎 2.破入胆道,引起胆绞痛,梗阻性黄疸甚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3.破入胸内,可形成胸膜腔瘘、支气管瘘、肺脓肿或胸腔播散种植 4.破入血管,可造成巴德-吉亚利综合征、肺动脉栓塞

6、5.破入邻近脏器:结肠等,临床表现 压迫并发症 影响呼吸、食欲、损伤肝组织 感染并发症 20%继发感染,症状酷似肝脓肿 过敏并发症 I型超敏反应,可过敏性休克 门静脉高压 根据压迫部位可造成肝前性 或肝后性门静脉高压 肾脏并发症 膜性肾小球肾炎,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史或过敏反应史 2.包虫压迫、破裂或感染的相应临床表现 3.右上腹包块,触之表面光滑,压之有弹性 4.影像学检查以B超为首选 5.免疫学检查,肝囊型包虫病影像学分型, 单囊型 多子囊型 内囊塌陷型 实变型 钙化型,(1),(2),(3),(4),(5),治疗 手术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原发性肝癌,病因 病毒性肝炎:乙/丙型病毒性

7、肝炎后 肝硬化 黄曲霉素:富含于霉变的玉米和花生中 化学致癌物质:亚硝胺等 水土因素,病理,按病理形态分 巨块型 结节型 弥漫型,病理,按病理形态分 巨块型 结节型 弥漫型,病理,按病理形态分 巨块型 结节型 弥漫型,2cm,微小肝癌,病理,按肿瘤大小分,病理,按组织学类型,病理,按分化程度分 高度分化 中度分化 低度分化,肝内转移,直接侵犯,腹腔种植转移,血行转移,淋巴转移,转移扩散途径,肺、骨、肾、脑,转移方式,临床表现,症状(早期多无典型症状) 肝区疼痛不适:持续性钝痛、刺痛或胀痛 消化道症状:乏力纳差、恶心呕吐 晚期表现:贫血、黄疸、腹水及恶病质 体检 肝肿大及肝区压痛:质硬、边缘不整

8、、表面不平 上腹有时可及包块 肝浊音界上升 肝区可有叩痛,肝癌并发症,肝性昏迷 上消化道出血 癌肿破裂出血 继发感染,诊断:症状+体征 1.血液学检测,肝细胞癌!,*约30%肝细胞癌病人AFP正常,AFP400ng/ml,慢性肝病? 肝硬化? 生殖腺肿瘤? 怀孕?,需排除,AFP轻度升高需严密观察,2.影像学诊断,B超 CT MRI 肝动脉造影 X线检查 肝穿刺活检 腹腔镜检查,经济、诊断率高,首选 诊断率高,评价手术安全性 有利于鉴别肿瘤性质,管道成像 准确率最高,但有创、昂贵 有一定辅助价值 病理诊断,血管瘤禁用 肝表面肿瘤,B超检查,显示病灶的大小、部位及门、肝静脉中有无癌栓 诊断符合率

9、可达90%左右 能发现2cm或更小的病灶 超声造影,CT检查,诊断符合率可达90%以上 增强扫描可提高分辨率,有助于鉴别血管瘤 CTA可提高微小肝癌的检出率,特殊检查,MRI检查 可进行门、肝、下腔静脉和胆道的重建成像,可显示有无癌栓 诊断价值同CT相仿 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诊断原则:经济、快速、无创、确诊率高,=,一线方法,原发性肝癌,肝良性肿瘤,转移性肝癌,肝硬化,鉴别诊断,治 疗,手术治疗 B超引导下消融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全身化疗 放射治疗 生物治疗(免疫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治疗,手术是目前治疗肝癌首选的最有效的方法,1.肝癌切除术(首选、最有效) 2.肝动脉结扎或

10、灌注化疗 3.肝癌消融治疗 4.肝移植,手术治疗,手术适应证 一般情况较好,无重要脏器的器质性病变 肝功能分级A级,或B级经短期护肝治疗能恢复到A级 无广泛肝外转移灶,Child-Pugh分级,肝癌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治疗,根治性肝切除 单发的微小肝癌 单发的小肝癌 单发的向肝外生长的大肝癌或巨大肝癌,表面较光滑,周围界限较清楚,受肿瘤破坏的肝组织少于30% 多发性肿瘤,肿瘤结节少于3个,且局限于肝的一段或一叶内,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手术治疗,姑息性肝切除 35个多发性肿瘤,局限于相邻23个肝段或半肝内,无瘤肝组织明显代偿性增大,达全肝50%以上 左半肝或右半肝内大肝癌或巨大肝癌,第一、

11、二肝门未受侵犯,无瘤肝组织明显代偿性增大,达全肝50%以上 肝中央区的大肝癌,无瘤肝组织明显代偿性增大,达全肝50%以上 或段的大肝癌或巨大肝癌 肝门淋巴结转移,可行肿瘤切除+淋巴清扫术 周围脏器或远处脏器单发转移,可行肿瘤切除+受侵脏器切除术,治疗,肝移植的适应证,1.肝功能C级,或长期B级 2.肿瘤直径小于5cm,数目少于3个 3.无血管侵犯 4.无远处器官转移,肝癌有效治疗方式生存率比较,肝癌治疗方法选择的考虑,肿瘤的大小、部位 肝功能状态,肝储备功能、肝硬化程度等 治疗方法对肝功能的需求与影响 全身情况与伴发病,外科医生的判断,根治性,安全性,B超引导下消融治疗,无水酒精注射 微波消融

12、 射频治疗,RFA:35cm,介入治疗 (TACE ),经股动脉超选择插管至肝动脉 栓塞:碘化油、超液化碘油 化疗栓塞:阿霉素、5-FU、顺铂等,不能切除HCC栓塞前,不能切除HCC栓塞后1个月后CT改变,TACE,放射治疗 全身药物治疗:sorafinib、中医中药,复发性肝癌的治疗 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疗,继发性肝癌,系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肝,又称转移性肝癌 来源以腹部内脏癌肿转移多见,胃癌、 胆囊癌,胆囊癌,肺癌、 乳腺癌、 肾癌,消化道及 盆腔肿瘤,癌转移到肝的途径,肝脏,经门静脉,经血液,经淋巴管,直接蔓延,转移性肝癌 metastatic liver cancer),临床特点,

13、症状 肝外原发病表现为主 可伴有肝区疼痛,乏力纳差、黄疸腹水 AFP检查多为阴性 影像检查多示肝内多发病灶,少数为单发,转移性肝癌超声特征,局限性病变:靶形或牛眼征,转移性肝癌的CT表现,CT:大部分多发结节影,少数单发,呈软组织密度;增强可出现牛眼征,环形增强。几乎不形成门脉瘤栓。,转移性肝癌手术指征,转移病灶为孤立性 多发但局限于肝的一叶或一段 原发癌和肝转移癌同时发现,又均可切除 无其他远处转移灶 全身情况可耐受手术,结肠癌肝脏转移手术切除,无新辅助化疗,肝切除是治疗转移性肝癌最有效的方法,不能切除者: 冷冻、微波、射频 肝动脉化疗 争取二期切除 根据原发癌的性质化疗,肝良性肿瘤少见,多

14、无明显症状,多为女性,局灶性结节增生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肝腺瘤 hepatic adenoma,肝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liver,最常见,肝海绵状血管瘤,临床特点 常见于中年人 多为单发,亦可多发 肿瘤生长缓慢,常无任何自觉症状,时有腹部不适或胀痛感 血管瘤较大时,上腹可及囊性包块,与肝脏相连 检查 B超和CT可确诊 CT的延迟扫描和MRI可提高准确性,CT表现,CT平扫低密度影,增强表现为 (1)动脉期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与主动脉密度相近,门脉期延迟期 始终高于肝实质 (2)动脉期周边强化逐渐向中心扩展,延迟期

15、完全被造影剂充盈 (3)动脉期瘤体无强化, 门脉期延迟期周边结节性增强,填充缓慢,肝海绵状血管瘤,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治疗,无需处理 定期复查,小而无症状,直径大于10厘米,直径510厘米,位于边缘,直径35厘米,有症状,不能排除肝癌,非寄生虫性肝囊肿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又可分为先天性、创伤性、炎症性和肿瘤性囊肿 临床多见的是先天性肝囊肿,又称真性囊肿 生长缓慢,多无症状。增大到一定程度,则出现压迫症状 B超以其无创、经济、便捷为诊断肝囊肿的首选方法 CT可精确其囊肿的大小、部位、形态和数目,治疗,多发性肝囊肿、无症状,小囊肿、无症状,无需手术治疗,思 考 题,肝蒂及肝门的解剖 肝脏的分叶及分段 肝脏的生理功能 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性肝脓肿的鉴别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治疗,T H A N K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